1
两岁五个月的小妞,越来越爱撒娇了。
和她一起出去逛街,走着走着她会突然停下来不走了,然后和我说“妈妈,你抱抱我吧!”往往这个时候,我会蹲下来问问她,想劝她尽量多走一些路,毕竟平时一直在家里运动量本来就不多。
昨天带出去她也停下来提出让我抱她的要求,我问她是不是累了,她说:不是,是抱不够,想撒娇。
满足孩子的需求与惯孩子是两回事听到这个理由,我既觉得心疼她又觉得好笑。果断弯下腰,把她抱起来。小小的她,趴在我的肩膀上,开始欢快地唱起了歌。那一瞬间,我感觉无比幸福。相信,需求得到满足了的小妞也一样很开心很幸福。
抱着她走了一段路,她自己要求我放她下来走。时而往回跑拉着我的手,时而挣脱我的手自己走,我只管保护好她的安全,任由她走走停停。
我白天出门上班,能陪伴小妞的时间不多。常常我一下班,她一看到我就特别兴奋。而我,每次下班进门第一件事就是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从外面回来我很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和她打招呼。
我回来之后,小妞常常特别黏我。老是要我抱她,有时忙着洗菜做饭,她也在厨房里念叨要我抱抱她,仿佛怎么抱也抱不够她似的。有时太忙,我也没有及时满足她的需求,只是不断地口头安慰她,让她等我忙完再来找我。结果几次就发现,等我忙完了,她就不愿理我了,心里很失落的样子。那种感觉,可能就像小时候我特别想吃一个东西的时候,妈妈一直没空做,等过段时间她有空做了,我却不那么想吃了,感觉想吃的时间段过了。
满足孩子的需求与惯孩子是两回事如今,我在忙的时候,碰上小妞黏我,我不再一直口头拒绝她,而是暂停手里的活,蹲下来给她一个拥抱,然后告诉她,我还忙,忙完就抱抱她,这时候她就很乐意接受我的提议。等我一忙完,她立马就冲进我的怀里撒娇。
2
我们现在租的房子在七楼,没有电梯。和小妞出去回来,我一般鼓励她自己爬楼,或拉着她的手一起爬。偶尔,她也会不愿,有时才到三四楼,她就不肯走了。有时候说累了,走不动了。我就建议她,一起休息一下,然后一起继续爬,或者抱着她走一两层,让她休息一会,剩下的让她自己爬。
有时候,她会直接说想撒娇,就想让我抱抱。我手里如果东西不多,我会抱着她走一下,如果手里东西比较多,我会蹲下来拥抱她,然后告诉她,我手里东西太多,抱不了她,只能拉着她的手一起走。这样她很少会无理取闹,往往能表现出理解我的意思。到家了,我就会好好抱她一会。
妞爸常埋怨说,长大了不能老是要别人抱。但我的理解是,孩子想抱抱也是一种基本的需求,何况小妞现在才两岁多,再过几年,你想抱她她也未必愿意。所以,对于她求抱的需求,我会尽量满足她。
其实,孩子的需求很简单,也很容易满足。如果一个小小的简简单单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孩子对我们的期待会越来越低,对我们的信任也会相应打折扣,内心的安全感也会因此而受影响。
满足孩子的需求与惯孩子是两回事3
有些事,在我们大人眼里微不足道,但在孩子眼里,小小的要求即是大大的渴望。
我妈和我婆婆就常常说我太惯孩子,小妞两岁多一点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喜欢让我背她,每次背的时间也不长,十分钟不到就要求下来。我婆婆看到就说我,两岁了不用背了,不能这样惯孩子。我妈也批评我太惯孩子了。我不认同老一辈的这种观点,我觉得她们只看到了孩子要求背的这一行为,觉得孩子两岁多了就不该背了,就该老老实实自己玩,让大人省心省事。虽然我也不知道小妞为什么突然想让人背着,一岁之后她都不愿意背了的,那么长时间过去了,突然想让我用背带背她,我认为这是孩子一种特有的需求,即使她自己也说不出为什么,但心里确实有这样的需求,我们就算不能理解孩子也应该尊重她的需求。
我有个同事,她女儿三岁半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想坐着两岁左右常坐的手推车出门,她奶奶就觉得太不应该了,都那么大了,没这个必要,所以就没有同意孩子的这个想法。同事说,孩子因为这事闹了好久,有一段时间每次出门都在提这个要求,每次都被指责。后来觉得没希望了,也不提了,但一出门就闷闷不乐。
满足孩子的需求与惯孩子是两回事换成是我闺女,我一定会满足她的这个需求。我觉得孩子可能是怀念坐手推车了,想再体验一下,又或者是其他原因,总之这个需求并不过分。作为大人,满足一下孩子的这个需求并不难,比起让孩子闷闷不乐一段时间,我更愿意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去体验一下自己想要的感受。
我闺女曾经也跟我提过这种反常规的要求,有一天准备出门时,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不知怎么想的她,非要穿着雨鞋出去。我问她为什么想要穿雨鞋,她也说不出理由,就是要穿。我告诉了她,穿雨鞋出去脚会很热,她还坚持要穿。我不再劝她,直接给她换上雨鞋出去。出到楼下,她就跑起来,听着雨鞋踩在地上的声响,她咯咯笑个不停。粉色的雨鞋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特别显眼。路过菜市场的时候,几个熟悉的阿姨都提到她的雨鞋,夸她的雨鞋漂亮,有的还说天晴不用穿雨鞋的,我就和人家说小妞就想体验一下晴天穿雨鞋的感觉。
那天的小妞,逛街逛得特别开心,久不久停下来看自己的漂亮雨鞋,脸上洋溢着无比满足的笑容。那一刻,我特别庆幸自己给了她这样的体验机会。如果我坚决反对她,估计那次出门她会哭丧着脸,肯定是另外一种心情。
回到家之后,我告诉她,雨鞋雨天穿出去更好,可以防止路上的雨水湿到脚,下次下雨了才穿吧。她很满意地点头说好,那次以后,晴天出门她没有闹过非要穿雨鞋出去。
4
其实,孩子的需求,就像饿了要吃东西一样。孩子饿了,你给她吃饭,你不会觉得这是惯孩子,孩子吃饱了,她就不会再闹你要吃的。这道理放在其他事情上也是相通的,如果我们只看到孩子的行为,看不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就等于我们只看到孩子在哭闹,而看不到孩子肚子饿一样。想要解决孩子因为肚子饿而哭闹的行为,就得给孩子吃东西,满足她的需求,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满足孩子的需求与惯孩子是两回事也许还有人会说,孩子的需求有时也很过分,怎么可能去满足呢!对于过分的需求,当然不能满足,否则就真的是在惯孩子了。我所倡议的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前提条件是合理的需求,而不是毫无原则地满足。对于明显不合理的需求,我们必须守住原则,不能让孩子突破底线,否则一发不可收拾,突破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我小妞两岁的时候,有一次非要自己过马路,不让抱也不让牵手,说自己长大了。那么危险的想法,我当然不能同意。于是和她讲道理,她一句没听进去,哭个不停。我拉着她在路边,看着她哭,告诉她,如果心里难受,想哭就哭,我等她。她哭了好一会,然后让我抱她,继续趴在我肩膀上哭。我紧抱着她,什么也不说,任她哭。大概十分钟过去了,她终于停止哭声了。我问她,还要不要过马路去逛街,如果不去就回家了。她又开始哽咽了,哭着说让我抱她过去。后来,再过马路时,她主动叫我们抱她过,说好多车,好危险的,再过几年才能自己过。
原则性问题,守住了底线,孩子自然就知道规则了,下次面对同样的问题就不会再闹,因为孩子心里已经知道闹也解决不了问题。涉及原则问题的情况,我家小妞就闹了好几回,每回我都让她哭,结果就是不同意。如今的她,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我们解释之后,她不会再用哭闹的方式来争取,更多的时候会选择遵守规则。
满足孩子的需求与惯孩子是两回事满足孩子的需求和惯孩子,其实是两回事。对于非原则性问题,能解决尽量解决,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他就能感受到来自我们满满的爱,内心才会更有力量;对于原则性问题,我们必须始终坚守原则,让孩子知道那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帮孩子建立规则,教会孩子遵守规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