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不等同杀手。杀手只为钱杀人,刺客却不一定。刺客有时不但不要钱,连命都不要。不是因为不惜命,是因为有比命更重要的东西,类似于信仰。杀手杀人是一种职业,也可以说是做买卖,于是就需要有一定的商业头脑,买卖能不能做?成本(风险)与收益是否谐调?关键的是要留得住命,生意才能做得长久。刺客不是职业,刺客一般不轻易杀人,刺客是与身带着潜着的使命的,他们的血液里有一股气,他们可以生活得很平凡,可以是农夫,可以是教书先生,可以是泼皮,可以是宰相,也可以是妓女,当然也可以是屠夫。他们中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杀过人,但仍然是刺客,也许他们至死都没意识到自己是刺客。可,他们的血液里有股气——刺客的气。他们没有杀人是因为那股气没被激出来。杀手可以杀无数个人,刺客也可以杀很多人,但,只有一次是属于刺客的行为。
聂政是个刺客,他的血里就有一股气,激出那股气的人是严仲子。千里马遇到伯乐是幸运的。刺客遇到激气手,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严仲子即韩严,名遂,字仲子。可算作一个政治超人。他在政治斗争中所采取的策略是一般政客不可比拟的。讲究的是迂回法,从不打无把握之战。以他当时在韩国的地位,本可与相国韩傀即侠累一拼,但是,他逃了,这一逃,完全将自己置于暗处了。史料上说他的出逃是因为恐诛,我不信,我不是要以主观断史,而是向来主张立体地看待历史。如果说严遂是怕死鬼,那就不会有后来的弑君夺位的事了。他逃离韩国后并未找个隐蔽之处隐藏起来,并且可以说是大张旗鼓地表明自己的心思——找人杀侠累以报离乡之仇。在周游中到了齐国,有人告诉他,聂政很勇敢,因在故乡魏国的轵县杀了人而携母亲及姐姐躲避在齐国,靠屠宰为生。严仲子正是要找这样的人,或许他就是冲着聂政来齐国的。他上门请聂政出山,去了几次都无功而返。我联系到后来所发生的一切,断定他的态度是表现得很诚恳的,史记中有聂政之姐聂荣的一段话:“严仲子乃察举吾弟因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矣,可奈何!士固为知己者死。”,这是一句概述,古人言短,言中所表事件的发生过程是省不了的,仲子激气之术是循序渐进的,虽亦有“严仲子奉黄金百溢,前为聂政母寿”句。想聂政是不会单以此昭然之举而以死报之的。其中巨细不去深究,也无从深究。
聂政最终是刺死了侠累,他完成了自己作为刺客的使命。刺死侠累后,聂政是试图脱身的,只是试图,他更是充分作了死的准备,结果他是死了。史书对这一刺杀事件是有着不同版本并存的。有聂政替父报仇说,流传最广的并由太史公记录在案的是严遂激气说。两种不同的说法皆含皮面剜眼事件。这就牵出了一个重要人物——聂荣。聂荣是聂政之姐,她出场的目的何在?史料上说她是为弟正名。正的是什么名?肯定不会是“杀人犯”之名。想当时,侠累为国相,相当于今日的总理。这么重要的人物不会没有一点政治手腕的,决不会在当时彰显自己的恶名于国人前。即使有臭,也待遗之,一般情况,一个人的功过是要由历史证明的。于是,我就不免要想得复杂些了。我推理——聂荣出面也是为了报仇!为谁报仇?为弟弟报仇。
太史公再公正,却也无法尽知前朝之事。我们再回过头来找找聂政为之士为知己者死的严知己。士死了,知己三年后才在另一个重大事件中出现。既然找不到,那就分析一下案例。聂政刺杀侠累是很废周折的。“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史记-刺客列传》。可以看出,侠累是有所防备的。严仲子满天下说要找刺客刺杀侠累,侠累怎么会不防备呢?由此可以推测,聂政不是一介武夫!严仲子携金拜聂母寿是在其与政交往相厚后,按政的作风,断不会拒绝得如此果断。彼时有母在子不可轻生的至理。这是一个理由,说明了聂政懂得孝理。如果不受正史的影响,我们是否可以更立体地看待这一历史事件呢?不管怎样,我的脑子里是闪过一个念头的,聂政是要等待!他知道严种子到处喊杀,韩傀不可能不有所防备。只是他没料到韩傀若干年后仍然防备得很紧。儒家思想里的孝道在当时诚然是很普及的,但,对于一个骨子里有着刺客之气的人来说,值得商酌。
严仲子送别聂政后做了些什么?估计没人知道了,他会就这样放心地等待好消息的到来?不会的!他是一个很仔细的人,他很有可能会考虑后果,他有不小的实力,他可以办到一些常人办不到的事情。比如说买通侠累的侍卫。当然不是买通侍卫帮聂政刺杀侠累。但是可以花很诱人的报酬让侍卫做一些事——捕杀聂政后毁其容、掩其名。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很有道理的猜测。严仲子要掩盖聂政的名的理由很简单——掩盖自己。聂荣是很了解弟弟的,她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女子。若真如她所说的,弟弟是为了保护她而毁容的话,她会白费弟弟的一番心意而去正那一个虚名吗?历史是立体的,事实就是发生了的。发生了什么?究竟发生了什么?白云告诉你……
我感觉聂荣的认弟身死是为了报仇——报严仲子愚弟之仇!
历史事件是真实的,情节是活的,流传开来是要有主题的,一撮黄土、一段岁月,留给后人的是旷古悠怀。
聂政——战国四大刺客之孤独一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