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奔着成功去的,可能只有那一刻是开心的。如果能过好当下,那么时时刻刻都是满足的。
01
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很多人在遇到困难或者不顺时,都会对别人,甚至对自己安慰道:唉,别想太多,把握好眼前的事,活在当下就好。
可过了没多久之后,他们该烦的又会继续烦,该愁的又会继续愁,该迷茫的又会继续迷茫。
学生烦即将来临的期末考试,大人愁持续上涨的房价,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迷茫毕业之后的就业。
很多人把美好的念想和期盼全部交给未来,却把今天过得一塌糊涂。其实,这是很傻的一种做法。
未来是不可控的,变量太大。而今天是可控的,可操作性最强。
但很多人却把它们本末倒置了。他们把快乐,期盼,念想,全部押在了未来的某个节点上,然后把那个节点之前的每一天,都作为铺垫。
其实这样做,并没有错对之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活法。
但最可怕的是,如果一直按照这个思维惯性来走,那么,那个未来节点之前的每一天,都会慢慢变得没那么快乐了。
所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人有着很美好的目标和念想,却总是活的不开心了。
02
我老妈的思维就挺符合一般中国人的标准思维的:20出头先结个婚,然后成家生子,打拼事业,教儿育女,买房买车,儿子结婚(女儿出嫁),带带孙子孙女,最后退休。
乍一看,也没什么不对啊?好像大家都是这样活的,不是吗?
是的,这样过一生,的确没什么不对,甚至,还挺圆满的。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老妈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把真正的享受生活,全部压在了“最后退休”上,前面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把一切安排妥当,然后舒舒服服地退休。然后心里想着:等退休就可以好好地享受生活了。
所以,这种思维惯性导致我老妈在遇到生活的不顺或者工作的坎坷时,会这样安慰自己:等儿子结婚生子,工作顺利,我们就可以享福了,去旅游了。
可问题是,等到真正退休就一定幸福美满了吗?未来的变量,真的是我们不可控的。把握好今天,才是王道。
橙子学院里面有一段话说的特别好:人这一生能做的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把全部人生的希望都孤注一掷到未来的某个节点上,而忽略了生活本身应有的乐趣。哪怕你以后真正实现了那个执念中的目标,才会发现它远远没你想的那么美好。
我希望老妈能继续保持那个美好的念想,但也希望她在退休前的每一天,也能过得快乐。
03
这时,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只需要过好今天,明天之后的事情都不去想,就是活在当下了呢?
如果你这样理解,那就跌入到另一个思维误区了。
活在当下最好的理解就是:过好今天,把握好今天的一切。但在这同时,也要有一些关于未来的念想和目标,有了这些,生活才会有动力,才会有精神能量。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把所有的快乐和期盼全部压在未来的某个节点上,也不要把眼前的所有事情都当作未来快乐的铺垫。
因为一旦有了“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未来的那件事”这个想法,那现在所做的事情就容易失去它本身的乐趣和意义。
还有一些人过于放大未来的某个节点,以至于眼前的事情越做越没劲,越做越痛苦,这就是典型的快乐分配失衡。
很多人活的不开心的根本原因就是:活在了未来,放弃了当下。
曾有一个创业公司的老板,每一顿饭都狼吞虎咽,当别人问其原因时,他竟回复道,我赶时间,没空去品尝食物。
一个连饭都不能好好吃的人,就算实现了执念中的那个目标,那又能怎样呢?他还有享受生活的能力吗?他还有享受快乐的能力吗?
如果是奔着成功去的,可能只有那一刻是开心的。如果能过好当下,那么时时刻刻都是满足的。
我所理解的活在当下,就是合理地分配自己的快乐,精力,期盼和念想。不仅相信未来是美好的,而且相信今天也是最好的。
亮儿原创文章,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微信公众号转载请通过简信联系作者本人获得授权,谢谢你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