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何必用强迫

作者: 探索前行 | 来源:发表于2017-12-21 09:33 被阅读29次

    教育本来是用不着强迫的,就象跟吃饭一样,一件很轻松自然的事情,但是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家庭的教育,“强迫”又无处不在,几乎就是教育的全部。

    新闻媒体报道了很多很多关于“强迫”的比较过分的案例,就足以说明“强迫”在教育之中大行其道。家长在强迫,老师在强迫,学校也在强迫,看起来似乎都是在为了教育,但是这种“强迫”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真的有效,恐怕还是真的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比如“某幼儿园只因几个幼儿中午不睡午觉,就将这几个幼儿捆绑在厕所”的案例,比如“因幼儿不配合老师做动作,就被老师用力推倒在地而致伤致残”的案例,比如某幼儿园可能因为孩子不听话而给其喂疑似芥末的东西,比如“某初中,只因一些学生中午不睡觉,就集体罚跪在操场”的案例,比如“某国学培训机构将一个原本很听话的女孩子折磨得遍体鳞伤”的案例,比如“某网瘾戒除中心将学员致死”的案例,而且这几年,象这种将学员致死的案例,还不止一起两起。

    还有某学校给学生带不同颜色的“红领巾”,其实那已经不是“红领巾”了,有的是“绿领巾”、“蓝领巾”,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强迫”,是一种精神上的“强迫”。

    我感到不可理解的是,“带不同颜色的红领巾”,这样的决定,是怎么经过领导的大脑而想出来的?!“红领巾”的由来是什么?“红领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看到这个新闻时,本来我只想一笑而过,哈哈……可是我却笑不起来,悲哀啊,只是不知道这是谁的悲哀……

    象这些“强迫”的案例,是比较过分的“强迫”,我们知道了,是因为已经经过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了,已经是数不胜数。难道仅仅只是这些个例吗?还有那些许许多多没有被报道出来的案例呢?还有那些只是轻微的“强迫”呢?

    “强迫”,不是好的教育!

    “强迫”,只会搞坏教育!

    专家没有说教育要强迫啊,政府的有关部门也没有要求教育要强迫啊,可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强迫”出现呢?出现了这些“强迫”的个别案例,就把板子直接打在这些个别案例的一线教师的身上,说公平,又有些不公平。

    说公平,是因为这些老师的文化素质确实有问题,是因为这些老师的教学水平确实有问题,是因为这些老师的心理健康也是有问题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通过学习还可以提高,但是心理健康有问题,就是没有办法的事了。不要说做教育,首先她们是做一个人,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正常的人又怎么会做出如此有些变态的事情出来呢?不要以为打着“教育”的旗号就可以为所欲为的加以强迫,“教育”也有教育的原则和底线!

    看到孩子恐惧、痛苦和忧伤的表情,老师有何感想,开心吗?舒服吗?还是某种心理上得到了暂时的满足?

    将学生打伤打残,将学生折磨得遍体鳞伤,将学生摧残致死,你于心何忍?是谁给了你这样恐怖的权力?

    所以说对她们进行谴责,对她们进行一些处罚,是符合民意的,是公平的。她们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过错负责任!

    说不公平,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原因,这个社会的原因太深奥而复杂了,以我现在的水平,可能我也说不清楚。但是我知道,仅仅只是谴责老师,仅仅只是处罚老师,肯定是有点不公平的,还是应该从社会的更深的层次去分析和寻找原因。

    尽管知道说不清楚,但是我又忍不住还是想说一说,就当是发泄一下我自己的愤慨和情绪,也当是我对教育的关注和感受。当然退一步来说,我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人,我并不比他们高尚得到哪里去。

    象前两年,有一则新闻报道,某地的畜牧局的局长当上了教育局的局长,看似一个简单的工作平调,但是它不简单啊。

    象给学生“带不同颜色的红领巾”的校长,他连“红领巾”是什么意思都还没有弄清楚,又是怎么当上校长的呢?在这个校长的领导下,你会相信有高素质的老师吗,如果有,至少不会让“带不同颜色的红领巾”的事情成为新闻报道的事实。

    象前两年的校长开房案,先不说这个校长的文化有多高,单单就一个带着学生去开房,就足以说明这个校长的人品如何了。就是这样的人品也能当上了校长,管着几十个老师,管着几百上千的学生,教育能够搞得好吗?

    有了这样的校长,有了这样的领导,“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很难说的清楚能够聚在这样的校长和领导身边的是一些什么人。真正有文化,真正有能力,真正道德高尚的人,在这个行业里面,还能站得稳脚跟吗?站不稳脚跟,怎么办?不是受到压制,就是受到排挤,得不到重用,又怎能好好地教书呢!历史上因为受到排挤而不得重用的案例很多,象陆游留下的千古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种报国无望、空留遗憾的悲伤,会不会在现实的生活中上演呢?

    专家成为不了一线老师,是因为一线老师的待遇太低,是因为一线老师的地位太低,是因为一线老师的工作太过辛苦。一线的老师成为不了专家,是因为一线老师的学历比较低,是因为一线老师的成长过程太过艰难,是因为一线老师的出头机会太少太少。

    专家和一线老师,还有教育学者,还有教育官员,本应该是在同一条战线上,努力做好教育工作,努力为教育事业做贡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又有一些脱节。教育官员似乎不懂教育,教育学者集体禁声,教育专家总是把教育搞得那么深奥和复杂,而一线老师只是为了生活而教育。

    教师的能力低下,又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争取在短时间以内出成绩,“强迫”就是一种必然!只是苦了我们的孩子,只是苦了我们的学生,只是有可能把我们的教育带入被动和艰难。

    有一个冷笑话,说是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因为压力太大,因为睡眠不足,休息不好,所以经常做梦在考场,结果醒来真的在考场!

    这个笑话不好笑,它是所有即将参加高考学生的一个缩影,它是一种真实的社会现状!决定一个人生死的高考一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注定了老师、学生和家长要过上不平凡的日子,好象用一个“日子”都不能足以说明这个“不平凡”,而是要用到“日日夜夜”才能说明这个“不平凡”背后的辛酸和艰难。老师、学生和家长,为了这个高考决战,都要付出太多太多的煎熬、心血、汗水和泪水。不要以为“生死”这个词用得太过严重,高考结束以后,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跳楼自杀的学生也不是一个两个了。

    心理素质如此脆弱的高中生,稍有措折就要自杀自残,同样也与我们的教育有关。人生有“春风得意”,但也有“折戟沉沙”。“春风得意”之时莫轻狂,“折戟沉沙”之时莫悲伤,一切的一切,淡然处之,才是人生之王道!

    在这种社会的环境下,出现这些“强迫”的案例,似乎就不足为奇了,所以说只是将板子打在这些一线老师的身上,是有些不公平的。

    还有来自家庭教育的强迫,先不要说那些“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先不要说那些“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打着孩子进北大”的教育理论,先不要说那些“棍棒之下出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一个全程式的温柔陪读,也已经给孩子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啊!

    问题是,“狼爸虎妈”的教育也有成功的,问题是,在敲敲打打之下,也确实有“打着孩子进北大”的,问题是,“棍棒之下”也确实出现了好人。这些成功的个别案例,虽然也有专家站出来反对这种教育的方式,但是在已经成功的事例面前,专家的声音就变得很微弱!如果把这些个别的成功事例,作为教育的普遍规律而进行推广的话,那么受伤的就不仅仅是孩子了,而是中国的教育事业!

    教育,不需要“强迫”,什么时候教育才能变得跟吃饭一样,“吃”是一个人的天生本能和绝对需求!不敢想象,如果“吃”也需要“强迫”的话,那么当一个人在紧张、恐惧、担心和忧郁的情况之下,哪怕是面对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也很难吃得下去啊!如果因为心情难以下咽,吃不下去,那么健康的成长又从何谈起?

    教育,不需要“强迫”,就必须要补充一线老师的实力,让工作和战斗在一线的老师也成为专家,并适当地提高老师的薪金和地位等一些福利上的待遇,而且还要让有实力的老师得到重用,要让有实力的老师既要冲锋和战斗在第一线,又要保证他们毫无后顾之忧。否则,象这些“强迫”的案例还会层出不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何必用强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db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