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信任,何谈教育

作者: 探索前行 | 来源:发表于2018-01-05 10:44 被阅读32次

自从一些幼儿园的虐童事件从新闻媒体上暴光以后,舆论又一次将幼儿教育推到了风口浪尖,痛心、批评和指责之声刷屏不止,人们对幼儿教育的无奈、失望和关切之情,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但是教育不可能因为“虐童事件”而就此停留,还得照常进行下去,国家不可能没有教育,民族不可能没有教育,就是一个人也不可能没有教育。如何保证“虐童事件” 的不再发生,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一时半会儿,都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是一件令人十分头痛的事情!

社会上有一种强烈之呼吁:要将幼儿园的摄像头安装到家长的手机终端,要求幼儿园全方位安装摄像头,可能除了厕所以外,几乎毫无死角!

一些商家早已嗅到了这其中的商机,早就在进行这样的推广和策划,在这正是风口浪尖的时候,哪有不借此机会推波助澜,以满足大部分家长的心理需求。名为急家长之所急,实为赚钱做生意而已。将幼儿园的摄像头安装到家长的手机终端,让家长适时观察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让家长随时随地的想看就看,以确保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安全,要让家长真正地把心放下来。

可是,这一些商家,这一大部分的家长,你们考虑过幼儿园老师的感受吗?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你来做老师,你又做何感想?这是在做教育的工作吗?老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老师的人格和尊严又去哪里寻找?老师心中的苦闷和担忧又有谁去分析和思考?

所有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没有信任,何谈教育啊!

虐童事件时有发生,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社会的关注也是正常,国家的重视也是理所应当,因为幼儿教育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因为幼儿教育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因为幼儿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但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所有的老师都是那么变态啊!

仅仅只是极少数的幼儿园极少数的老师做出那些极端的个别行为,就让所有的幼儿园所有的老师来背这个黑锅,就让所有的幼儿园所有的老师处在全社会的完全监控之下工作,公平吗?合理吗?

虐童事件的发生,确实是有极个别的幼儿园在管理上和监管上做得不到位的原因,确实是有极个别老师素质比较偏低的原因,但是也有与我们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原因有关。

教育,如果只是一种买卖的关系,如果只是一种生意上的往来和交易,找不到师生之恩,找不到师生之情,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又怎么可能建立起良好的信任?

教育,如果只是一项人人可做的极其简单的工作,不知道学问的探索和研究,不知道“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又去哪里寻找信任的基础?

也许也有一些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也在探索和研究,但是他们探索和研究的不是学问,不是教学之技巧,而是探索和研究的是家长的心理需求,是寻找教育市场的走向,是发现教育有关的政策对自己是否有利,是如何抢夺更多的生源从而在教育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堪忧,把“不要与陌生人说话”,把“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时时贯穿于生活之中,小心谨慎地保护自己,这个现象几乎不用怀疑和多说。重建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应该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而重建教育系统的诚信体系更是当务之急!

很难相信,教育之间如果没有信任作为基础,教育又将如何进行。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理,但是如果学生对老师有所怀疑,那么老师所讲的话不一定就是真理,不是真理,还值得学生去听吗?还值得学生去深刻体会吗?

因为不信任,就会怀疑老师所说的一切,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本来自己什么都不懂,可是一怀疑老师,觉得老师说得可能对,可能也不对,那么学生在半信半疑之中又去哪里寻找真理呢?!

真理从老师的嘴里说出来,要让学生一定要相信老师所说的真理就一定是真理,不可能有半点虚假,不可能有半点偏差。这是作为一个老师的骄傲和荣耀,也是作为一个老师的职责和本分!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少走一些弯路,就会减少一些失败。

对于老师来说,学生是诚实可爱的,是纯洁无睱的,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一定都是可造之材。但是如果老师只是把教育当作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崇高的精神和信仰,几乎没有想过要为学生规化一个长远的教学方案,一边从事着教育的工作,一边还想着“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至于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那是学生自己的命运和造化,那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又怎么可能为学生的将来着想。再加上一些家长的无端猜疑、无端指责和无理取闹,就会更让老师失去教育的理念和信心,从而也会使老师淡漠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不要对学生产生怀疑,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老师一旦对学生产生怀疑,还会认为学生可爱和单纯吗?还会认为学生是一个可造之材吗?即或是认为学生是一个可造之材,以犹豫、怀疑的态度去教学,还会去精心施教、细心塑造一个学生吗?

对于家长来说,请不要完全以做生意的目光来看待老师,尽管现在你也有可能因为教育而付费,但是教育与生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只是可能你对教育与生意的这种关系不理解、不了解,或者说你也有可能理解、了解了,但是你就是在心里不愿意完全承认教育与生意之间是有差别的。也许你就是认为,只要有金钱往来的教育就是一种生意,那是非常狭隘和片面的。

老师是值得信任和依赖的,老师的能力和本事,足以堪称社会之典范,如果对老师产生怀疑和猜忌,作为家长的你,还会放心地把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上去接受教育吗?谁知道老师会把你的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呢?如果一不小心,有了这种想法,要说能够信任老师,那也只是在欺骗自己了。

对于老师来说,因为和家长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孩子的教育、成长和发展,所以家长也是值得信任和依赖的。可是一旦老师对家长产生怀疑,担心自己稍有差错,就会受到家长的责骂、侮辱,甚至是讹诈,老师还敢尽心去教育学生吗?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仅仅只是为了力求保护自己,就有可能把自己也弄得筋疲力尽啊!

在这个信任的环节里,首先要做好的是老师。

老师之所以称之为老师,老师要想谌成社会之典范,就要努力使自己具备一定的实力,那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一直认为: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称之为老师的,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来做老师的!

也许我们的这个社会暂时以做生意的模式来做教育,在这里我之所以说“暂时”这两个字,是因为我发现近几年以来,大量公办幼儿园的改建、扩建和兴起,以政府托底式的教育来稳定幼儿教育的这个市场,以公办和民办并存的方式来兴办和发展学前教育。未来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和走向还很难说,也许因为公办的大量兴起,对民办来说是一种促进,但是可能需要淘汰一部分民办也是一种必然,而能够剩下来的可能就是“精华”。也许到那时候,完全以做生意的模式来运作教育,就会有所改善。总之以做生意的模式来做教育,老师的身份就变得很复杂了,复杂到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已经分不清老师身份的真真假假了,就象在大街上,不是所有穿白大褂的都是医生和白衣天使。表面上看起来,把老师的这个职业和身份弄得真假难辨,好象有一点是在开玩笑,其实是在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开玩笑。分不清谁是真正的老师,分不清谁是真正有实力的老师,你就没有办法有拜师之心,即或老师讲的都是真理,你也会有所怀疑。而那些经过精心包装的似是而非的教育理论也就有了市场,从而就有了忽悠和欺骗。

老师,没有渊博的知识,何以为师?作为一个老师,如果没有长时间的学习和沉淀,又何来渊博的知识呢?老师的身份之所以让整个社会模糊不清,那是因为老师还没有努力学习和成长,那是因为老师还没有展示自己的实力,那是因为老师还没有达到“堪称社会之典范”的起码要求!

在这个信任的环节里,其次要做好的是家长。

老师也是人,不是神,虽然我说过老师应该“堪称社会之典范”,但是老师也是一个只食人间烟火的凡伕俗子,过分的求全责备,就有可能让老师不知道该如何做一个老师了。

在这个信任的环节里,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我们的这个国家和社会,合理的选配老师,为老师树立权威和尊严,适当提高老师的待遇,让老师真正的有可能成为“谌称社会之典范”!

尊师重教,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

老师的工作,没有搬砖那么容易,担负的责任也没有搬砖那么轻松自在,但是老师的工资待遇却相对来说,还不如一个搬砖的工资和待遇。这就使得一些幼儿园在招聘老师的时候,十分艰难,对老师的要求也不敢奢求得太多。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个老师,要想获得社会的尊重,要想获得家长的信任,就有一点困难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小雨滴HY:“尊师重教,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说得真好,作为教师,需要的是更多的信任和支持,是对教师的尊严和合法权益的维护。
    小雨滴HY:@探索前行 新时代来了,“尊师重教”在路上😊😊
    探索前行:@小雨滴HY 把教育当作生意来做,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都比较低,老师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在哪里,所以“尊师重教”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落到实处啊。

本文标题:没有信任,何谈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pj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