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是光荣的,这本是一个严肃而又无可非议的话题。但是现在老师的这个职业,却变得是一个比较沉重而又无可奈何的话题!虽然我也知道这只是极个别的老师失德,但是已经让整个老师职业为此而蒙羞。
老师的“德”,本应该是全社会的典范和楷模,本应该是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模仿。但是,现在一部分老师的“德”已经是很恐怖的滑坡,甚至还有可能达到“荡然无存”的地步,这将是人类社会的悲哀,也是民族发展的不幸!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老师的职业是一个“以德育德”的职业。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
正所谓“无德不从医,无德不从教”!
如果医生没有医德,就会误人性命。一些医生何止是误人性命啊,简直就是不仅误人性命之后,而且还要恨不得煎尸榨油。学到了高明的医术,首先不是想到要治病救人,而是想到的是怎样才能获取更多更多的金钱,怎样才能获取最大最大的利益,从而就丧失了职业道德,从而就丧失了良心。
如果老师没有师德,就会误人前途,误人一辈子。如果只是误人,那是能力低下,也许通过学习,还可以拯救,但是如果既误人又害人,那就是罪孽深重了。
老师的职业道德和操守真的很重要啊!
小可能耽误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大可能会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如果一个人没有学到知识,没有掌握文化,又怎么去发展?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发展,那么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虽然从电线杆上的“牛皮癣”小广告起家的人也确实存在,但那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和悲剧,历史不可能让它继续上演。虽然小学没有毕业的人,几经运作,也确实当上了大官,但是最终还是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相信真理,唯有正道才是王道!
一个思想家说过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从幼儿园到大学,好象都存在着老师品德低下的问题和现象,象招生腐败、论文剽窃、校长开房、性侵幼女……简直就象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
就是一个“男女那点事”,从大学到幼儿园都没有消停过,就已经把所有的校园、所有的老师,搞得名声扫地了,其他的还有好多丑事,不说也罢。
高等的大学校府,受人尊敬的导师和教授,竟然也会借指导大四女生论文之名而猥亵揩油。一个害群之马也许代表不了什么,但是此事出现以后,学校领导含糊其辞的处理方式,是不是想说明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那么是不是可以猜测和推论一下,这个学校老师的整体素质也不过如此?是不是可以认为导师和教授猥亵学生已经习以为常、不值得大惊小怪?甚至还可以拿学生的学位证书、毕业证书作为威胁?虽然事后有许多事情让人看不明白,究竟是导师主动,还是学生主动,已经不重要了,这件事情的本身就已经说明老师的“德”——已经随风而去!
如果连高等大学校府的道德都如此低下,又怎么敢奢望我们这个社会的风气好转?又怎么敢要求我们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平民百姓在道德上变得崇高和伟大?
我只想问一句这些失德的人是怎么当上导师、教授的,是怎么当上大官的?
还有前几年的校长开房案,也是闹得全国上下,风风雨雨,让人倍感痛心!而更让人痛心、失望和无奈的是,校长开房案发生以后的事情,正规的医院也能做出“正规”的“没有性侵”的虚假鉴定,正规的官方新闻发布会,也能发布“正规”的“没有性侵”的虚假新闻和信息!
官方新闻说,一个成年大男人,与花季少女同居一室,竟然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我不知道,那个发布新闻的官员,是哪里来的勇气,竟然相信他所发布的新闻是真实的,竟然敢于当着全国的新闻媒体,大声地、勇敢地、理直气壮地说出来!
那个校长和那个公务员的道德情操也真是太高尚了吧。
可惜这只是一个幽默,一个非常虚假、非常可笑的幽默!
后来家长带着女儿去不同的医院做出了与官方指定医院不同的鉴定,让真正的事实大白于天下。还好家长没有绝对相信官方发布的新闻和消息,否则,真相就会永远被隐藏,坏人就会正大光明地逃脱惩罚和制裁。
如果坏人逃脱惩罚和制裁以后,能够吸取教训,痛改前非,倒也是功德一件。怕只怕这种坏人,学得更加高明和隐蔽,犯起错误来更加恶心和猖狂;怕只怕只会引来更多的人向这种人学习和模仿!
谁之过错?!
官方的诚信在哪里?
政府的诚信又在哪里?
如果连政府都不能相信,让我们这些老百姓还能相信谁?!
摧残、折磨、侮辱,老师将这些词语变为实际行动,强加在幼儿身上,强加在学生身上,这样的报道层出不穷,不想举例了,因为太多太多,心已经麻木了。
而现在关注最多的就是幼儿园这一块,因为幼儿园国家投入比较少,以民办幼儿园居多,国家的管理又不到位,引导和扶持也不够。
而老师这一块,是幼儿园发展的根本之所在,却总是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指望国家吗?国家的幼师编制少之又少。
指望幼儿园吧,幼儿园自身又无能为力!
难道指望家长?家长被一些教育之忽悠搞得分不清东南西北,根本分不清谁是真正的“幼师”。这里所说的真正的“幼师”,是指具有真才实学的高水平的“幼师”,跟有没有证可能没有绝对的关系。
没有了编制,没有了发展空间,没有了基本的生存环境,又有几个人愿意做老师?
在如此条件之下,老师的素质又能高到哪里去?
抛开国家的政策不说,抛开社会的限制不说,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呢?
首先,要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老师。
任何时候,任何职业,“德”,必须是放在第一位!
只有“德高”才能“望重”。
“德”,是人生的净化和升华!不会因为刻意去做了一件好事,就能养成了“德”,也不会因为在无意之中做了一件坏事,就失去了“德”。就象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一样,想在短时间以内增加一两分是多么的艰难,但是它也不会在短时间以内给你减去一两分。
“德”,是一种长时间的坚持和操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操守。人生啊,在人生如意的时候,不要说“兼济天下”,就是“独善其身”也是很难的啊,更别说人生在困境的时候,要去坚守“独善其身”。特别是在生活困难的时候,要想坚持自己的原则,要想坚持自己的梦想,那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啊!
但是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默默无闻地坚持,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的梦想,甚至可能是“坚持”得还有几分愚蠢,这是一个人 “德” 的重要体现!但愿这样的人,不要被社会排挤和埋没。
其次,要有很高的学问,而且还是在不断学习的人,才能做老师。
“很高的学问”,想起来都是应该必须具备的,作为一个老师,怎么可能会没有学问呢?可是现实却是,有很多老师是没有多少学问的!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地方。只要有人愿意来做老师,就已经不错了,没有较好的社会地位,没有较好的经济收入,你还要求那么多干什么呢?
象历史上的大教育家孔子那样,他当时的生活并不怎么样,几乎难以维持和保障,靠弟子的接济而生活,这样高尚的情操,在现在的这个社会,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得到,就没有必要往这方面来要求了。虽然孔子后来能够成为圣人,受人膜拜和敬仰,那又如何呢?毕竟生存,而且是比较体面的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不断学习”,人生本应该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每天的太阳都是新鲜的,每天的日子都会有所不同,不努力学习,又怎么可能适应高标准、快节凑的生活呢?更不说去教书讲学,带动和影响周边的人了。
再其次,要心里阳光的人,要忠厚老实的人,才能做老师。
心里阳光的人,心态是积极向上的,充满着欢乐和幸福,充满着正能量,就会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作为一个老师,每天的职业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学生走上良好的人生发展轨道。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措折,出现的一些坎坎坷坷、坑坑洼洼,都是一些正常现象,就看如何去面对。
我不相信,一个人时时刻刻把忧郁写在脸上,时时刻刻给人一种阴暗的天空,能够做得好教育的工作!
忠厚老实的人,精神和信仰是坚定的,虽然可能没有什么大的出息,但是比较诚实可信!
只是可惜,如果具备了这些优秀的品质,拥有了这么好的自身素质和条件,在现在的这个物质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谁还愿意来做老师啊?“鸟往高处飞,水往低处流”,谁又不想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而成就自我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