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0世纪70年代,过年是最令人高兴的时候,杀年猪、备年货,贴春联、看跑马灯,闺女要花、小子要炮,一年此时最热闹。
龙年快到了,龘龘一词开始热起来,我却想起40多年前的一件小事。寒假的一天,姐姐悄悄把还在上小学的我叫到一边说:“咱俩写些春联,上街摆摊去卖吧!挣了钱,可以贴补家用,也给妈妈一个惊喜。”这想法让我兴奋不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年的场面,那时就有了贴春联的习俗。在老百姓家中,过年必须贴新春联,一是迎接新年新气象的到来,二是为了给新春佳节增加喜气气氛。
姐姐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多次在学校参展,还获过奖。家中的笔和黑墨水是现成的,我俩又把各自的零花钱凑在一起,买回几张大红纸,随后就偷偷地称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忙活起来。裁纸、选词、写字。我记得有一副春联是这样写的:牛羊肥壮鸡成群,桑麻茂盛谷满仓。横批:农家兴旺。
字写得好,选的词也好,加上“价钱”又便宜,二十几副春联很快卖了个光。我俩数着钱,心里別提多兴奋了。我们正打算继续做下去多赚些钱的时候,没想到母亲知道了这事。
母亲叫住把我们,问起事情的来龙去脉。母亲脸色沉沉的,我们尽管心里比较害怕,但还是把想卖春联赚钱贴补家用的想法说了出来。母亲听后,好一会儿没有说话。见她眼里湿湿的,我们明白,她一定是想起了家里的困难,为我们长大担责而感动。
沉默了一会儿,母亲问我们:“卖春联是不是收了李奶奶的钱,还有邻居徐大爷的钱,还有五保户陈大爷的”母亲说,卖春联是好事,说明你们长大了,想帮家里,但有些钱不能赚,刚才说的这几位的钱不能收。李奶奶对我们一家多好,又好吃的首先想到你们;徐大爷帮我们家耕地;五保户陈大爷的钱是不能要的。你们马上把这几家的钱退回去。还说我们可以继续写,继续去街上卖,赚了钱初了补贴家用还可以奖励你们一些零花钱。我和姐姐按母亲的话去做了……当我们把钱退给几位长辈时,她们开心的笑容,我至今都还记得。
有了第一次卖春联的经验,第二天又去赶集卖春联更容易了。第二年、第三年,一到年底,我们都会继续卖春联,赚零花钱,甚至赚了学费钱。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离开老家很多年了,卖春联赚零花钱的经历还常常想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