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硬读《随园诗话》简诗
硬读《随园诗话》(275)

硬读《随园诗话》(275)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07-19 08:16 被阅读36次

卷八(一〇) 【原书卷八·二八】

谢茂秦云:“凡作近体,诵之流水行云,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朝霞散绮,讲之异茧缲丝。”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缲,多音字,释义有争议。一般认为,1、读qiāo时,同“繑”。亦作“鏒”。一种缝纫方法。把布边往里卷,然后藏着针脚缝。2、读sāo时,同“缫”。抽丝。3、读zǎo时,指深青带红色之帛。也指冕旒的绳子。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谢榛提出的近体诗之要求,可以说包括的了诗歌的全面美学要素:“诵之流水行云,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朝霞散绮,讲之异茧缫丝。”从诵读、聆听、观阅、研讲,各有讲究。观当前之近体诗,在立意、词语之处着力较多,而于音韵之处则多为薄弱,诵读拗口不顺,聆听则少起伏,缺旋律,无高潮。这是作者音韵功力欠缺所致。欲成大家者,此处应当重视。

相关文章

  • 硬读《随园诗话》(275)

    卷八(一〇) 【原书卷八·二八】谢茂秦云:“凡作近体,诵之流水行云,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朝霞散绮,讲之异茧缲丝。” ...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275)

    【原书补遗卷五·六二】金陵有二诗人:一蔡芷衫元春,一燕山南以筠。蔡专主风格浑古,燕专尚心思雕刻:两家不可偏废也。余...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27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id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