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散文心情随笔
散文丨在红尘中倾听拉萨(刊20180211《拉萨日报》)

散文丨在红尘中倾听拉萨(刊20180211《拉萨日报》)

作者: 老葫芦 | 来源:发表于2018-01-29 23:43 被阅读0次

    文/尉小东

    (2018年1月29日)

    拉萨河

    拉萨是日光城,别人习惯游览观赏,我却喜欢静静聆听。

    疏窗可以听,细雨可以听,浅雾可以听,微光也可以听。

    落下一方忧愁,可到凡处可见的转经道上,锁听六字真言的呢喃,静悟人生真谛。欲寻一片清幽,可以在夜间慵倚龙王潭湖边,啼听水面倒映的惮光,静思宗喀巴大师的修持。

    看不透的离愁别恨,分不清的黑白是非,就连自己的仅有一点性本善,也会逐渐沉沦在灯红酒绿里。

    拉萨,是让凡夫凡子听到人之初的净地。

    在知天命的年纪,一路向西,临雅鲁藏布江而歌,氤氲了一片诗意。让山风代吟,请沙砾敲钟,流出传世的仓央嘉措,念出不朽的菩萨心咒。生命的质感,俨然拉萨厚重的历史,深沉却不古板,放松而不草率。

    拉萨的声音,古老里充斥着现代的妖娆,让人无法摆脱超凡脱俗的丝丝缠绵。

    想慵倚拉萨。教育城的州际拔地而起,凭栏而望,是满目亭台水榭,展览简洁大方后留下一眼清雅。柳梧似众神落子,频点江山,独显摩登身姿,纵使身登高处,目及天涯,却是满目中国梦的身影。

    我是凡尘里的一粒听者,有相见之欢,有相爱之愉,有相思之愁,更有聆听之乐。

    在拉萨,听到最多的是“爱”。除民族之爱、国家之爱外,尤赞拉萨人的家乡之爱。

    如果说生活里不仅有曼妙滋味的乡情,那它也有离乡背井的郁闷和苦涩。

    拉萨人,离开家乡会有很多不适应。物欲横流,响夜笙歌,不是生者的终极,只能是看个热闹的烟云。

    拉萨人,表面上看似悠然,内心却无法闲适。

    多少个拉萨人被当俊才内召到沿海发达之地,虽没统计,但看周围,不是辞掉那份优厚,就是全心调藏。不是拉萨人享不了内地的清福,而是拉萨人离不开对家乡的藏地情缘。

    印有高原红的脸庞,飘香甜美的酥油茶,随处可见的红白黄寺庙,虔心叩长头的信众,缭烟袅袅的煨桑炉,寄托德行的经幡串,红绳缠头的康巴汉子,藏族锅庄长袖翩跹,满大街的藏式小吃,抬头就能看见的转经筒,还有那露出白白牙齿的老阿妈……那些如魅影样缠缚着你的身心,令你醉生梦死的西藏元素,绝对不是自欺欺人的假象,一切都刻在拉萨人的血液里,铭心记忆。

    不仅能用触角敏感地体会到灵魂叮咚,更多的是可以用高原呼啸的风儿传寄给每一个离开高原的游子。

    离开拉萨,落尽繁华过后,只有一片落叶勾起你的几缕回忆,但管不了多长。

    无论你在北京,还是身处上海。此刻,你在想些什么,绝对没有儿时的天真无忧,更没有牧区牛羊嗲嗲的叫声。

    拉萨人的快乐,很少能在他乡存在。无论是儿时的伙伴,还是聆听熟悉的乡音。活在凡间,只有身处哪个位置,绝对没有对与错;没有愿意不愿意,只有舍得不舍得。

    家乡让藏人痴迷,更让藏人沉沦。

    接触拉萨人的时候,你眼里看到的永远不是一个人,而是他眸里不同于常人的光。

    那光,不刺眼却真诚,似遍野的格桑花,似满山的雪莲,有着祥和而安谧的舒适。

    自援藏以来,我只知道,一旦接触拉萨,便不能自拔。不仅能让你不眷念过去,还能留下来世的期盼。

    拉萨人的明天,总是美好。

    不愿得知。来了拉萨是不是一个错,不仅会忘记过去的自私和虚荣,还会让你自觉探寻本该性本善的灵魂。现在还不晚,不仅可以救赎逝去的过往,还能获今后的新生和素洁。

    我宁愿现在留在拉萨,探寻已经逐渐明朗的惮悟,继儿点燃生活的希冀。

    拉萨,无论是布达拉宫的金顶,还是药王山观景台的栏杆,一切都是轻扣我额头的缶竹。

    慵倚拉萨城,可以早起观朝阳千变,也可以暮归看烟霞满天红。

    守一座拉萨城,除虔诚支撑,更有信仰雕饰,自留一处人间的冰清玉洁。

    就算尘埃落了明镜台,还有身似的菩提树。只要勤试佛,总能素心如莲随影。

    疏窗细雨,浅雾微光,梦里拉萨城正越显越清晰。

    可否借我一方清幽,让我永远慵倚拉萨城,消了那一世尘忧,为了世纪中叶的炎黄梦。

    散文丨在红尘中倾听拉萨(刊20180211《拉萨日报》) 散文丨在红尘中倾听拉萨(刊20180211《拉萨日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丨在红尘中倾听拉萨(刊20180211《拉萨日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qq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