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在平定河北之后,然后的动作就是先来平定北面的流民势力,再平定河南的更始残余势力,趁赤眉军攻破在西安的更始帝政权后,派军西征统一西安附近的土地。因为赤眉军仍然人数较多,刘秀判断赤眉军缺少粮食后仍然会打向东边,所以就严密部署大军在赤眉军的必经之路上。而赤眉大军也意识到了自身面临的危机,众将领也都同意投降刘秀。至此刘秀在中原地区就基本平定了绿林军势力和赤眉军势力,成为了中原的霸主。
但是天下统一的道路还很长。在刘秀四周分布着多个零散的势力。在西北有窦融、隗嚣,西南有延岑、公孙述、田戎,北面有卢芳、彭宠,东面有张步、董宪,东南有李宪、刘永,南面有秦丰。天下分崩离析,未来谁也不知道怎么样,群雄的想法无非就是享受眼下的权力和富贵,哪怕没有天命,那也可以割据一方,实在不行投降也好混个官职。
虽然这个时候看似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但彼此的实力差距还是挺大的。刘秀处在中原的核心地带,河北、河南、长安地区基本都是他的地盘,土地物产富饶,民众数量众多,更重要的是刘秀作为君主极其贤能,有能力有威望,手下将领人才济济。所以接下来的过程,刘秀就是稳中求进的向四周平定。在乱世群雄之中,刘秀冉冉升起。
升卦是讲上升的卦象。刘秀想要成为天下之主,自然是需要在乱世群雄割据中稳步的上升,因为统一是趋势,顺应趋势也是亨通的,统一的过程需要贤明的君主和优秀的将领分工协作,相互信任,这样统一之路就是吉利的。
除了刘秀自己的势力和领地不断扩大,也许要能够使得出众的将领不断升迁,这需要公正的来提拔。刘秀作为君主,需要知人善用,一旦看准了人给了权力,也要用人不疑才行,而刘秀为人称道的也正是他和将领的强大信任。这样刘秀和团队内心有着未来的目标,也就是统一全国,并且也在为这个目标持续努力着。这样刘秀只需要做好群臣的管理,而诸多将领也都是在外征战,帮助攻打、统一。随后的过程也就是刘秀的势力在稳步的增长着。
稳中求进
刘秀需要面对的是四周群雄割据的局面,统一之路需要认真的谋划,先要稳固好自身的势力,再来考虑收复周边,一定不能操之过急,需要稳中求进,步步为营。
刘秀先是派伏隆去招降张步,结果刘永也是立即去竞争封张步为王,张步贪图王位就拒绝伏隆的劝降,反而诱惑伏隆一起镇守。伏隆想要回到刘秀那里,但是却被张步抓住了。伏隆派密信报告局面给刘秀,希望刘秀不要顾及他的生死来攻打张步。当时刘秀看到伏隆的信很感动,对伏隆的父亲说,恨不能够封张步为王来换取伏隆回来。而刘秀因为北面和南面都有战事,所以先不着急去对付张步,使得张步在当地称霸。
北面渔阳郡的彭宠谋反,刘秀的将领朱浮在北面孤立无援,朱浮向刘秀求救,希望可以得到出征救援。但是刘秀判断赤眉军没有粮食会向东归附,果然如此。而彭宠反叛,刘秀判断他的这个局面也不会长久,可能会有内讧,所以并不需要着急去平叛。更为重要的是当下军中的物资并不充沛,需要等到小麦收获之后再考虑征伐的事情。所以后来刘秀就是暂时放弃了北方的小部分城池。
刘秀知道有的地方不该攻打,是因为时机未到。当下周边的战乱既需要等自身的物资和粮食充沛才有充足的条件去征讨,面对四周的战乱也需要一步一步的来解决问题。面对甘肃天水的隗嚣,刘秀就是派来翕去招降。如果可以能够用和平的方式使得对方归附,这自然是最好的办法。
信任将领
刘秀对于在外征战的将领,充分的给予权力和信任。这样多方不用担心内部君主的猜忌,而认真在外征战。刘秀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的信任,也是因为他对于人的内心看得很透。
刘秀派耿龛去进攻彭宠,但是耿龛因为他的父亲耿况和彭宠功劳一样,彭宠因为功高奖少而谋反,另外耿龛也没有兄弟亲人在洛阳首都,所以担心被刘秀猜忌,所以希望回到洛阳。刘秀就下令,说耿龛的全家都是在为国家效力,功劳卓著,有哪里会有什么嫌疑猜忌呢?刘秀就是希望耿龛在外认真作战。
冯异治理长安及周边的关中地区,经历三年时间,治理的成果显著。有人给刘秀打小报告,说冯异的威望重,得民心,都给他号称咸阳王。刘秀对此就是和冯异坦诚相待,把小报告给他看,同时也再表达对于冯异的信任。刘秀知道冯异对于国家而言,名义上是君臣的关系,情义上却像是父子一般,相互间不应该有什么猜疑嫌隙。所以刘秀就是让冯异继续好好的治理关中。
四处征战
刘秀作为政权的核心领导人,在京城分析国家局势并且调度四处征战的节奏。随后刘秀就是派将领四处征战,消灭了延岑、田戎、刘永、张步、李宪、董宪、彭宠的势力范围。于是刘秀的领地再一步扩大,从中原地带向四周扩散。至此除了东南蜀地的公孙述,西边甘肃的隗嚣,还有西北的窦融,西汉的领土绝大部分都属于是刘秀的地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