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安娜

作者: 爱读书的越越 | 来源:发表于2016-03-24 10:11 被阅读93次

    读帕慕克《天真和感伤的小说家》,作者谈到了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卡列尼娜》,他具体举了小说中的一个片段,是安娜雪夜坐火车回圣彼得堡那部分。帕慕克盛赞了托尔斯泰的写作手法,寒冷的冬夜,坐在温暖的车厢,安娜和世界融为一体,我们就是她的眼睛,感受着安娜的世界。帕慕克多次提到这个片段,其中一次是这么说的,托尔斯泰的描写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突然,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情景,为什么写这个人而不是别人?作为读者,我们应该学会适当放下这些思考,去感受内容带给我们的独特体验。正是这样的描写铸就了这部作品,塑造了我们心中的安娜。

      逻辑连贯、内容完整、富于深意,我本以为这就是小说的一切;很多时候,我是在读故事而不是小说。小说就像多棱面的世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体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发现。我觉得这是小说最富于魅力的一点:阅读、思考,你总会有新的收获。

    米兰•昆德拉的《帷幕》让我对安娜之死有了更深的认识,他把其概述为“一次死亡之美”,有着突然的迷一般的美感。在他看来,安娜无逻辑的意识流动和超乎寻常的敏感,正是这部小说宝贵和伟大的关键。“抓住在现在时刻内发生在一个人脑海中的、下一秒就一去不复返的东西”,“她没有离开非诗性的神秘之路,在这条路上,丑陋与美丽共存,理性让位于非逻辑,而谜终究还是谜”。这两句话给我的触动很大。托尔斯泰在尽力追求真实,但他的真实却让我产生了隔膜。什么是小说?在阅读了很多作品之后,我却必须回到原点,重新认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宏大的结构,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可以是小说的一个方面,但只能是一面,小说是无所不包的。太多的人只能看到小说的一个方面,这就是平庸和智慧的差别。

    再看安娜的死,我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我看到了小说独有的魅力:感性和理性在交织,诗化的美感和真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我开始理解安娜了,那种朦胧、复杂的感觉。绝望、愤怒、嫉妒……这些都会把她推向深渊,也会拯救她。安娜为什么选择死亡,可能她自己都不知道。面对宏观的世界和隐秘的灵魂,多少人毕生用尽去探索一个名确的答案,而托尔斯泰却把这生命、心灵之谜留给了我们。

    我上学时的外国文学教材,把安娜的死解释为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自我内心痛苦挣扎爆发的双重结果;还特别提及了托尔斯泰的女性观,对于安娜他是同情的,但也厌恶和鄙夷,所以他让安娜选择了自我毁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没有对错,安娜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

    死可以壮美、动人,英雄之死往往是一部作品的高潮和让人津津乐道的部分。刚毅坚定的政治责任感,崇高伟大的思想,无可睥睨的道德品质,很多作品巧妙地避开了真实的人和世界。作家写作不可能无视外部因素,关键是他如何处理。生活是复杂而深刻的,如果他被现实的真实吓破了胆,甘心于粉饰和涂抹,那这些汁料终究会被历史掩盖。

    描写生活,描写真正的生活,往往是痛苦和残忍的。你要直面太多的东西,真实往往繁琐和恐怖。安娜的死,并没有崇高和美的推动。她任凭生活的记忆流动,变得如此敏感,最琐碎的细节也逃不过她的眼睛。一切都那样的猥琐乏味,难以咀嚼。在站台上,“她突然想起她同弗伦斯基初次相逢那天被火车轧死的人,她明白了她应该怎么办”,安娜选择了死亡。生活不美,但这正是它美的所在。

    真实最难表达,堆砌细节不是真实,单纯去看、去描写事物,也很难做到不无偏颇。托尔斯泰的一生都在探寻着信仰和上帝,对于很多事情,他无法理解。涉及写作,因为观点相左,很多作家和文学观念也都受到了他的批评。托翁爱憎分明,在《忏悔录》中,对于信仰和上帝,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长期的观察和探索,他确立了最坚定的信仰。这是托尔斯泰的信仰,与教会所供奉和宣扬的上帝不同。有信仰的人,如何做到真实呢?

    留心于微小细节的真实与架构,丝丝入扣,每一句话、每一处景,都是心血的提炼。托尔斯泰如何能有今天的地位,他何以为伟大。并不在于他所站的高度或所写之物的崇高,而是他在用自己的灵魂去耕耘。对于托尔斯泰,写作是一场试炼,是不断拷问自己灵魂的旅程,因此才会有如此震撼的真实。用自己的灵魂谱写每一个字,心与心的联接不受语言和时空的限制,即使今天,我们仍然随着他走在自我洗涤的路上。

    《战争与和平》中,普拉东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无辜被冤枉的商人原谅凶手,灵魂获得了最终的解放。不久前,从网上买到一本托尔斯泰的中短篇小说集,集子里收录的小说大多也是这方面的题材,其中就有《战争与和平》中故事的扩增版。为了把最好的东西呈现出来,看得出托尔斯泰做了大量的工作。一部作品,厚度和字数是稳定的,背后却有着数不清的脉络和尝试。为了一部作品,作家的创作量是难以估量的,不断打磨,才能做到真正的表达。

    前几天在知乎上闲逛,偶然翻阅到一篇科普小文,讨论人类濒死时的体验。很多人在留言中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人甚至多次体会过濒临死神的感觉。虽然经历不尽相同,这些体验中却有一点是惊人的相似。那些在生死边缘徘徊过的人,在死亡悄悄降临的时候,记忆和感知都变得异常灵敏。深埋在记忆中的画面重新浮上脑海,犹如电影放映般流过,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些时光。这些回忆几乎都是美好的,大脑自动滤掉了灰暗的时刻。留言中他们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感觉:“一种从未体会的轻松感”、“发自内心的喜悦”。

    再看《安娜卡列尼娜》。安娜死前,跪倒在铁轨上,呼啸的火车疾驰而来。她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和伙伴们玩耍时的场景”。当时感觉这是托尔斯泰自己对于死亡的认知和猜测。现在,通过当事人的讲述,我对于生死的体验有了真正的认识。托尔斯泰的这段文字带给了我巨大的震撼,这不是写他自己的文字,他写出了人类共同的体验。文学、文字能给人以启示,通过这个从无到有的认知过程,我深有体会。我们不可能全然体会作家在书中的深意,随着年岁、阅历的成长,一本书会有不同的厚度。

    最后再谈谈另一位文坛巨人——雨果,很早就读过他的《巴黎圣母院》,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和小羊茉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重读这部作品,给我触动最大的是雨果对于反面人物——红衣教主克洛德的刻画。他肯定是个道貌岸然的恶棍,但仅此而已吗。乐天纨绔的弟弟对他百般嘲弄,他窘态尽显、毫无办法;面对艾丝美拉达,他不惜下跪,甚至痛哭流涕。他深爱艾丝美拉达,但每次的努力只会让矛盾更加尖锐。长年幽居的生活,加上人类基础情感的空白,他变得极端和自私。他可恨,但也可怜。雨果塑造的不仅仅是一个恶人,这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

    在《九三年》,雨果倾心为我们打造了另一出波澜壮美的悲剧。是什么导致了这出悲剧,是不同的真理观,是高出一切的信念。真理很难抗拒和否认,它是坚实、绝对的;但它又是相对和片面的,世界上有无数真理,它们互相否定,却又融汇演变。这就是悲剧的所在,无上的真理在拼杀、在撕斗,但一切只是徒劳。无非善恶对错,每个人都是痛苦和不幸的。在人性面前,雨果让仇敌间放下了愤恨。即使家破人亡,人性还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书中专门写到了被战争无辜杀害的村民,但这只是给人性那个最高真理作下的铺垫,雨果间接回避了人性和杀戮之间的问题。因此这出悲剧并没有打动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安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rr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