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土地的认识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历程。儿时记忆里的土地,是一方方的实在,盛着一抔抔肥沃的泥土。它年复一年地滋养着庄稼的生长,又见证了劳作其上的农民忙碌却平凡的一生。而那些年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也让我对这片实在的土地之上承载的艰辛有了设身处地的了解,只是对它的平实与枯燥难免心存抵触。
网络图片后来一直念书,读到了一些作家对土地的描写,他们说土地有着沉默的性格,还将它的静止不变描述为一种固守的精神。在他们的文字里,土地里埋藏着世守乡土的农民不自觉的精神品格。这是对土地的一种抽象,那时我对此颇为认同,自以为认清了土地的本质,再加上那些年与土地接触得越来越少,土地在我心中变得越来越精神化,成了一个抽象的名词。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说明我们注定要到经济学中寻找更深入的答案。那些对于土地的精神抽象,确实曾抚慰过我的内心,但终究无法破解土地上现实存在的苦楚,事实上,农民们对这套说辞早就嗤之以鼻。
况且我们习惯说土地千百年来保持静止,但细细一想,并不尽然。千百年来,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物理上不可移动,但它历来具备商品的属性,是可交换流动的,所以它直接具备着经济学价值,这才使得农民甘愿固守于土地之上。
网络图片土地真正的经济价值蕴藏在土地的流动之中,这是周其仁教授《城乡中国》一书给我最大的启示,这时候,我才放弃对土地的精神意义的追寻。书中,周教授试图探寻让土地实现流动的方法,这种流动已经不同于旧社会土地自身的直接流转,它还要借助工业化之手,让原来只长农产品的土地里开出工业之花,从而实现价值增益。周教授认为此法可以实现土地所有者和赎买者的双赢,是农民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
书中,周教授以土地为题眼,着重点落在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上,特别是城市化,书中用墨颇多。我们不难从书中找到中国城市化的动因,发展历程和未来设想。周教授认为中国的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这无疑是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的理论依据。紧接着周教授又对我国几十年来的城市化历程做了展望,从历史与立法的角度阐述了城市的建立、扩张和边界的相关问题。最后,作者发现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大城市弊端初现,随之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难度不断增大,于是将目光又转移到了乡土之上。作者认为要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农地入市势在必行,在书中介绍了土地确权,土地增减挂钩等概念,规划出了一条农地流转的路线图。
网络图片总体来看,周教授的书从历史与法律的角度落笔,这不仅保证了书中观点的客观性,而且还巧妙避开了城市化过程中暴露出的复杂人性问题。可以说匠心独运,我想这也是经济学家的专业特长使然。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风格独特,文字流畅,读来颇为心旷神怡。并且周教授还很有耐心,总是不惜笔墨为读者对一些专业术语作介绍,这让我们读来省力不少。但因此也使得本书略显拖沓,全书多达五百页,可谓鸿篇巨制,以致作者自己可能都有些不好意思,在后序中对这一情况进行自嘲,认为这是金本位时代的必然。
诚然,我在初读完此书,略通门径之后,也觉得作者似乎可以对全书再做凝练,并对某些观点再做深入,以更好支持起城乡中国这一硕大的题目。转念一想,思想启蒙的功用亦不可小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周教授此书定位科普,竟将我这个社会经济学的门外汉,强拉进了门,这不得不说也是功德一件,感谢之意不再言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