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边上的琴人,怎样诗意地过日子?

作者: 人物速写本 | 来源:发表于2016-02-06 17:17 被阅读203次

像一场夜雨滴落青色的屋檐,

像斜阳染红窗外的一黛远山,

像一江春水流过空旷的原野。

琴就是这样,清雅与旷远兼备。

因清雅而宁静安身,因旷远而达观淡泊,

所以琴自古为君子之器。

蜀中琴学家唐中六先生,近八旬之身,却无龙钟之态,退居在成都郊外银杏环绕的一栋小楼。一院花草一池鱼,数张古琴四壁书,便可安驻许多清梦。

唐中六与琴结缘,起于蜀派古琴大师喻绍泽。上世纪60年代,他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居住在成都城南,人称“小西天”的东南侧一个旧式四合小院内。

庭院是清末有钱人家留下的,川音在院内增修三排简陋民房,唐中六与喻绍泽都居住于此。一位住北头,一位住南头,相距不过三十米。这种房屋都是木质结构的传统老式穿斗房,非常简陋,冬不保暖夏不凉爽,但最大的“优点”是隔音效果很差。

喻先生抚琴在南头,袅袅琴音便徐徐地传入了北头唐中六的耳中。每有琴音传来,他就听得入迷,手上正做的事也便忘了,于是器皿烧坏、饭菜烧焦的事就时有发生。显然,美妙的琴音比饭菜更加诱人。

两位先生都是醉心音乐的雅士,常有往来。当时的喻绍泽已是古琴名士,其人尤爱蔬果,在琴室外搭一凉棚,种瓜种豆,养花养草。一到成熟季节,窗外绿叶青青,瓜果挂满枝头。在院中摆上桌椅,邀三两好友,煮一壶茶,抚一曲琴,田园清香和着琴音而起,岂有不醉人的?虽是陋室,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便可理直气壮地反问一句,“何陋之有?”

时日渐长,唐中六学琴之念愈浓,最终拜在喻绍泽大师门下。因大师年事已高,归学于大师门下弟子曾成伟先生。加之工作缘故,开始了大量的古琴学术研究。多年来,他走访巴蜀、云贵各地,考察民间音乐,搜集文献典籍,收藏琴艺文物,寻访古琴名家,最终写成了多部古琴专著。

在他现在的家中,数十张珍贵古琴挂满两面墙壁,或是自民间搜集来,或是现代制琴名家相赠,各式各样,音色各异,俨然就是一个小小的古琴博物馆。这是唐中六先生最珍视的宝物,他指着为我一一介绍,如数家珍:这张琴琴音清幽,这张琴造型简洁,这张琴只能用来观赏……每张琴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琴的来历,他用飘逸的书法刻在了琴身上。

“诸器之中,琴德最优。”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上古乐器。伏羲弹琴以教化民风,孔子操琴以修身养性,司马相如抚琴以表达爱慕,嵇康鼓琴以抒发情志,陶渊明置琴以陶怡情操。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大家脚步匆匆,外面是喧嚣的世界,内心是无限欲望的追求,于是焦虑、烦躁、压力接踵而至。忙者,心亡也。在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古琴。

“古琴之韵,在其高雅,在其悠远,在其宁静淡泊。”琴者唐中六的气质,以及他所居住的环境,正阐释了古琴的这些特性。

抚奏之人在古琴朴实低缓而又沉静旷远的音声之中,由躁入静进而物我两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而“静”,正是万物之根,一切生命都在静态中获得生长的力量。大地以静谧承载山河万灵;树木在静夜里抽出苞芽;婴儿在睡眠里得到生长。

真正的琴者,不愿意把古琴视为仅仅是一种乐器,一种可以随意放置的物件,就如唐中六先生,一张张琴整齐而小心翼翼地挂在墙上,并在周边配上精美的书画,取琴放琴之间,如爱护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对古琴充满敬意。

《红楼梦》中,宝玉得知黛玉会弹琴时,要她弹奏一曲,林说:“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

可见弹琴之前,先得静心。心不静,意不专,难以弹出一支好曲。随着琴音汩汩而出,悠悠琴韵沁人心脾,一曲终了,余味仍在。故说古筝悦耳,古琴悦心。“致乐以治心,乐则安,安则久。”

唐中六先生平日里写作读书之余,最常做的事就是听音乐。《忆故人》,《桃源》,《流水》等都是他常听的曲子。那些纯洁的情味,不含一丝渣滓,那些安静的音色,不带一丝喧嚣。但这也只是一方面,“静”是琴音的最大特点,但不是唯一,安静也不是养心的唯一要素。

“古琴是变幻无方的,可以如悠悠流水,如林间鸟鸣,如徐徐清风,安静舒缓,润物无声。但随着旋律起伏,也可如巍巍高山云起云落,如万壑松涛声势逼人,如江湖之畔惊涛拍岸,让人听了天地为之一宽。”唐先生说得激昂,似在琴中。“无宁静难以安心,无豁达难得自在,琴兼而有之,何乐不为?”说罢他清朗地笑起来。

古琴不仅要听,更要弹。弹琴亦称为抚琴,右手指拨弦,左手指在琴弦上滑动,如大鹏展翅。不仅双手开合,还要有左右大脑的活动,这对身体大有好处。

一首优美的乐曲从自己的手指下流出,那种感觉,如临山峰,如感秋意,如观江河,如处静夜,在现实的喧嚣环境里,自己创造出一个舒畅优雅的小空间,什么工作的紧张,任务的压力,人事间的烦忧,甚至疼痛,全都会化为乌有。

“我自己有过亲身体验,以前还没退休的时候,面对紧张工作,或面临压力时,一想到晚上回家可以弹琴,一想到家里墙上挂着的那张心爱的古琴,心里顿然生出一种美好的感觉,压力立时就缓解了许多。而晚上下班回家,在自己独立的小环境下,轻轻抚弄一曲,自己的心情立时沉浸在优雅无挂的氛围中,各种困绕你的烦恼和紧张都消失了。内心平和了,体内各个生理环节逐渐趋于和谐,体内和谐,免疫力上升,百病难侵,这不正是养生所要达到的目的吗?”唐中六先生讲起自己中年时抚琴的感受,仍然充满惬意。

他现在作息很规律,五点起床,看书一个小时,然后出门散步,回来后在院中侍弄花草,喂养池中金鱼,吃过早饭,再开始读书写作,接待来访友人。

伯牙因抚琴觅得知音钟子期,唐中六先生也因为毕生爱琴,而结识了不少琴友。经常会有青年来请教,但他坦言,并从不把自己当成老师,把来者当成学生,只当是旧友相逢,一壶茶,一曲琴,一室书香,一席清谈,就是一个美好的午后。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或许就是唐中六先生崇尚的生活哲学。一生与琴为伴,他说自己的心态就是与世无争,恬淡生活。所爱者,不过音乐与书籍而而已。一位琴者,一颗素心,安如空谷深处的幽兰,独处于浮躁之外,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End—

文字 | 青禾     设计 | 青禾

相关文章

  • 闹市边上的琴人,怎样诗意地过日子?

    像一场夜雨滴落青色的屋檐, 像斜阳染红窗外的一黛远山, 像一江春水流过空旷的原野。 琴就是这样,清雅与旷远兼备。 ...

  • 怎样忽悠地过日子?

    为什么别人过日子都那么风风光光,轻轻松松!而我又为什么觉得过日子这么艰难?每周期盼着对方回家安安静静踏踏实实的过个...

  • 人,诗意地栖居

    这两天在看到了以前收藏的一篇卿文光的文章后,内心再一次掀起了波动。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我是怎么学起哲学来的》。本身卿...

  • 人,诗意地栖居

    人,诗意地栖居 《花园:谈人之为人》,作者:美国,罗伯特·波格·哈里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文化生活译丛,苏...

  • 人,诗意地栖居

    当生活充满艰辛 或者会仰天倾诉 仰望星空 凝视明月 背上行囊 踏遍重山 趟千条河 行万里路 重峦叠嶂 ...

  • 人,诗意地栖居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首《人,诗意地栖居》的诗,原诗是这样的: 当生命充满艰辛,/ 人 或许会仰天倾诉:我就欲如此这...

  • 人,诗意地栖居

    文/真韵 01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缺少一颗发现美的眼睛。 2016年是我截至目前为止最难熬的一年,那个冬天极尽...

  • 人,诗意地栖居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 仰天而问:难道我 所求太多以致无法生存?是的。只要善良和纯真尚与人心为伴,他就会欣喜的拿...

  • 人诗意地栖居

    无意间在杂志上看到一部法国纪录片《脸庞,村庄》的推荐,该片由法国著名导演、 编剧、演员阿涅斯·瓦尔达和街头艺术家J...

  • 人,诗意地栖居

    今天是2020年的第47天,一切都是那么糟。2019年的最后一天,我在上海醒来,期待着新的一年,这个世界会好起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闹市边上的琴人,怎样诗意地过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be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