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说了庄子的无用之辩从而结束了对逍遥游的探讨,接下来要探讨什么呢?孩子为什么会叛逆?是不是很跳跃?别急,且看庄子.秋水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秋天河水上涨,河神因此暗自窃喜,认为天下之美都集中在自己这里。可当他看见了大海,他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渺小。海神忍不住为迷茫的小河神指点迷津:
我们不能与井里的青蛙不谈论关于大海的事情,是因为井口局限了它的眼(是不是井底之蛙的来源?);夏天的虫子不能够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因为它被生存的时令所限制;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道理的问题,是因为他的眼界受着教养的束缚。
所以当你看到大海后,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就可以与你谈论道理了。青春期的孩子基本都会有叛逆期是不是这个原因?孩子犹如一张白纸,纯洁而干净,他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使坏,于是大人的话对他来说就好似圣旨。
但当他萌发了自我时,他才开始睁开双眼,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个时候他需要的不是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都多的劝告,而是去吧,我相信你的鼓励。
当他自己经历了事情,失去了一些东西,也得到一些东西时,才会静下心来听听你的建议。这也是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吧。因为你需要去体验,去受挫,去感知从而进行验证。就像尼采说的:杀不死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差不多了,不过还是要把这段讲完。别看大海浩渺无边,可我却不曾骄傲半分。因为在天地间我不过是一块它山之石,由此联想,四海不过是天地间的一个蚂蚁窝,人类不过是万物之一,一个人又只是这整个人类中的一个分子,这样看三王所争、仁人所忧、能人所苦的不过如此。
庄子的这段秋水第一段的最后非常神奇,他可以统摄整个庄子内篇七则。不信你去读读原文,看看能不能读出逍遥、齐物、养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