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流行很多关于情绪管理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影响自我的发展。在情绪管理这个话题中,出现的最多的字眼就是积累,不断的提升自己,提高自己对不良情绪的感知阈值,学会跳出问题看问题,学会接受等等。这个积累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不良情绪可不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控制和解决呢?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阅读和学习,我发现了另外三个比较好的方法可以迅速将自己从不良情绪中剥离出来。
1、积极主动、思维转换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讲到积极主动的概念,有责任的创造条件,积极主动的跳出思维的框框,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在不良事物刺激你的时候,你在刺激源头和自我反应中间是有选择权利的,你可以选择跟随不良刺激让情绪泛滥,你也可以选择采取不理会,不Care的反应。同时将关注点剥离到外围的角度返回来看这个刺激源头产生的原因。这是个转换思维方式的办法,可以通过平时的练习进行巩固。
2、2ETA模型(抱歉,那个上标的2怎么也打不出来)
这个模型还是在一个学习营里学到的,是一个小型情绪处理器。那么什么是2ETA呢?
E:Emotion 指你现在的情绪描述,你是愤怒,委屈,伤心或者别的什么,然后给这个情绪打一个分数,满分10分。
E:Emotion 描述这个事情发生的场景,要客观,直白的描述。
T:Target 当初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A:Action 下一步采取什么行动可以改善或者避免
举个例子:
E:现在比较委屈 (6/10)
E:工作内容明明已经做了,但是领导却提出一堆意见,说你没有做到。
T: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作为公司的一个对外推广窗口,给客户提供便利条件。
A:1、全部听完领导需求再进行下一步行动
2、一项工作要做就做到极致,并要随时跟踪下属进度,不能全盘相信。
经过上述的自我分析之后,我们的思维已经全部被聚焦到下一步行动上了,刚刚的那种委屈情绪突然间荡然无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把上述的模型思考写下来,不能只在脑子里想想哦。
那么,会有小伙伴说,我老是控制不住自己,老是因为同一件事情生气,那么第三招就来啦。
3、执行意图
这个方法是德国的心理学家彼得·戈尔维策提出的,用来心理暗示一些不能控制的糟糕的情况。其实就是提前预演一些糟糕的情况,给自己的心理打一个预防针,做一个应急预案。
如果(某个场景发生了),那么(我将采取什么反应或者行动)
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例子:
比如当孩子不认真写作业的时候,一般父母遇到这种情况的第一反应都是火冒三丈,然后声音高八度的开始训斥孩子,最后搞得自己生气,孩子哭闹。那么我们可以提前用上述的方法做个心理排演。
如果(孩子晚上又不认真写作业了),那么(我会提前跟老师沟通好,不去催促他,让他第二天接受老师惩罚,自己承担后果的时候记住这个教训。)
如果(孩子晚上又不认真写作业了),那么(我会先询问他是不是作业内容有需要帮助的地方,给他一个情绪的突破口)
如果(孩子晚上又不认真写作业了),那么(我会在心里跟自己说,没关系,是我生的,随我)
哈哈,当然最后一个是笑话,但是也从侧面说明了心理暗示的强大功能哦 !
我们从自我的思维方式到情绪来临之前,再到情绪来临之后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了如何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如果你觉得有用,有趣,就请将它分享给你周围的人,让身边人也一起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