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小不愿意理发,小时候,理发的时候都是被爹娘拖到理发店,被迫坐在凳子上,被一个人把任意地头摆来弄去,感觉极不舒服。
成年之后,满头乌黑浓密的头发,像一片裁不开,减不动的锦缎。理发的时候,理发师总是感叹,如此茂密的头发,真是少见。可是,物极必反,而立之年之后,头发日渐稀疏,现在年近不惑,前额已经光明一片。
理发,于我更是一种义务了,既然已经如此,不如理成短发。带着儿子一起去理发,儿子理小平头,我也一样,在发型上,我们爷俩又一次达成一致。
理发店的发型师,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帅哥。店面不大,却收拾的整洁,温馨。音乐在店里自在流淌,等待的几个顾客,窃窃私语,店外,已是华灯初上,小店,却依然顾客盈门。
现在正在理发的是一个高中生,一边理发,一边和理发师说着话儿。
成绩,高考,头发的长短,稀疏,这边长一些,那边短一点,有一句没一句的话儿汇聚在一起,像她理不乱的一头秀发,那样自然,那样顺畅。
理一次发,应该就像上一节课吧?每一次理发,理发师应该都会对手下顾客的发型有一个预设,大致是怎样的发型,根据顾客的头型和要求,哪里需要多几剪,哪里需要推子走几遍,哪里需要或多或少地花几下,理发师胸中自有沟壑,心中早有谋划。
或者从哪里下剪,就像一节课的导入,需要精心策划,才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开局要放的开,进程才能流畅,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呀!理发的过程在理发师和顾客谈笑间自然而然,理发的收尾,必要回顾全局,要收得住,像极了阅读课,最后总要回顾全文。
只是,我们教师要写教案,而且每一节课,即使面对同一批学生,课课必写。而,理发师,无论怎样的发型,面对什么样的顾客,却一个理发方案都不用写。这简直太神奇了!不写理发设计方案,怎么能保证理发的发型达到预设的效果呢?怎么提高理发效益呢?怎么因人而理,就像我们的因材施教呢?
从专业角度,我建议每一位理发师,在每一个顾客理发之前都要写出属于这个顾客的独特的专属的理发设计方案,并且在理发前要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批注式修改,顾客根据理发设计方案点评理发效果,品评自己的发型达成度,低于优秀,价钱减半,低于良好,免费,低于及格,要求赔偿。
唯有如此,才能对理发师的理发过程实现有效监控,杜绝理发师的随意性行为。基于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更强烈建议每一位理发师在每位顾客理发完成之后,要写不少于100字理发反思,把每一次给顾客理发的得失,经验教训,进行梳理总结,以帮助自己提高理发技艺。
如果这样,相信每一个理发师才能成为明师,乃至名师,才能有效提高理发这个行业的整体水平。
这样的理发铺,我想开一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