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国风
《大学》海讲06: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外向内

《大学》海讲06: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外向内

作者: 弘海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7-07 07:52 被阅读12次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释义:古往今来那些想要彰显明确自己德行昭告天下的人,都是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而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先把自己的家庭过好;要想过好自己的小家庭,就必须要把自己的身心德行修好;要想修养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德行,就要先端正思想摆正态度;要想端正思想摆正态度,就要实事求是的做到彻底的真诚;要想做到真诚,就要多学习知识补充智慧;学习知识补充智慧的最好方法,就是戒除隔断对身外的物质事务的诱惑。

海讲:《大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早运用排比句最多的一本书,通书讲的事情还是极度讲究逻辑思维的,它都是用倒叙法在写作,先告诉你结果,然后再一步一步推理出过程和起因,非常的强调“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

要想光明彰显你的德行智慧,就要治好国,没有权威名望影响力怎么彰显,没有观众的明星还是明星吗?自古以来没有听说哪个民间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有多大功德造化的,有伟大人格德行影响力的都是权威人士,这一点很多讲国学传统文化的一般不敢面对,怕误导或误解,好像这与不求名利的儒家修身观违背了,其实不然,儒家思想本就是统治者的治国之术之一。

治国之前要先管好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里鸡飞狗跳哪还有心思出去管别人。管好家的前提是自己行为要正,你要为父行慈,为子行孝,为夫忠良,为妻贤顺,自己天天绯闻变身,花心不死,又懒又穷还不上进,好吃懒做,不学无术者,不能上行下效,以身作则,那怎么能维护好家呢,不能给家族以希望和榜样,就难做到齐家。

齐家的前提是正身,正身的根本在态度,态度要诚,真诚的好态度来自学习知识和懂得道理,学习就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不求私利。

这就是从大到小,由外向内的事业原理,你看多么有条理!

这里有个误解,说治国平天下,这是何等大事,当今世界谈这个岂不是过过嘴瘾而已,国家和天下你怎么治怎么平?谁能企及?太不切实际了。

学习经典要考虑成书时的社会背景,春秋时期以前,文字中的“国”,都是诸侯统治管辖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县,和现在的国家不同。据记载春秋末战国初那段时间,中原大地上分裂治理的诸侯国就有三十多个,周朝后期东周的时候诸侯国分裂达到800多个,有的是大国君主分封给下属的领地成了国,有的是打仗抢回来一块地自封的国。总之,我们要知道古代说“治国平天下”,可不是现在这么大的国家,也不是现在的天下,这让很多人一听说治国平天下,就感觉是吹了个后世五百年的牛皮。

这个引申的意思是什么呢?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自我管理思维,是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胸怀格局。

再宏大的梦想,再高远的目标,都要一步一步落实到具体的操作细节上,这是有先后顺序的,这是有规律可循的,不能乱套,顺序一颠倒,就本末倒置了,就南辕北辙了。

人生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是彰显明确光明正大的高尚道德,这是做人最高成就。是曾子讲的:明明德。是孟子讲的:浩然之气。是子思讲:中庸。是佛讲的:圆满功德。是老子讲的:得道成仙。

人修回到“初心”,恢复本性的“至诚纯粹”,是最可贵的,也是最难的,这比治理一个国家还不容易,治理一个国家肯定要比治理一户家庭难,那治理好一户人家一定比管好一个人难,统一一个人的思想又肯定比管制一个人的行为难,知难行易,从简单出入手,逐渐升华,这就是《大学》的魅力和思想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也是有顺序的,儒释道三家的根就是《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佛说十善业道经》,学习也是这个顺序,一部比一部难些。

《四书》的学习顺序也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也是由易到难,逐渐深奥深刻。

所有事都有起因,这就好比盖高楼,总要一层一层起。《老子》: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我们从起心动念开始,一点一点修正、修行、修成。有时候一些宏大无比的事情,其实从开始时微弱的一个起心动念就已经决定了成败,历史上这样的故事案例太多了,尤其在战争兵法上尤为突出,在现代经营学上叫“细节决定成败”,在学生教育上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大学》除了开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外,剩余的所有文字都是在讲这个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物有本末,这个本,就是格物一一戒贪戒私。

事有始终,这个终,就是明明德一一功成名就。

《大学》海讲06: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外向内看

相关文章

  • 看汉霍光衰败有感

    《大学》讲, 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看似治国平天下最难,实则修身齐家也未必简单。 霍光算得上...

  • 八目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 八目

    今日读大学之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格物致知 方得始终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

  • 工作逻辑

    人间正道: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什么意思 如果不致力...

  • 大学四年:我多想在入校前就知道的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 离婚记(六)

    在《大学》这部传统经典里,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必修课里,齐家是放在治国,平天下...

  • 大学修身记一2022-06-08

    感悟《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大学原文当中,就是看不到对格物与致知...

  • 《问道大学》第五讲作业

    作业一:格物的物指的是什么? 八目分为:内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格物致知...

  • 格物致知与致知格物

    格物致知是儒家经典中的经典,格物而后致知,然后正心诚意,再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的人生也是这么走的,先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海讲06: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外向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vi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