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4日 周四
住在一个远离尘嚣的小岛究竟是怎样一种感受?以前只是想象过,或者梦到过,终于有机会在斯德哥尔摩有了亲身体会,现在想来仍觉得妙不可言。当然,只有斯德哥尔摩才可能有如此美好的感受。这次居住的小岛与城区的大岛由桥梁无缝连接,事实上,我们在斯德哥尔摩栖身的小岛是如此之小,从整个斯德哥尔摩的版图看,只是整座大桥在连接各个岛屿时矗了一个桥墩而已。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但拥有功能齐全的生活配套,一排排的多层公寓楼美观而宽敞,包围在蔚蓝的海水和苍翠的大树之间,远离尘嚣却并不离群索居,连车子都不需要。
从我们的公寓出门步行五分钟就是一座水滨公园,一片面朝大海的青青芳草地,不时有人跑步路过,真正见识了北欧的健身风尚,不但参与人数众多,在我们眼里都是健将级的水平,俊男美女是主流,还有不少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们的跑步速度让我叹为观止,俺们中国的老人最多也是慢跑,更多的只能叫溜跶。遛狗的不少,各种品种的狗不仅漂亮神气,关键是没有听到一条见人乱吠的。配备了各种秋千,滑滑梯等,大大的儿童乐园里满是带孩子玩耍的,通常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自己玩,家长坐一旁阅读。
小岛的游轮排排坐 静水流深 小区一隅 小岛的小桥海边有人在玩舢板和帆船,最让人佩服的是那些不顾海水寒冽下水游泳的,即便是夏天,清晨的海水仍然很凉。这里就是瑞典百姓的生活乐园,随处可见的炭烧烤炉,旁边就是方便居民吃烧烤的长桌长凳,显然不是哪一家放在这里的,应该是开发商搞的配套,居住在这里堪比原生态的桃花源。
这里的居民收入不会低,从小岛四周停泊的游艇密度看,家庭拥有游艇的比例应该不低,不然的话,难道是居住在别处的游艇主人在自家门口找不到泊位,将游艇停到了别人家门口来?中国人还在追求豪车时,北欧人转向了环保的自行车,不过这么富裕的国民总得玩点啥,喜欢水上运动的瑞典人选择游艇有充分的理由。
带有大阳台的公寓楼 窗对面的公寓楼小岛上一排排整齐的公寓楼只有两种风格,现代化设计的宽敞公寓楼和仿古式红砖公寓配套营业用房。我倾向于认为整个小岛是由一个开发商统一开发的,类似于中国的小区,每户公寓都有好几个宽敞而的大阳台,大部分是开放式的,少量被玻璃封闭了起来,但不变的是,每户的阳台都装点了各类花木,大部分都在争奇斗艳地开放着,仿佛每家都在为得到最佳阳台而暗暗较劲。此外,阳台上通常都有户外桌椅,时不时看到一些居民坐在自家阳台上,读书,喝酒,看潮起潮落,日出日落……
沿小岛周围的跑步道跑一圈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清晨,我们沿着步道边走边看,尽情欣赏着由远及近的自然风光,呼吸着能深入肺腑的新鲜空气。水边不时有几只绿头水鸟在凫水嬉戏,白云下,天光云影,分外有情调,让人久久不愿离去。
终究还是要离开的,更有美景在前头等待着我们。今天要搭乘飞机去位于斯德哥尔摩东南海域上的哥特兰(Gotland)岛。温暖的气候加上绵延800公里的海岸线使得哥特兰岛成为瑞典人气最高的度假胜地。从地理位置上看,如同大陆与台湾岛的关系。从斯德哥尔摩去哥特兰大部分人选择坐船,但是从家到码头,加上坐船三个半小时总共要花五个多小时才能抵达。比较而言,花四十分钟搭乘飞机是个省时方案,加上坐出租车去机场以及候机的时间总共不会超过三小时,只是比较贵而已。斯德哥尔摩推出的出租车来回机场固定费用(520瑞典克朗)算是个良心价,比起令人咋舌的市内出租车费很让人接受,况且四个人坐机场巴士也是所费不薄的。
斯德哥尔摩的阿兰德(Arlanda)机场有五个航站楼,但全部加起来也不算大,机场虽小,但一如北欧其他的公共服务体系,干净又高效。大部分乘客都选择自主办理乘机手续,我们没有带行李箱,选择自助后连托运手续也省了,人少排队速度就快,机场内要走的路也很短,从下出租车到登机半个小时就可以搞定,与在大城市的巨型机场里动辄化几个小时搭乘飞机的效率比真有天壤之别。
从飞机的舷窗里见到一片湛蓝的海域时飞机下降了,最后降落在了哥特兰岛的维斯比(维斯比)机场,这是一个更为袖珍的机场,三步二步就走出了机场,这里坐飞机的方便程度与坐公共汽车已相差无几了。整个机场只有两间不分男女的盥洗室,其中一间还是供残疾人专用的。
机场外有一溜出租车在招徕客人,一位出租车司机走向我们,用日语跟我们说早上好,显然他把我们误认为是日本游客了,但我们说来自中国时,他连声说抱歉,说这里很少有中国客人光顾。司机是个很健谈的人,一路上喋喋不休,只是驱车三公里的时间不够他说更多,转眼目的地已在眼前。
一座有城楼和城门的中世纪老城展现在我们眼前,跨过斜放着一只石头羊雕的城门,古老的石铺路透露着其时代的久远。老城内人潮涌动,向各个方向延伸的分径岔路满是饭店、酒吧、纪念品商店等。每家每户尽是鲜花装扮,洋溢着艺术气息。每间商铺的建筑造型各异,其房子的外墙颜色也是五花八门,难得的是组合在一起是如此地协调和美观。
城头有杆大王旗 墙根的自行车 古城的饭店各路景色扑面来,左转右拐皆惊喜。我们颇有刘姥姥走进大观园的感觉,拿起手机拍拍拍,带着尖顶的楼房,连着走道的骑楼,簇着鲜花的花园,铺着艳丽桌布的餐桌,在正午阳光照耀下既光鲜又刺眼。尽管知道这样强烈的中午阳光下是很难获取理想照片的,但谁又能按耐住不拍几张呢?
因其古老又保存完整,尤其是围绕维斯比古城的3.5公里长,已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城墙,维斯比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我个人的旅行经验是,不管某旅游景点如何被宣传得如花似玉,景点本身和服务的差异有时会相当惊人,唯有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是最不容易让人失望的。
鳞次栉比的小房子沿着上上下下迤逦展开的石板路依次排开,整个小镇都是吃旅游饭的,店面橱窗里的商品除了服装旅游纪念品,饭店酒吧散落在大街小巷里,看上去都生意兴隆。我们就这样边走边看,转悠着。突然被眼前一座已废弃教堂的遗迹所震撼,墙倒了,顶塌了,留下的只是当年支撑教堂建筑的柱子和骨架,依稀可以看出当年的雄姿。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St.Nicolai教堂遗迹,曾经是整个哥特兰最早也是最壮观的教堂,可惜毁于丹麦人入侵的战斗中,哥特兰岛曾沦陷于丹麦凡三百年,直到1567年才重新回归瑞典的怀抱。
St.Nicolai教堂遗迹 休闲的游客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军事价值,这个面积为3000多平方公里的岛屿,历史上一直是几方列强的必争之地,曾先后被俄罗斯、德国和丹麦征服。瑞典和丹麦是世仇,长期军事对峙战火连连,在冷兵器时代,对这个有连绵八百公里海岸线的岛屿而言,坚固的城墙是抵御外敌最有效的手段,眼前的城墙就是哥特兰的“万里长城”。前方,浩瀚的海里尽是游艇和帆船,但当年的岛民看到帆影一定是觉察到了来犯的强敌或者是嗜血的北欧海盗。
第一次听说哥特兰这个名字并不是指这个岛屿,而是被称为哥特兰号的瑞典潜艇,曾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先进的常规动力潜艇,其独门暗器是世界上唯一装备不依赖空气推进的发动机系统,这意味着潜艇更不易被发现,比美苏等超级大国的产品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来到维斯比,还想起瑞典生产的据说能彻底隐身的维斯比级巡逻舰,原因是它首创以复合材料取代钢材作为舰体,并大量采用大角度倾斜的造型设计以分散雷达反射波,同时维斯比级巡逻舰还拥有齐全的反潜与水雷作战装备的巡逻舰,一直是各国竞相采购的大热门。下面的图片是从网上下载的。
哥特兰号潜艇 维斯比级巡逻舰瑞典长期奉行中立政策,只以抵御外敌入侵为国防政策。世界上除了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成员外,军事工业最强的非瑞典莫属,一个不到一千万人口的小国,何以有如此强悍的军事工业?这不得不说一说历史上的瑞典曾经何等辉煌。自从脱离丹麦主导的卡马尔联盟后,瑞典的军事扩张曾经让它称霸一方,在瑞典军神古斯塔夫二世(他是反抗丹麦统治,开创瓦萨王朝的古斯塔夫一世的孙子)率领下不断开疆辟土,与波兰的八年战争获胜后将波罗的海纳为内湖,后参加欧洲著名的三十年战争,击败神圣罗马联军,被誉为北方雄狮和古斯塔夫大帝,虽然惯于身先士卒的国王后来不幸阵亡,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瑞典军队仍然大获全胜。
刚刚听完最新一集的晓松奇,大紧总结说:瑞典的崛起除了维京人的血性外,古斯塔夫大帝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了义务兵役制才使得军队战斗力暴增,对此结论我持保留意见,虽然比昔日的雇佣军制更有凝聚力和荣誉感,但历史上后来采用义务兵役制的其他国家还是胜负参半。但是,瑞典民族的确是个识大体,懂进退的,结束三十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合约”遂成为欧洲从中世纪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转折点,瑞典还首次确立了国家间“国家主权平等,领土主权”等现代国际准则,使得欧洲加速进化成现代国家的雏形,当时的中国正是清兵入关后开始统治汉人,是朕即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年代,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在理解这些国际准则方面已落后西方两百多年了。
如今的哥特兰和整个北欧一样,硝烟早已散尽,老百姓对战争完全提不起兴趣,想的是做好中立国,如何成为和谐的小国寡民,保障好民生,今天的哥特兰是瑞典老百姓从事水上运动的乐园,是他们的度假胜地。
附近另外一个教堂遗迹规模略小,但保留了更多的断壁残垣,居然还有楼梯可上,我也想上楼探个究竟。没想到在很窄的楼梯上有一个男童挡在我前面,他可能是有点怕了,居然用中文大叫妈妈,原来是个中国孩子。我鼓励着孩子继续未完成的攀爬,终于,成功让他格外兴奋。返回门口,孩子的父母在等着孩子,攀谈下,原来这家游人来自四川,此番旅行已经在维斯比住了三天了,特别喜欢这个古色古香的老城,孩子经常来爬楼梯和城墙,一家人乐不思蜀。
中世纪遗迹 遗迹花园逛累了,也饿了,该觅食了。走到满是饭店的小广场,家家都把桌椅整整齐齐地放在户外,由一段彩带区分各店家的界限。其实不同家餐厅都有其鲜明的色调风格特征,光看桌椅的色系也不会搞错。阳光下,室外用餐是爱好户外生活的西方人的最爱,我们也找了家人气旺的饭店,服务员把我们引到户外的座位,而我们却怕晒,选择了靠近大阳伞下的位置。坐定看菜单,大家都傻眼了,跟哥本哈根或者斯德哥尔摩等大都会的饭店不同,这里完完全全只有瑞典语的菜单,还有不知道哪里来打工的服务生,说英语时口音较重。无奈中,只能边比划边解释,在双方都用外语的艰苦条件下点好了菜。
餐厅 号称世界第一的冰淇淋店等餐的时间很长,完完全全是休闲生活模式的节奏所致。好在我们并不赶时间,一边闲聊,一边看看来自四方的客人。这个岛的客人无疑以瑞典人为主力,如果外国客人的比例上升了,精明的商人一定会推出双语菜单方便游人的。以小镇的客流规模和基本上满座的各家饭店观察,瑞典人的度假文化(当然首先得有钱有闲)极大地推动了内需消费,光一个号称供应180种口味冰淇淋商店门口排成的长龙就可见一斑了。
上来的午餐摆放得很漂亮,味道尚可,啤酒要点赞一下,相对于斯德哥尔摩的高物价,这里40克朗一杯的啤酒真心不贵,不过要一杯白开水却收10克朗。在阳光下吃饭很有味道,不过我们不具备西方人那样短袖短裤,露着大部分的身体长时间在紫外线下暴晒的能力,吃完了并不敢久留。
城楼与新房子密不可分 从公寓的出口往外看奇怪的是,在哥本哈根及斯德哥尔摩街头随处可见的流浪汉和乞讨者并不在这里出现,多的是卖艺人。傍晚起,街心广场的卖艺人纷纷上岗了,弹琴的,吹奏的,扮雕塑的各显神通,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尤其是孩子们,都显然很亢奋。一位喷漆画家是最吸引人的一位,但见他口戴防毒面具,跪在地上作画,周围被游人围得水泄不通,又是儿童居多,我儿子也是其中一员,被画家的作品和作画方式深深地吸引住了,再也不肯挪动半步。我们则四处转转,领略小镇的如画美景。
喷漆画艺术家 儿子买的宝贝画不知不觉中,已是晚上九点半,高纬度的城市此刻正上演着醉美的落日献礼,晚霞的余晖铺洒在一幢幢彩色房子的墙上,天水相连处,红霞万丈,火焰般的太阳正在慢慢的沉入海之尽头,天之尽头。不少游人们在拍照,但似乎都不愿说话,静静地欣赏着美好的落日奇观。终于,太阳沉入大海,天边不再有阳光,然而天空的蓝依旧,跟漆黑相去甚远,城市终于华灯齐放,小城是个不夜城,喧嚣声、音乐声、笑声依旧,夜生活正式步入下半场,而经过长途跋涉的我们一家人却想去休息了。
晚霞映红了小村庄 落日余晖儿子还在观看画家的表演,他也想要买一幅回家挂在自己的房间里。我提醒他旅途遥远,携带不易,终于忍不住目睹他失望的眼神,同意他订购一幅。有一幅他很满意的作品终于问世,遗憾的是这次画家用的是硬板图画纸,这让千里迢迢带回家而不折坏几无可能,看着孩子再次的失望,画家说可以用适合卷起来的软纸帮他重新画一幅。画家的技艺很纯熟,画风是山水加入太空元素的极富想象力的作品,不到半小时,一幅让儿子满心欢喜的作品完成了,终于他呵护着油漆未干的新鲜作品回家了,此时已是月明星稀的午夜时分。
穿越时光的老城,前朝如梦中
大海,城墙,芳草地上夕阳红
不再有断肠人的天涯,人头攒动
富足又祥和,亘古不变的教堂晚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