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论·摄影》
第四季~第47篇
图:萍
文:毕屹
《抓住特色,让故乡的原风景,与众不同》
对故乡的情感,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情感。尤其是我们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对故乡的眷恋都很难改变。
那里的山川河流,是我们对大自然的最初体验。那里的特色美食,已在我们的胃中占据了永久霸主的地位。
而摄影人的镜头,也最容易拍摄自己的故乡,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故土难离,那最熟悉的环境便是他们镜头中最主要的表现场景。
今天和朋友们分享的这幅作品,就来自萍老师对故乡风景的热情颂扬。
这是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的沾益海峰湿地公园,天蓝水美环境迷人,有着“云南小桂林”的美誉。
抬眼观望着那蓝天白云下错落有致的山峰,低头轻抚着如宝石蓝般清澈的水面,深呼吸,只觉得一股清新的气流沁入心脾。
还等什么,这么美的风景还不拍照,让这故乡的山山水水在朋友圈中分享,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这如仙境般的天堂。
大概是作者急于将这些美景收入镜头之中,没有过多地考虑眼前所出现的元素的取舍,便全都框入了画面。
可能作者认为,这眼前的几块突出水面的岩石很有特色,如同大海中的几座小岛。
但可惜这层意思表现不佳,因为从整体来看,这几块水中的岩石是作为前景出现的,目的是要让画面有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
只是选择的前景岩石过多,至少有5个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且分散,且呈弧形。这样就干扰了观众的视线,不知作者是想表现前景的岩石,还是远景的山峰。
所以,我建议,将镜头拉近,即放大倍数,只选一块岩石作为前景,并且将焦点放在远处的山峰上。这样,前虚后实,既有立体感,也把山峰作为主体给予了突出表现。
当然,视角或者说机位还可以再高一些,把手机举过头顶,让过那些岩石,直接拍摄湖泊、远山和蓝天。
如果这样也难以回避那些岩石,那就干脆换个地方拍吧,总会有合适的机位拍摄出干净、简洁的画面的。
(注: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我的构图建议,在原图基础上做了两种裁剪尝试。
第一张是横构图,去掉了前面所有的岩石,但因为下面的湖水面积过小,显得有些局促。实际拍摄时,可以多框入画面一些湖水。但最终效果,估计也较普通和平淡。
第二张是竖构图,即不回避那些突出水面的岩石,找一个较有特色的作为前景,旁边的岩石仅显露一点,防止一块岩石有孤单和突兀之感,从而也增强了前景的平衡效果。
而其他元素也得以保留,并有一定的表现,使得作者的标题《故乡的原风景》的独特性得以展现。
这些构图和裁剪方法并非最理想形式,只是提供一种创作思路,以备今后拍摄时加以注意和有所参考。
相信作者可以创作出,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故乡的原风景。加油!)
*** *** ***
摄影师简述:
标题《故乡的原风景》
作者:萍
器材:vivo x50
说明:2021年7月的一天,朋友相约,我们驱车前往沾益海峰湿地游玩。傍晚时分,当夕阳西下,落日倾洒下来的余晖,缥缈、轻柔,像是给海峰湿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色轻纱,在蓝天白云,天水一色映衬下的海峰湿地,朦胧间更别有一番滋味。
我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逐将此景定格镜头里,也让我无不感叹,日出日落时光流转,看遍山川湖海,最美的风景就是眼底家乡温暖的底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