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哲思
《心灯》(二)读书笔记 22—①

《心灯》(二)读书笔记 22—①

作者: 已未晓 | 来源:发表于2021-03-19 01:58 被阅读0次

佛教里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双盘是金坐,单盘是银坐,散盘是铁坐。双盘最好,容易入定。从科学的角度讲,双盘的时候,气血容易往下沉,气沉得越好,力量反弹得也越好。

而且双盘的时候,双腿内侧的大动脉被压住了,气血无法往下走,只能往上走,越往上走,脑和胸腔供血供氧就越足。如果不盘腿,气血下去后就不容易完全反弹上来。所以大家要尽量盘腿,刚开始练盘腿可以先练单盘。

问:怎样看待中医和西医?

        如何全面的认识人体隐性与显性的生命规律?

      如何将中医与佛法结合起来?

师:西医进入中国还不到一百年,在此之前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都是采用中草药治病,能把病治好是事实。中医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很多西方国家的人到中国来学习中医,包括中草药的使用,以及针灸、推拿、艾灸等。一个民族只要有文化就不会灭亡,民族文化一旦被毁灭或被外来文化所取代,这个民族就不复存在了。

西医是通过解剖学来认识人体的生命规律,但解剖的是尸体,解剖尸体是不可能真正认识人体的生命规律的。因为人的体内有经络,而经络只有当人活着的时候才有,死后就不复存在了。

中医的经络学认为人安静到一定程度时,经络会打开。经络里面运行的既不是气也不是血,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而是人体的生命能量——精、气、神。用化学术语来表达就是热、力、光(通过修炼可以使身体的精气神变为热力光),用物理现象来表示就是冰块、水、水蒸气的概念。

人体的经络就相当于树叶的主茎、侧茎和微细的侧茎,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只有在静坐时才看得见。

中医理论,包括经络、穴位,都是古人在极静的状态下亲身验证和总结出来的。所以,要认识人体的生命规律,无论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除了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自己通过修行亲身去体证。这就是中医与佛法修行的联结之处。

过去无论是道士、和尚还是其他修行人,都是远离尘世在山中修行。在山上有时候也会生病,不了解身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是无法修道的。所以,出家人都懂医,一个修道的人可以说是一个通达医术的人。中医理论和医术是有区别的,医术是实战经验的结果,无论医术还是医理,都要拿自己的身体去验证,单凭信仰的力量是不够的。信仰只是一把入门钥匙,进门后还要靠身体力行,以身验证。

中医大致由三大块组成:佛教的佛医、道教的道医、民间的民医,这三者合起来统称为中医。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学到某个阶段,也要去学习民间的中医和道教、佛教的中医。过去的修行人经过亲身验证,把自己在整个修行历程中的体验和感悟总结出来。其中就包含了中医的理论和医术,所以传统的中医与修行是密不可分的。

打坐的人都懂得调姿势、调呼吸、调意念,这基础的三调做不好,坐上二十分钟就会胸闷、心烦。呼吸、姿势没调好,气血就会受阻,气就会沉不下去。三调做好了,气血充足了,身体里面畅行,眼前就会发光,就能看到身体各个穴位所泛出的白点。

每一个白点就是一个穴位,穴位畅通了,全身各条经络就会串联起来。精气神就会在其中更好地运行,人就会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人也会越来越有智慧。所以任何事情都需要实践,光看书,学习理论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相关文章

  • 《心灯》(二)读书笔记 22—②

    问:什么是相应?如何确认谁是自己的根本上师并与之相应呢? 师:我们在拜佛菩萨的时候,由于佛菩萨的名号不同。我们会感...

  • 《心灯》(二)读书笔记 22—①

    佛教里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双盘是金坐,单盘是银坐,散盘是铁坐。双盘最好,容易入定。从科学的角度讲,双盘的时候,气血容...

  • 《心灯》(二)读书笔记 22—③

    问:《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都空了,何来的照见呢? 师:照见是在五蕴未...

  • 《心灯》(三)读书笔记 22 ①

    无论在世间还是出世间,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要想做成一件事,都是要有方法的。方法不是事情本身,方法只是一个工具。 法门...

  • 《心灯》(三)读书笔记 22 ③

    修行的方式有很多,本质只有一个;“道”只有一个,路有千万条。道是没有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之分的,它是一成不变的。无论...

  • 《心灯》(三)读书笔记 22 ②

    我执就是自我意识太强了:你们都是错的,我才是对的,你们都应该接受我的观点、我的理论,听我的。我执重的人,一切都是以...

  • 《心灯》(三)读书笔记 22 ④

    明心见性之后还是有习气的,并非明心见性之后就大功告成,再也没有习气了。只是明心见性之后,你才知道自己的习气在哪里,...

  • 《心灯》(二)读书笔记 7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禅七何时结束 无论修哪个法门,都必须用心修,所谓的法,不过是用来对治身心而已。 ...

  • 《心灯》(二)读书笔记 10

    要想进步,除非有强大的悲心和愿力,否则很难超越自己的恶习。只有自律性、警觉性极强的人才能做到不二过。 如何当领导 ...

  • 《心灯》(二)读书笔记 17

    打开自己的心量、把自己的承受力培养起来,让自己的心量和承受力像佛一样。 理想和欲望的区别 佛法讲的正信就是无所求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灯》(二)读书笔记 22—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jp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