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剖析有效人际关系心理
一生的课题——爱自己《非暴力沟通》学习实践(4)

一生的课题——爱自己《非暴力沟通》学习实践(4)

作者: 弯豆 | 来源:发表于2016-07-06 17:02 被阅读101次

一个胆小的女孩住在我心里好多年:

同学:XX明天考试坐我旁边啊!你懂的。

我:哦好。

(我这么胆小,你真的好意思吗。)

同事:XX这块你比我熟悉,你来做吧。

我:哦好。

(你又不给我加班费。)

朋友:XX我信用卡刷爆了,借我200块饭钱吧,下周发工资给你。

我:哦好。

(我也是下周才发工资呀。)

老板:XX......大概是这样。

我:哦好。

上司:下周能完成吗?

我:能。

((⊙o⊙)…可我明明觉得这个方向有点问题。)

“妈妈我真的有点累了。”

“你为什么不拒绝呢?”

我忍不住哭了:“我真的不想让他们失望......”

如果我们习惯了把自己视为一个工具——充满各种缺陷的工具,自我憎恨还令人奇怪吗?

越是忽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要,越容易把别人的拒绝视为指责,一点点不完美都会使我们陷入自我憎恨的情绪中。所以我们害怕被拒绝,也不敢拒绝别人,哪怕是合理的要求都要小心翼翼地说出来。

想象一下,一个畏缩拘束不敢看你眼睛的同事请求你帮忙,一个在聚餐中听到不好笑的段子也要呵呵大笑,每个人说话都要微笑回应的姑娘,你会喜欢他们吗?

如果我们不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是由于自我憎恨并改变行为,我们向对方表达的任何友善、体贴都不再那么诚挚,一旦人们意识到我们行为背后的羞愧或内疚,他们也不会欣赏这些行为。

那要怎么做?

1、别再对自己说“我应该”

在我们的语言中,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用它来打击自己,这就是“应该”。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样做,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忽视了内心的感受和需要。“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不甘心、不愿屈服。

2、自责的时候立刻问自己“我有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的天性已经被教育、社会环境压抑到扭曲,让自己专注于感受和需要真的太难了。

3、自我宽恕

回忆那些让你不断自责的行为,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那样做?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无论这些行为是否能达到目的,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观,只是我们不愿意去听罢了。

听到自己的心声,我们就能发现心灵深处的需要,也可以原谅自己,尽管过去的选择和行为不理想,但它也是为了实现内心的渴望。

爱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包容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对过去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

为什么我不敢拒绝?我恨自己如此懦弱!

承认吧我没有那么伟大也不是上帝,我不可能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并满足他们的需要。

我害怕,别人会对我失望,我不能原谅自己的不完美。

我害怕,拒绝之后他们不会再来找我,我不能忍受孤独。

我害怕,拒绝之后,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也会拒绝我。

当我被拒绝的时候我会想:他一定不喜欢我,他一定对我不满意。所以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如果我拒绝了别人,他们也会这么想。

这一切的根源在何处?我有什么需要没有被满足?

因为我这一生都活在别人的评价中,我需要别人的赞赏和认可。生命中重要人物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成为我的价值观,我在帮别人实现梦想。(3号人格也太悲情了点。)

好了我原谅自己了,这并非懦弱无能,我最需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支撑点,找到发自内心热爱的事物。

4、不做任何无趣的事

这也太任性了!

等等等等,我可没让你裸辞之后去看世界!只是让你用“我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做”,不再感到沮丧或愧疚,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自我、他人健康成长的需要,即使艰难枯燥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如果我们是出于义务、指责、恐惧、羞愧,即使是感兴趣的工作也会变得枯燥无味。再次证明了KPI是个多鸡肋的东西,至少在创业型团队中。

第一步:列出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情,审视这些清单

第二步:列好清单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是因为你选择了它们,而不是因为不得不做,每一项前面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上期答案:

1.(否)

甲:我又迟到了,我真的是没救了。

乙: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别太严格要求自己。

乙是在安慰,他可以说:“看起来你很失望,你希望能够信赖自己是吗?”

2.(否)

甲:你以为就你知道的多!

乙:只是恰巧在这方面比你知道地多一些而已。

乙在纠正、否定,他可以说:“听起来你很不耐烦?你希望每个人的意见都能得到倾听?”

3.(否)

甲:你从来都没把我当回事,如果不是我,你能有今天?

乙:你怎么能这么想?

乙在辩解,他可以说:“你好像很失落,你希望得到欣赏和肯定?”

4.(否)

甲:想到我儿子就来气,经常逃课打游戏,还跟我顶嘴。

乙:男孩子嘛,淘气一些也正常。

乙将自己的想法反馈给对方,并没有用心倾听,他可以说:“听起来你很生气,你希望儿子乖一些?”

5.(否)

甲:我怎么能这么胖,我都不敢照镜子了!

乙:也许你可以办张健身卡,试试练瑜伽。

乙在提建议,他可以说:“你好像有些讨厌自己了,你很看重身材是吗?”

6.(否)

甲:你的表现真让我失望,我本来指望你们部门上个月的销量能翻番!

乙:我知道你很失望,但上个月我们部门请病假的人很多。

乙在辩解,他可以说:“你看起来很失望,你看重工作效率是吗?”

实践

1、有哪些行为让你一直愧疚、自责,无法原谅自己?回忆一下并倾听心声:“我有哪些需要没有被满足?”

2、列出你最讨厌做却不得不做的事,审视这些清单,在每一项前加上“我选择做”,深入理解行为的动机,将句式变为“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

3、你认为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都有哪些呢?

————自虐计划继续,为了克服我的懒癌和拖延症。欢迎对心理学觉得懵逼、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监督我。加我为微信好友fly49445222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生的课题——爱自己《非暴力沟通》学习实践(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mk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