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书
201812-20 周四 晴 4❤
图|网络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当医生的父亲说绝不让孩子以后长大了当医生,当老师的母亲说等孩子长大了一定不让他当老师,当农民的父母说孩子无论如何,你以后绝不能当农民。
爱子之心静书可以理解,毕竟自己曾吃过的苦,不希望下一代孩子还要在经历。
说到底,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件事情是容易的,没有哪个工作是只有快乐没有忧愁的,也没有哪项职业是不需要拼尽全力的。
每当有人羡慕静书的工作有那些种种的好处时,或是自己在工作烦躁,疲惫时羡慕他人工作如何轻松自在时,我都会想起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的句子“生活就像一座围城,里面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近两年的流行语当中,有一句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虽然更多时候我们会告诫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过好自己的人生,没有必要和谁去比较。但无论谁都没有办法活在真空当中,我们免不了会和人聊起今天穿了什么衣服,明天要去哪儿玩儿,后天自家的孩子又在学什么才艺?
或者我们人活着的每一天,被比较或者在比较之中,可能是难以避免的情绪吧。静书个人认为最主要的事比较之后呢?在自己处于优势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反之,如果比较之后自己不如又该如何自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缺点才是人,有波澜才叫经历,有风雨方知宁静的可贵。
图|网络时代不管怎么改变,人们追求自由,幸福,安定的心却始终不变。如若生活真的是一座“围城”,那么实际上也应该有两种解释。
第一个解得是“围”,从消极方面来说,他会阻挡我们的视野,妨碍我们向前迈出的脚步,将我们困在其中无法得到自由。
他可能是有形的,有可能是无形的,有形的来说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对上要承担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对象负有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我们会需要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相对固定的收入,也相对会多了束缚。
这个阶段的人会让我想到咱们中国传统中“老黄牛”形象,他们任劳任怨,他们始终勤勤恳恳的耕着自己的地,他们总是默不作声的竭尽自己的全力,其目的仅有一个:家人的安稳。
为此他们心甘情愿的被困在这座城里。
再来解“城”,从积极方面来说“城”即城墙城池,它意味着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狂风暴雨来时会被保护。它提供给了人们一个相对安全的居所,或者住在城里的人看不到远处更多更美的风景,无法体验那些奇幻的旅程。然谁又能说平凡普通不是一种幸福呢?
过去的老人,曾一辈子也没离开过他出生的那个村子那座县城,他们一辈子本本分分与土地相伴,于山林为伍,他们生儿育女,他们守着自己的家园,敬畏大自然。
在我们看来,那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但或者他们从来不曾失望过对那样的生活,也从来不缺乏幸福感对那样的日子。他们甚至比我们这些所谓现代人都市人生活的更加的平和而胸怀广大。
自由是心底的一种力量,围城还是幸福城相信每个人心里自有判断,出去还是进来脚也完全在自己的腿上。
不管是世界这么大你该去看看,还是熟悉的城市也有风景。静书个人来说,还是要有一座城吧,他是我们的铠甲,远方的风景固然也是要去看的,等到疲了累了你会知道心里还有个家,无论何时你不会忘了回家的路。
有人说过,乡村是城市的根。也有人说过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陶渊明的诗中也有云“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最初的人们拼了命的从农村来到城市,为的是去体验更加快捷多彩的生活。如今的人又多了能够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期盼,或者生命就是这样一个永无止境的轮回。
城里城外皆有风景,出来进去皆为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