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穿越越时空,给世界的锦囊
——读《孔子,人能弘道》 有感
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方能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生都在做的事就是如何让这个纷乱的礼崩乐坏的世界恢复秩序。
孔子以仁德为本,坚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坚信“尽人事而听天命”。在孔子这里,不再只是听从外界的命令,而是从人自身内部现示出他的力量。儒家的“天人合一”,是指通过人的积极参与来创造万物的和谐,它伴随着一种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倡导人们要有责任感,要让天道彰显,而不是等着天道来谴责我们。在庸常的人生中体现出至善,将有限的人生拓展出永恒,显示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气魄与担当。
对孔子而言,他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肯定人的内在价值,宣扬人的积极进取精神。他是古代最强调理想的人,希望人成为更好的人,社会成为更好的社会,是最早重视个人愿景的人。
与此同时,孔子也“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做到尽人事,尽自己最大努力争取,做好自己能掌控的部分,但也安守天命,不强求,不妄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是孔子穿越时空,给世界的锦囊。告诉我们,人生不重来,尽人事,听天命,不与人斗气,不和人相比,看惯命运起落,懂得祸福相依!凡事能成则乐观其成,不成亦随遇而安!万物静观皆自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