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大乱斗6秦晋之好
晋献公撒手人寰,自己安排的身后事都无法保障,人亡政息更无法避免了,这也是尾大不掉的时代悲剧所然。逆流而上也许会建立一番功业,但想要改变一个时代那真是难上加难。先是原太子党人里克杀了新主和顾命大臣荀息,晋国权力出现真空,公子夷吾(晋惠公)想入主晋国给妹夫秦穆公和里克一人画了一张饼,接着就把那两张画的饼收回来了。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称霸的野心,只不过每个霸主的道路不同罢了,其实晋惠公走的是远交近攻的路子,估计他有一套和李唐王朝同样的发展计划,只不过你把秦国作为假想敌也好、真实敌人也罢,齐桓公是干预不了的,因为那个时代的霸主不是东西帝并存的战国时代,干预的范围也有限,主要是晋惠公没有人道主义精神,打仗归打仗,外交政策发生改变可以找很多借口啊,不一定非要在借粮这个问题上得罪邻国,像晋襄公那样披麻戴孝地袭击秦兵就是个好时机!春秋的君主没有皇权社会的皇帝那么潇洒,手下个个都是土皇帝,万一内外勾结自个儿就成光杆司令了,所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就非常重要!晋惠公过河拆桥让晋国的国际形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后来秦晋合围郑国时烛之武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国退兵。
晋惠公成也秦国、败也秦国,虽然他修正了老爹的亲秦国策,能捡一条命回来也是他老爹联姻政策造的福。贵族往往是一代不比一代,晋怀公没学到乃父的优点,缺点却是青出于蓝,那么好一个秦国媳妇都没拉拢住,对秦晋之好的国家政策一点都不支持,所以晋怀公政权只维持了一年。不过晋怀公不重视笼络秦国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自己外公梁王被秦国灭了,也许还是有那么一点家仇的因素在里面吧!
庆郑这样的人在后世简直凤毛麟角,他当初拒绝执行破坏秦晋之好国策是尽人臣之道,后来等着晋惠公来杀也是尽人臣之道,真是士人的楷模。而晏子对人臣殉君定了一个标准,国君死社稷,臣子就该随他殉国;国君如果是被色字头上那把刀杀死的,臣子就没必要去为他陪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