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有两部看似“不明所以”的以长镜头为特色,为噱头的两部影片获奖,
甚至一度封神,一部是导演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
另一部则是更传神的毕赣导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
之所以毕赣导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更让人唏嘘,
不仅仅因为这部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一种关注单元的提名奖,
不仅仅因为女主是汤唯,还有老戏骨张艾嘉作陪,
更是因为2015年毕赣导演上映过一部让人确实能够赞一声“好”的作品——《路边野餐》。
豆瓣上将近10W人给出7.8的高分。
导演毕赣更是因为《路边野餐》获得了第52届金马奖的最佳新导演奖,
而这部电影,只是这位年轻导演的处女作,真是一鸣惊人。
此时,毕赣仅仅24岁。
在《地球最后的夜晚》获得提名奖之后,刚好看到一篇关于毕赣导演的个人“大实话”版本介绍。
说毕赣在19岁获得学校最佳影片之后,便在手机上输入自己的理想:
“24岁要拍出最好的电影。”
并且还旁若无人的说道:这叫理想。
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是毕赣导演亲口所言,这篇介绍中甚至说毕赣谈及其他电影的时候,
说道:我要与一切电影为敌。
那这部电影我们看到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毕赣同意了好的创作不仅仅是背对观众的,并且是赤裸的,这是交易。
好的,这个时候,关于《地球最后的夜晚》这部电影我们大概能够确定3点了,
1.看不懂;2.跟其他电影都不同;3.长镜头,巨长。
“我就是我,要做不一样的烟火!”
来看看豆瓣前排小伙伴是如何“鉴赏”这部封神的电影?
“如果通过镜头长短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导演能否载入史册的标准,我们家门口的监控录像可以拿奥斯卡了。”
“他们花了钱,还花了精力,看了一部烂电影,还被人侮辱说审美低下。”
“看了这个片觉得以前自己没看过长镜头……彻底跪了。终于想到一句合适的评论了:杨索都得让毕赣三分。”
(大量超长镜头的运用,杨索的影片中经常出现一些长达数分钟的长镜头。)
《地球最后的夜晚》上映3天,猫眼电影给了3.1的评分。
猫眼电影以票房冷热作为判断评分标准,3.1这是票房冷到结冰了吧?
在元旦众多档期来看,《地球最后的夜晚》确实处于劣势,
可是仍然获得了2天2.75亿的票房,也不由得让人宣发真的做得厉害到不行,
钱就真的这么好赚?
看完《地球最后的夜晚》懂得了,
原来拍一部让大家都看不懂的电影,可以叫做好创作。
原来拍一部大家都看不懂的电影,也可以票房不错。
原来拍一部让监控摄像头都感觉羞愧的电影,还可以拿奖。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文/编辑:小青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