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使人进步。这是一个朴素的真理,但逻辑前提是肯于和善于接受批评。
自我批评呢?则是自己鞭策自己进步。曾国藩作为一代“成事大师”是很善于自我批评的,其日记中有言:“言物行恒,诚身之道也,万化基于此矣。余病根在无叵,故家内琐事,今日立条例,明日仍散漫,下人无常规可循。将来莅众必不能信,作事必不能成。戒之。”这就是说,言之有物,行之有恒,是至诚立身的根本,所有事情的变化都以此作为基础。我的缺点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决断,所以家中各种琐事,今天立个条例,明天仍旧散漫随便,仆人们没有固定的规矩可以遵循。日后管理众人必定不能使人信服,做事也必定不能成功。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
曾公这则日记,可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明确规律,即“言物行恒,诚身之道,万化基于此”——言之有物,行之有恒,是立身之道,成事之基。这是无可辩驳的铁律。其次则是以“家庭管理”为例(反例),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批评,来充分验证“言物行恒”的真理性和重要性,即做不到“言物行恒”,则“莅众必不能信,作事必不能成”。可以想见,亦可以实践确证,言之无物、行之无恒的人,谁能信服?又怎能成事成大事?所以,曾公最后坚定于两个字:“戒之”——戒除言之无物、行之无恒。
我要引申而说的是,做人做事没有坚定性,能够成就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