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清心静

作者: 灵瑞茗缘 | 来源:发表于2024-09-28 14:36 被阅读0次

今天继续品读《清静经》的内容,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简单翻译一下:一个人的精气神喜好清宁,但是这个人的内心却要干扰清宁。一个人的内心想要安静,而这个人额欲望却牵引着他的心没法安静。一个人时常能够排遣心中的欲望,那么这个人的心自然就能够安静。一个人能够让自己的内心清楚明白,那么他的精气神自然就能够清宁。那么这个人自然就不会生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欲望,消灭贪、嗔、痴三种毒恶。

因此不能做到的人,就是因为心里不够清楚明白、内心的欲望没有排遣罢了。能够排遣内心欲望的人:从内观照自己的心,好像这心不存在一样。从外观照自己的形态,好像这形态不存在一样。从远处观照一个物体,好像这物体不存在一样。当心、形态和物体这三个东西都能领悟的时候,就唯独见到空。观照空的时候后同样没有空,空里面也没有所谓的空,所谓的空既然没有,没有也就是没有,没有既然是没有,那么内心就能时刻保持清静。

读后感:这段话我感觉是全文的精华所在,告诉我们一个人内心不清静的原因就是自己内心的干扰和欲望的滋生。想要让自己恢复到清静的状态,就要让自己的内心悟到空性,排遣六种欲望和三种毒恶,这样才能够让自己保持神清心静。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察觉自己内心的变化,领悟到一个事物的成、住、空、坏四个阶段,然后呢在空性上要多加参悟,让自己的内心不会因为一件事情的起落而随之改变自己的心境,而是时刻保持一颗如如不动的清静之心。

并且文章中还从内、外、物体三个方面来阐述空性,让我们更加直观的领悟到空性的存在。既然都是空性的,那还有什么好执着的呢?保持内心的清静,不因外境的变化起波澜就对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各位书友的一路陪伴与鼓励,愿你们心想事成,样样好!

相关文章

  • 春分

    独立不改 周行不怠 寂寥无声 时逢春分 阴阳平衡 心静神清 天地皆归

  • 心静神安

    心静神安

  • 养神决

    神为心所主, 养神必先养心。 心静则神安, 心动则神疲。 心为神所主, 养心必先养神。 神安则心静, 心动则神疲。...

  • 孙正明诗词集 6

    水调歌头-述怀 文/孙正明 田园有野趣,山水亦清妙;独步竹林花丛,心静无烦恼;气爽神清观书,焚香品茗抚琴,自在心逍...

  • 天净沙. 流连

    山深树茂湖平。水清纹细风轻。日照黄薄绿重。天光云影。置身心静神宁。

  • 香与诗的邂逅,静美油然而生,从此伴你永生永世。(二)

    从闻香而品香,由品香而悟道,闻香悟道,修行之人(走在佛、道、神路上的修炼者)通过沉、檀香气使其心静神清,开启对佛、...

  • 心静自然清

    很有意思的两幅图,同音同形不同义,一幅意境圆融黑白分明,一幅纷繁复杂了无头绪,究其根本,心境使然。 人生就是万丈红...

  • 心静耳根清

    兮夜对白凉 清晨喝碗汤 独自尤一人 还为莲海棠 娟中何为雨 只为清萘湘 我为独旧境 耳根心静清

  • 心静即清

    心中无怨,人就不会生气;心中无恨,人就不会生病,无怨无恨,才是最好的养生。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心声;心清了,才能...

  • 心静则清

    最近真是太懒了呀,又到了第四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了。我们吉艺七闲制定的每周一画,每季度一创作的作业,我还没有完成。 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神清心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zl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