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们抱着还不会说话的娃娃时,总会指着某样东西说:"宝宝看宝宝看,这是杯子,这是筷子,那是房子,那是车子……"
宝妈们牵着刚上三年级的孩子说:"走,妈妈带你买本《好词好句》去,挑本你喜欢哒!"
前者是自然习得,后者是刻意积累。自然习得的张口便用,不过超过个体感知觉范围的词就无法习得;刻意积累的记得又快又多,不过容易范"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的毛病,就是我们常说的"死英语"现象。
其实《好词好句》更可怕的害处不在这儿,在于:孩子们面对真实、复杂、生动的生活现象,不会用心体会世界,而是情不自禁地在脑海中搜索以往背下来的好词好句来表现。不是选择合宜的词语、创造恰切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生活的觉察,而是直接搬用积累的词汇,套用别人的表达来应对眼前真实的生活。(引自《写作教学密码》项恩炜篇)
以一个作文老师的角度来看,比较认同自然习得词汇。至于它的感知范围有限的缺点,现在是信息社会,能一定程度得到弥补:一个词对着一张网络照片。比如,敲下关键词"鹅蛋脸"和"鹅蛋"。
另外,自然习得词汇对于写出具体生动的句子也很有帮助。
比如,写水"清"的时候,不在是孤零零的一个"清澈"或者"清澈见底",孩子们会下意识回忆起自己的经历,然后写:呀,好清的水,竟然能看到水底的淤泥、石子、落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