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把他教育实习时批改的一篇初中生作文拿给我看,讲它有"戏说"的味道。我划去和改动第一段几个词语后问他现在还有"戏说"的感觉吗。没了,他回答。
现把原文第一段呈现:都说卫家山出美女,这不,又出了一个美人儿。这个美人儿二十来岁就嫁给了同龄的祥林,因此,大家都叫这美人儿祥林嫂。
改之后:卫家山多出美女,又出了一个美女。这个美女二十来岁就嫁给了同龄的祥林,因此,大家都叫这美女祥林嫂。
我把"都说""这不"删去,带儿化音的"美人儿"改成现代人常用的"美女"。
朋友来了兴趣,问我原理是什么。
我给他讲,用词好比穿衣,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居家时穿休闲服,正式场合穿西服。要是哪个人偏要反着来,居家穿西服,正式场合穿休闲服,会被人笑话的。因为,在某一场合大家长久以来都这样穿了之后,这些本来都只是保暖遮羞的衣服被我们人为地赋予了"休闲""正式"的意义,以至于就是单单看着衣服不穿它脑子里都会产生"休闲""正式"的感觉。
用词也一样,"都说""这不"和儿化音都是很口语的话,还自带浓浓的"戏言"味道,因为他们常常出现在口语和说书先生的口中。
这启示我们,中学生要是想有意地培养属于自己的文风,可以先从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并把它们用在自己的作文里开始。可以是颜色词——赤橙红绿青蓝紫,可以是拟声词——霹雳哗啦吱吱呀呀,还可以是富有画面感的动词——抛举弹指踢蹬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