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a176f8402d60e11b.jpg)
昨天我们聊了田氏齐国的第三位君王田午,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扁鹊见蔡桓公》中的主角蔡桓公,而“讳疾忌医”的这个成语也是因他而来。
其实,在正史上,田午的完整谥号为“孝武桓公”、“田齐桓公”,单字谥号为“桓公”,因与我们春秋时期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重名了,故史称其为“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
那么,在《扁鹊见蔡桓公》中,我们为什么又称其为蔡桓公呢?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区分,避免与姜齐的齐桓公混淆,而韩非在《韩非子·喻老》中也将田午称为蔡桓公。
另外,田午被称为蔡桓公,这里的蔡,指的并不是蔡国,因为在春秋时期蔡国就已经被齐国吞并了,这个蔡指的是当时齐国的一个政治中心名叫上蔡,而田午在上位之初曾在上蔡这个地方经营并壮大自己的势力。
后来,他迁都上蔡,并在那里设立了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人才荟萃,彬彬大盛。由于他在蔡地的这些经历和成就,人们开始称他为蔡桓公。
蔡桓公在位十八年,这期间,为了让齐国崛起,他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而其中最有名的一项改革措施就是建立“稷下学宫”,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在战国中后期为齐国孕育了大量的人才,为齐国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6dca3ee6df62f707.jpg)
稷下学宫的建立,吸引了当时众多学者和思想家,这一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涌现,为稷下学宫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同时也为齐威王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而历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如李斯、韩非子等,都毕业于这个学校。
由于在齐废公时期田齐就陷入长期的诸侯战乱,并多次战败。田午弑君自立后,敌国又多次入侵,且在田午上位之初,齐国是屡战屡败。
为了尽快摆脱战败的危境,对内,田午着手整顿吏治,并设立稷下学宫,使其成为齐国日后的人才市场;对外,他奋力抗争,并积极主动对敌国发动反击。
可以说,田午在位十八年,战火未曾熄灭,因为他多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使得齐国转危为安,得以摆脱屡战屡败、被动挨打的颓势,待到田午在位后期,齐国已经有了崛起的迹象,并为齐威王积攒了很厚实的一份家底。
同时,因为这一时期,战国风起云涌,群雄并起争霸,各路英雄粉墨登场,而曾经盛极一时的魏国却在不断地衰落。所以,魏国的诸多人才便源源不断地流入齐国的稷下学宫。比如邹忌、淳于髡等牛人,就是在蔡桓公时代来到稷下学宫的,并逐渐在齐国担任重要职位。
而齐威王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登基的,经过他祖上三代人的努力,此时的齐国,已经有了足够的起飞资本了。
到了这一刻,我们的主人公邹忌也该出场了。而邹忌在正式出场之前和齐威王之间还有一段小插曲……
我们明天继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ab71d04c2211fc78.jpg)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