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晴
以前同事的孩子今年高考。打电话给他妈妈,整个人没了往日的神采,有气无力的。在电话那头连着叹了几口气。想是孩子没发挥好,这个时候,家有考生的人都不会轻松。
她说还不如没考试的时候,还有个奔头,每天虽然辛苦,可到点该干什么都清楚,现在倒是考完了,预估成绩不理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从孩子上小学说起,每天辛苦工作回家后还要陪着写作业、复习、预习,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报了奥数班报英语班,星期天都在去学习的路上奔跑,真的是不论寒暑。
要上初中了,择校,托了熟人花了大钱,孩子的每门课不管他清楚不清楚,自己门清,一趟趟往学校跑,问代课老师孩子上课的情况,逢年过节还要有礼品卡送上。
高中了,补课费直线涨,原先爱美,时尚的衣服她从不错过,为了给孩子补课,现在路过时装店的衣橱都是疾走如风不敢多看一眼。
就这样辛苦了12年。
在学习的道路上,有的孩子策马奔腾,一路名校下来,有的孩子勤学苦练,也能顺利完成学业,有的孩子就步履维艰、状况不断被甩在了后面,努力和天赋缺一不可。
在这里无意抨击教育制度,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项更好的制度代替它完成公开公平的竞争。
潘光旦先生大概也知道我国教育现状,所以只在《大学一解》里提出:知、情、志,也就是智力、情绪、意志。
在智力方面的投入举国上下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高,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舍得为孩子下大本钱投资,而且越是发达的城市家庭教育投资占的比例越大。
但是,很吊诡的是,教和学反了个儿。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它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嗓子冒烟了,孩子在底下听得无动于衷昏昏欲睡,你让做题就做题你让复习就复习,好多孩子妈妈无奈下称现在的小孩为“佛系”,这种系列的养成是不是家长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亲见一个胖嘟嘟的小朋友满脸悲愤冲着他妈喊:你让我多写两遍我就多写两遍,你让我上辅导班我就上辅导班,你还要怎样?
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重,戴眼镜的越来越多,家长的情绪越来越焦虑。
再说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
我们常说的情商就是指情绪商数,并不是情感指数。
智商和情商哪个更重要,这个争论不成立,看你在哪个领域发展了,如果搞科研,高智商一定有它的用武之地,但是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情商可能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当大家庭的消失、城市日益智能化、虚拟世界的扩大,让孩子们的情商在后天获得中,出现了巨大问题。
情商的培养要在孩子们共同的时间和空间下培养,但是很可惜,大部分时间都陷于题海中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少了与朋友、同学一起互动的环节,未来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他们寻备好了吗?
一个人的情商高低直接决定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幸福,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最后就是意志力,立志和自控构成了意志力。谁都知道自我控制力是人生有所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严格意义上讲,我们现行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他控”而非自控,意志力既是先天的赋予更是后天的获得,通过不断的情绪认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不仅是帮助你走向更好的人生,最重要的是,当挫折来临,如果不能勇敢面对,可能就此沉沦从而失去下一次翻盘的机会。
考验和机遇总是结伴而来,在失败的境地一颗希望的种子或许正在萌芽。
所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都殚精竭虑,经历了12年的读书和陪读生涯,孩子和家长都可以歇歇了,高考期间,家长们小心翼翼,使出浑身解数改善伙食,孩子下了考场,虽然急切想知道考得怎样,可还是很克制的忍住了,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在孩子脸上一眼一眼偷偷的睃。
接下来开始选报志愿、准备行囊、然后开始思念,四年后新的煎熬还会继续,工作、结婚、生子…...就这样一直牵挂下去,人生这堂课哪里能上得完呢。
网友评论
有时候我也在想,要不要随大流去补习?虽然我是很反感这种填鸭式教育,但想了又想,别人都在补。不补只怕会掉到脚底,孩子会更没自信,老实说,分数高考只是其中一个人生选项,为什么现在像科举制度一样?把人逼的好像没有退路?
更悲伤的是,就算如此,我也不敢大声说我反对,不走这条独木桥,我也没勇气拍胸脯说:别怕,有你老子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