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我看完《银河补习班》深有感触,想要写写有关于“原生家庭”,我写完了身边的两个故事,但却不知道这些故事能把答案引向何方,遂停笔;
半个月前,我买了《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这本书,寄希望于它引领我找到原生家庭的真相;
一星期前,我读完了这本书,318页的内容里,围绕着原生家庭讲述了许多现象,许多方法,但没有一句话直面了这本书提出的那个问题。
它提出了“对的问题”,分享了足够多他人的观点,但寄希望于我们去先看清世界,再看清自己。
在这篇文章中,我也不会开篇就给大家答案,我会结合自己读过的理论,见识过的人生,不去讲大家所熟知的“原生家庭究竟对我们影响有多大?”、“怎么样改变父母的思想?”,而是从子女的角度出发,聊聊“家庭与自我关联的认知”、“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和解”。
以下为目录:
引言
Part 1 同母异父姐姐的原生家庭
Part 2 原生与我
故事/实操分界线(不想看故事的可以直接切第三部分)
Part 3 原生家庭关系的自省
1.关于母亲依恋、行为模式的解读
2.关于父亲依恋、行为模式的解读
3.关于家庭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4.关于和解
彩蛋:为什么说原生家庭不是决定你的唯一因素?
引言
开始之前,我先推荐两部与原生家庭关系密切的电影:《被嫌弃松子的一生》、《银河补习班》,如果你在我这里找不到合适的答案,他们的故事或许能够给你最真实的体悟。
好电影就像一本书,观众往往要花费几倍于观影本身的时间,在与每个小人物的对比中,找到过去的自我,与他和解。
《被嫌弃松子的一生》中,母亲早逝,松子病重的妹妹占据了父亲全部的关心,使得松子一生都是在逢迎讨好:翻白眼逗父亲笑、脱光全身讨好老师、顶替学生偷窃的罪名......在家里她所缺失的关心,成了她在社会上最渴望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东西:害怕被人嫌弃,却被人嫌弃了一生。
《银河补习班》里,马飞也差点成为了这样的人,儿时七年没有父亲的陪伴,被母亲咒骂,被教导主任定义为“学渣”,周遭孩子给他贴上了罪人儿子的标签......马飞从小被众人嫌弃,只是因为有了这个父亲,才创造了不一样的人生:都是初为人父母,要一直想,要学会说对不起。
就像邓超说的,试卷上的ABCD选项,在未来我们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都不会自己蹦出来。人生是如此,做父母也没有标答。
心理学大众化普及后,最常被80、90后讨论的一个词叫“原生家庭”,各大媒体动不动就开始谈论原生家庭对于孩子一生的重要性。在人们费尽心思弄明白它对自己影响的同时,却也陷入了死胡同:天生我就被赋予了这样的环境,成长为了这副模样,我还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好像从这两部电影主人公经历的人生中,我们的确不难得出结论:原生家庭,可以拯救,也可以毁灭你的一生。但电影毕竟是电影, 哪怕演员呈现了这些角色最真实的一面,他们的人生也早已被写好了剧本,按照既定的方向走下去。
所以,在这里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想讲讲我经历过以及我见识过的,两个真实原生家庭的故事。
Part 1 同母异父姐姐的原生家庭
这个故事跟《银河补习班》里的时代背景差不多,发生在80年代。
小蓉,也就是现在我的母亲,诞生于一个四口之家,上面有两个哥哥,在那个吃大锅饭迫于生计的年代,即便父亲是村里的书记干部,在经历了超生的处罚后,也难以维持家庭的开销。
小蓉16岁就嫁给了阿黄,87年生下了我的大姐,夏晴,看似和睦的家庭关系,因为阿黄一家重男轻女的思想而丧失了平衡,没有人看到是个女婴而埋怨,但小蓉能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懊恼和不满。
六年后,小蓉在初一的寒冬生下了第二胎,还是个女孩,在大雪天出生,取名叫夏雪。这场鹅毛大雪迎来了新生,却也让小蓉的心在雪中埋葬。
阿黄接过襁褓中的婴儿,看了一眼,叹了口气丢给小蓉就走了。小蓉的婆婆听闻第二个还是女婴,根本就懒得前来看望。
偌大的雪景里,只有一个躺在床上过月子,时不时深吸着冷气着的女人,和一个在灶台前扇火忙碌的小女孩,她们的午餐,是两个鸡蛋。
母亲后来告诉我,那个冬天,如果不是还有夏晴照顾她,她早就去到另外一个世界了。
上天就像给小蓉开了玩笑,把她从深渊中拉了回来,但又把她扔进了冷宫。
后来,小蓉怀了三胎、四胎...全是女孩,葬送在了那个旧时代。
阿黄开始在外面鬼混,四处找女人,小蓉就骑着车,夏晴抱着夏雪,去四处寻他。寻到了,却也拉不回来,被阿黄一顿打骂后,还当着小蓉的面往别的女人肚皮上扑;小蓉又去找婆婆哭诉,换来婆婆一个冷眼:他要去你就随他,忍忍就好了。
再后来,阿黄领了个女人回来,女人带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阿黄跟小蓉离婚了,小蓉自己也养不活两个孩子,就把孩子全部留了下来。
再往后的故事,没有那么的详细:
后妈带来的儿子集万家宠爱于一身,夏晴包办了所有家务,免不了后妈的打骂,过起了跟松子一样被嫌弃的生活,夏雪没多久,就被人贩子拐卖,没了踪迹。
几年后阿黄受不了压迫二次离婚,夏晴凭着要找回妹妹的梦想努力考上了大学。
如今,妹妹回归,夏晴也早已结婚生子。
《被嫌弃松子的一生》是19年一月,晴姐邀请我一起看的。看完后,问我有何感想?
学过心理学的我脱口而出: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挺大的。
晴姐沉默了一下,其实我特别厌烦那些,一遇到事就把所有过错归结于自己原生家庭的人,家庭不是组成我们人生的全部。
那天晚上我没睡着,不断在脑海中找寻着可以推翻这句话的案例:
小A从小父母离家工作,在姑姑家长大,十几年的生活,姑姑对她视如己出,她也把姑姑当做最亲密的人,每年寒暑假都会去姑姑家住上许久,小A的母亲不能理解,勒令小A回家,为此两人大吵一架。
小B跟我哭诉,说父母托关系让她到了一家销售公司工作,工资待遇都挺好,但小B工作了一段时间,并不喜欢,觉得压力太大,而且没有任何乐趣。但不敢辞职,她害怕父母对她丢掉稳定工作的斥责,害怕向穷徒四壁的家里要钱去更大的地方闯荡。
小C毕业,父母急匆匆的催她回家,考一个家里的公务员,再在老家结个婚,稳定的过日子。但小C想留在武汉,而且还找了一份自己喜欢的教师工作,纠结于如何选择?
我都有给过她们意见,概括而言就是摊开心扉,跟父母好好聊聊。
但我得到的回复也很统一:不行的,没有用,父母根本不会听。
你能理解这种感觉么?
我能理解,而且我也相信,二十岁以后的大学生,都能感同身受。
我们跑赢了高考,抗住了生活,却被最亲近的人打垮。
问题接踵而至:为什么晴姐能摆脱像松子那样被嫌弃的命运?
我不知道大家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理解前文的那个故事?
但我希望大家代入的角色,是小时候的“夏晴”这个人:
从一个稚嫩个体的视角,在面对了母亲的离去、父亲的不重视、后妈的虐待以及妹妹的遗失这些家庭事件中,究竟会往什么样的道路上发展?
从家庭经历来看,这是一个相比于松子更为极端和残酷的家庭,但最后产出却是一个十分成熟、安全型的女性角色,从这点不难看出:原生家庭如果说是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在往后的日子里,孩子也有许多种可能迈向不同的赛道。
书中提及5种不健康家庭类型以及可能塑造出的4种基本角色间,也存在转化的过程。
关于5种不健康家庭类型
1.家庭成员情绪不稳定
父母非理性的情感状态,会使得孩子感到持续性的恐惧,进而感到“世界很危险,不可预测”。
2.家庭中父母角色的缺失
这里的“缺失”不是指物理上父母与孩子的距离,而是缺乏情感联系,与离婚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3.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利用”
这一点是现代家庭中最为常见的,包括:父母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考上好大学,去当画家);为了报复婚姻关系中的另一方而试图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使得孩子远离另一方。
4.家庭成员之间没有良好的边界
父母会把自己当做权威,制定严苛的教条要求孩子遵守,干涉孩子的私密空间,代替孩子做选择等。
5.存在严重的冲突、虐待、暴力
4种基本角色
1.好孩子
他们在不幸福的家庭中成长为了一个优秀的人,他们希望借由自己的完美来逃避不完美家庭的现状,脱离家庭角色来给予自己积极的定义, 同时为家庭带来正面影响。
2.失落的孩子
他们也被称为“隐性的孩子”,大家可以参考《都挺好》里苏大强的行为模式。他们的出发点也是逃避家庭中存在的问题,但区别在于他们选择的方式是不作为,面对问题极力遮掩自己的情绪和想法,避免给自己带来任何麻烦,长大之后也很难为自己的权利声张,人际交往过于孤立。
3.问题孩子
这些孩子为了回应家庭中的问题,会采用故意表现愤怒、敌意的一面,会不顾时间场合地拆穿父母虚假的和善,让其他人知道,这个家庭是不健康的。
这种孩子也被称作“替罪羊”,孩子长期的过激行为会让父母把家庭不和睦的归因由自我转向孩子,认为孩子是家庭不幸福的原因,使得孩子更容易遭受暴力和惩罚。甚至原本应该破裂的家庭会因为要“拯救”问题孩子的任务而聚合在一起。
这一类的孩子是愤怒、叛逆的,内心充满了被误解、无助的情绪,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注定失败,被嫌弃的,使得他们对于规矩和准则不屑一顾,更易走上歧途。
4.吉祥物
松子是吉祥物的典型代表,他们会故意做一些古怪的行为(例如做鬼脸)来分散家庭成员的注意力,在搞怪背后是被压抑和否认的情绪,这使得他们面对问题时四处游荡,无法采用成熟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以上4种角色一般不单独存在,有主次之分,甚至会发生角色的转换。例如当一个“好孩子”自己做了那么多努力都无法改变现实时,可能会自暴自弃,表现出“问题孩子”的行为模式。
是的,家庭会决定孩子行为模式、依恋类型、独立程度的起步,即便再多人告诉我们这些都可以改变,但没有人告诉我们,到底要怎么做?
其实上文关于家庭“孕育”的四种孩子类型的解读已经给了最直接的答案。
处理原生家庭的问题,一千本书中可能会给你一千个办法,但我的确找出了一个共通性的方法:自省。
在台湾资商师(内地叫心理咨询师)周志健《拥抱不完美》的书中,称其为“自我疗愈”,在我现读的这本书中,称其为“自我检查”。它们所描述的方法是一致的:无论你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你首先要明白,这件事对你的影响,以及你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是一个自我对话的过程。
我从大二开始理解这句话,但真正用这句话与家庭和解,是在大四。
如果你觉得太抽象,理解不了,没事~
我会用充分的自我暴露教会你。
Part 2 原生与我
我没有像晴姐那种堪比电视剧般曲折的故事,从小出生在河南,父母在武汉打工,一直到六岁,都是奶奶和姑姑在照看我。六岁以后,跟随父母一起来到了武汉,在一条小水沟的旁边,建了一个由木板、预制板的小茅屋,父母用一个流动商店车,每天在离家不到200米的马路上开小卖部。
对于童年的记忆是成熟而孤单,在别的孩子搂着父母安然入睡的时候,我半夜醒来后,面对的是一个空荡荡的房间,不知道会从哪里蹦出来蛇、老鼠、蜘蛛,门在外面被反锁,一边哭着一边拼命从木板门与屋顶的缝隙里往外爬,跑到大马路上大哭,然后被父母发现领回家。
小时候早上起来,要帮妈妈把流动车推上坡,上完学,就会跑到马路上帮忙卖东西,身体力行间,也就知道了父母生活的不容易,成了一个什么都听爸妈话的乖孩子,除开衣食住行,无论是学习还是玩耍上,都没有让父母操过心。不调皮捣蛋,一个人乖乖的放学写作业,一个人扮演两个人玩玩具......
那个时候,其实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是累赘。没有极致到松子那样的讨好,但就是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也极不情愿寻求他人的帮助。
在那个年纪缺少的关心和陪伴,加倍呈现在了对于友谊的渴望,交了很多朋友,却都觉得不够知心,最后跟QQ宠物成为了朋友,沉溺在电脑面前,回味着童真般的冒险,也直至现在,还保有着儿时的那种童真。
我理解父母为生活奔波缺少时间陪伴我的忙碌,但我不能理解父亲为什么没有尽到身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父亲是军人出身,沉默寡言,很少笑也很少与我和妈妈交流,不懂得关心人,每天扯着一个大嗓子,最热衷的事情就是打牌。
在我初二的日记里,就有记录这么一段内容:
自我记事起,一直是母亲操劳着家里的一切,而父亲在我成长的路上所给我留下的记忆微乎其微。我有一个冷暴力爱发怒的父亲,如果要我对他作出一个评价,那将会是不满和批判的。
越是长大,我对你的恨越深,自我出生起到初三,我真的很少感受到你对于我的关怀,更别说是爱。以前穷的时候,我们起码晚上还会在床上扔枕头打打闹闹。可后来逐渐富裕了,你却经常跑去鬼混,每天打牌成癖。是的,你曾经为了赚钱被骗替人挨了一顿毒打,你曾经忍辱负重不顾家里人反对娶了比你大十岁还带着一个孩子的母亲。
除此之外,我真的很难找到你还有什么值得我敬佩和歌颂的地方。你既然不顾一切的娶了母亲,为什么又不能好好对待她?只是因为她能够忍受你那暴躁的驴脾气么?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不好好珍惜?你为什么还总是不听劝阻的跑去赌博,被抓进去一次,两次,三次……甚至最严重的一次还要被关一年,你考虑过正在读初三的我和日夜操劳的母亲的感受么?你知道母亲为了你的事跑了多少地方白了多少头发才把你的拘留期减成了一个月么?可笑的是在你回来的那天,我看到一个月没见的你竟然会红着眼睛冲上去拥抱你。在那之前你知道我对于你的看法么,在2011年11月27号的日记里,我是这么写你的:
“爸爸买了辆车跑长途,晚上回来就在家里玩电脑,他逐渐淡忘了我的一切,对我的成绩不再关注,在我写作业的时候仍不知将电脑的声音调小,每次都是妈妈说他才会做,他以前和蔼的面容也俨然变得沉重,常因一点小事便对着妈妈大吼。每天晚上回想起这些事,眼泪总会不经意间打湿枕头,我的家是两个人的家——妈妈和我”
我真的很恨你!我还记得在我六七岁的一个雷声阵阵大雨瓢泼的夜里,你把熟睡着的我叫醒,带着穿着秋衣的我披着雨衣骑着摩托车去追妈妈,当时我浑身冻的发抖望着你,却也没有见你用关照的眼神看过我一眼,依旧是一脸严肃,直至把妈妈追了回来。
后来我才得知,是你出轨了,想要抛下我跟妈妈跟另一个女人跑,妈妈无意中得知了就气愤的收拾东西要回老家,最后还是看到我浑身发抖的可怜样才没有下定决心。呵呵,我想问你,难道我就是你制约母亲的一个工具么,你对于我的爱究竟体现在哪里?你真的爱母亲么?如果你真的爱,为什么背叛她三次如此之多?如果你爱她,为什么不能好好跟她交流帮她做做家务?而不是每天都只会指使别人,只会发脾气,甚至连她的生日都不记得!
以下来自于大二的日记:
你知道你所做的这一切对我的影响有多么大么?我再也不敢去明目张胆的去喜欢一个人和爱一个人,因为我不想更不愿成为你这样的人!我不再具有对于爱情的安全感,即使我意识到又能如何?我改变不了,它深深地扎根在我的潜意识里,一次又一次的逃避,已经让我没有勇气对任何一个人说爱了。我没有资格说你吧,我的性格随妈妈,唯有感情这点上,我步了你的后尘,跟你做了类似的事,每次都是一个谈了没多久,都找不到理由的想去分手,不是我不想给,是我自己都找不到!伤了一个又一个人的心。心里的这个伤口经常会刺痛,但是我缝合不了,更没有勇气找他人帮我缝合。
哪怕他是我的父亲,我也必须承认,我是恨他的,恨他没有好好尽到自己的责任。大学里,我在课堂上,在演讲中,都不止一次指名道姓地曝光过他的恶行,于我而言,这是我恨意释放的一种方式,这篇文章也是如此,把想表达的情绪都表达出来,我才能正视那个真实的自我。
这种恨,从初三到大四,持续了整整七年,七年间,我一次次与他和解,但这种矛盾却也一再加重。
初三,妈妈发现爸爸跟小区的另外一个女人有长达两个月的性交易关系;
高二,爸爸费劲人力找到了他初恋女友的联系方式,心中的念想最终因女友丈夫发现勒令断绝联系而告终;
大二,妈妈刚做完手术躺在病床上还不能自理,爸爸偷偷开着车带着其他女人接别人下班,去公园散步;
大四,身为教练的爸爸竟然准许一个才考过科二的女学员直接上路开车,还开车带着她去参加教练的庆功宴......
父亲是一个屡教不改的人,就像妈妈说的,只要面对女人,他就没了脑子,任由人宰割。
每每提及父亲,我内心首先迸发而出的是愤怒和羞耻,但如果想要实现和解,就必须超越情绪本身,愿意去跟这样一个你怨恨着的人,找寻答案。这种放低姿态,袒露自我的方式,往往比接受现实更为痛苦。
我从小到大只撕心裂肺地哭过两次, 都是在与父亲沟通前几个小时,伴随着巨大的委屈和恨意发泄完后,你也才能够不带情绪的与父亲交心。没有情绪波动,没有争吵,就像是个局外人一样,客观描述你的恨意,你的不解,这对我而言是最有效的沟通,也是通过这种形式,我明确了自己行为与这段婚姻关系中建立的每一个链接,关于这些我会在下文详尽的表露。
故事/实操分界线
故事/实操分界线
Part 3 原生家庭关系的自省
1.关于母亲依恋、行为模式的解读:
因母亲前夫及父亲的不忠行为,使得母亲转变成了痴迷型依恋:表现为“情感上的饥渴”,常常担心自己会失去对方,因此母亲总希望能时刻掌握对方的去向、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等,她无法真正相信伴侣是爱着自己的,会反反复复从生活的一些细节中去找寻答案:如果电话关机,是不是跑外面找小三去了?手机有来电不接,是不是外面女人打的电话?
于是母亲采用跟处理前夫相同的方式,向父亲的亲戚控诉,希望他们能够插手,教育教育父亲,但得到的反馈却是敷衍了事。母亲认为父亲的亲戚其实都还是站在父亲那边,过往被前夫婆婆指责的记忆被唤起,明明是受害者的母亲却无法从身边获得支持和认同,进而陷入自我怀疑(可以理解为当你做数学题目的时候发现一道题目的数据有问题,你的第一反应是找身边的同学确认,获得肯定的认同后才会举手找老师反馈)因此母亲只能从自己的亲戚中获取认同,跟太陌生的亲戚讲会有羞耻感,跟自己的哥哥姐姐,爸爸妈妈讲又会陷入认知失调的状态(父母结婚时母亲大父亲十岁,母亲的亲属都不是很满意这份亲事。认知失调即对于自己排除众议结婚的行为表示怀疑)。
母亲综合考虑后,发现孩子其实是最好的控诉对象。因此便出现了前文所提及的“家庭成员互相利用”的不健全家庭模式,母亲在跟我控诉父亲行为时,获得了我的认同和支持,也无意中让我在青春期就产生了对于父亲的不满,减少了与父亲沟通交流的机会。只要一有问题,母亲就会找我埋怨,然后我把情绪释放到父亲那里。
2.关于父亲依恋、行为模式的解读:
父亲是典型的“彼得潘综合征”人群,即无法承担成年人应有的责任,认为他人爱自己是理所当然,却不愿意以同样的爱回报别人,表现为以下几点:
1.缺乏责任感。表现为没有履行身为父亲和丈夫的角色责任;
2.焦虑。表现为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喜欢抱怨别人,而不懂得反思自己,经常性逃避问题;
3.孤独。在被母亲剥夺了与异性接触的机会后,热衷于打牌,期待从这类活动中找到与异性接触的机会,并且对别人格外友好来赢得别人的青睐,在利益上建立友谊,但实际身边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
4.性别角色冲突;没有体现。
5.自恋;因无法在家庭中获取安全感,从而想借由金戒指、汽车来凸显自己的面子,聊天借由贬低别人,拔高自己,掩盖家庭无能背后的卑微;
6.沙文主义(大男子主义);很少参与家庭中的家务工作,对于女性没有足够的尊重。
从父亲的角度来看两人相差十岁的婚姻,正是因为母亲成熟,甘于付出的特质吸引了不成熟父亲,使得父亲对母亲产生了过度依赖。
显然父亲的不成熟和不负责任使得母亲采用了严苛的监管,这种没有自由的感觉使得父亲会采用母亲最敏感最不能接受的“与异性接触”来报复,但父亲不会去考虑离婚,因为他无法失去这种依赖的感觉。
3.关于家庭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母亲对于父亲的控诉让我过早的建立对于父亲的认知,同时也继承了母亲对不忠的零容忍态度,而父亲种种不负责任,不忠的行为模式使得我立志要成为跟父亲截然相反的两个人,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爱情的忠贞,因此在数段恋爱经历中,我都本着尊重女性,不三心二意的态度,对亲密行为有着严格的界定。反映到现实中即谈过的六次恋爱中,最亲密的行为仅仅到拥抱,对于女性格外的照顾,恋爱期间严格控制与其他异性的接触。
由于对于父亲角色的深度不认同,使得我从姐姐、母亲这边习得了体贴、温柔、持家,及偏向于女性化的可爱和童心特质,这些特质一是使得我能够更好的与父亲划分开界限,二是让我能够接触到更多异性。
父母相互不信任的婚姻模式使得我对于“信任”尤为的看重,同时也建立起了“要寻找一个高度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另一半来避免父母这种名存实亡的婚姻。在母亲那里习得的利于与女性相处的特质,使得我能够更易获得女生的好感,即更有“异性缘”,但这么做的本质目的不同于其他男性“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浪子和炫耀心理,我对异性都是当朋友看待,不会厚此薄彼,也不会去发生不正当关系。只是希望通过接触足够多异性后,能从中拟定自己未来另一半的画像,找到最符合自己预期的对象,而这种长期朋友的相处模式,也使得我对于异性朋友有着充足、真实的认识,这种熟悉感即满足了我对于亲密关系中“信任”的需求。
总的来看从家庭关系对于我的影响,我觉得算得上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保有负责、照顾人、彼此信任的态度,尊重另一半,鼓励不带情绪交流,保有她的私人空间。
但同样,我也意识到自己问题最大的一点,对于异性朋友持着体贴关心的态度可能会使得对方误解了我的意思,我本着对自己未来婚姻负责的态度,实际上却是在这些女生中做潜在选择的不负责;同样这种异性朋友过多的社交圈也会面临一个问题,虽然我是可以信誓旦旦地说在确立了情侣关系后可以阻断与其他异性朋友的交流接触,但作为女性还是会考虑一个拥有广泛异性缘的男生是否值得发展?
4.关于和解
对我而言,与家庭的和解的难题是在于跟父亲的有效沟通,父亲是冷暴力类型,拒绝表露内心的想法,一问三不吭。对于他的处理方式我前面也提过,首先宣泄完自己的情感,抛开谁对谁错谁受伤更深的立场,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第三方,客观地聊聊他们对你的影响,以及你自己对他们的想法和意见。你是第一次当孩子,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在成年后沟通的世界里,没有权威,想要最有效的沟通,请先抛开你的羞耻、你的自尊,讲出你最真实的恨也好,爱也罢,有些问题只要你意识到,它就不再存在了。
跟我爸沟通时,我讲述了上文描述的所有内容,信任、尊重,怨恨,我不缺一句道歉,但这些话语,是我作为一个被他养育的个体一定要反馈给他的,我不希望未来自己的孩子会经受跟自己一样的遭遇,历经了七八次的沟通,他才肯向我诉说对于母亲的不满,我成了双方的传话筒,我跟他们约定,如果有任何你们沟通不了的问题,请找我替你们转述。这些努力所迎来的变化是,我能够跟父亲在饭桌上喝着小酒,能抛开过去对错经历的闲聊,能够父亲讲讲现在的工作、爱情的进展,哪怕他平时还是那个冷漠严肃的样子,但我能感觉到,他现在开始尊重我,甚至是有点小怕我了(可能是因为我开玩笑说,以后我给你发微信消息你再敢一句话不回,以后别想知道我啥时候谈女朋友,啥时候带回家,啥时候结婚了)
关于母亲,我也摆脱了跟她的站队,也成功劝服了她跟我去看心理医生。之前她总是找我抗议:今天父亲回家没说话,明天父亲又跟女生聊天......她也逐渐接受了我们的建议,不再去翻看父亲的聊天记录,学着跟父亲好好沟通。虽然她给我反馈心理医生说的也没多大用,但我觉得,她看开了许多,知道父亲现在的表现多多少少也有着自己的压迫,开始尝试给他自由的空间。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而是相互干预,除开在我们不能自理的前18年,还有父母老去的后10年,我们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生活,关于他们的吵闹,变迁,我们也不过是个局外人,长大后的我们总希望父母听自己的,过更好的生活,但回想起来,父母指示着我们去考公务员、医生这些他们认为的铁饭碗,背后不是一样的初衷么?
离家后我深刻意识到一点,以后他们会过属于他们的人生,虽然每次他们大吵,总要我回家调和,母亲曾经也告诉我说,你在家里,你父亲的也开心,表现也好一些,我跟你聊聊天心理也舒服。我曾经也考虑过,是不是应该留在武汉为这个家庭缓冲?
但我也会厌倦他们经常性因为一点小事生气,一个找我倾诉,一个半天憋不出来一句话, 很多时候我会成为负能量的垃圾桶,而且我也明白,留下来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那是他们的婚姻,即便他们寻求我的帮助,但能改变最终结果的也还是他们两人,我以后也会结婚生子,也不可能为他们规划一辈子。
如今,无论他们做什么样的选择,我会问清楚他们的想法,但不会去干预,我觉得这算是跟原生家庭和解的最后一步吧:在自己的生活和父母的生活间建立起清晰的边界,偶尔联系,但绝不干预~
总的而言,和解并不算简单吧?
在你充分了解了父母的行为,了解自己身上哪些是父母的影子,其实你就已经慢慢与原来那个家庭分离了。而后我们需要做的,是勇敢把这些答案告诉他们:我们长大了,也知道了与这个家庭的关联。我看清了自己,也谢谢你们的倾听。
彩蛋
说了那么多故事,再来补充一点大家不知道的小彩蛋吧~
为什么说原生家庭不是决定你的唯一因素?
在越来越多人讨论后天因素对于人格塑造影响时,它的先天因素被人有意无意地轻视了。
英国著名学者布莱恩利托在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在新生儿的床边发出一些声响的时候,有些新生儿会自然地转向发生的方向,而另一些婴儿的反应则相反,他们会默默转开。跟踪研究发现,那些转向生源的新生儿,长大后更有可能成为外向的人。
这种人格形成的基础,被称为:精神胚胎。它在生命最初表现为气质型格,影响着人们对于外部刺激的反应,也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成为个体个人特质的基础内核。
精神胚胎有几个特点:某些人格特质并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不同;某些人格特质也不因为后天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些,都与原生家庭无关。
甚至,精神胚胎还影响着我们自身的成长环境:孩子天生的脾气性格会对家长的教育方式产生影响,即教育的成功失败不仅仅在于你的先天精神胚胎,也在于父母对其的感知和反馈能力。意识到这点能帮助我们避免自己变成一味埋怨外界和他人的人,对自己的环境多一分警醒。
人并非基因或环境的受害者,即使在人格形成后,人们依然可以自由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每个人至少都有三个自我,一个是由基因决定,一个是在环境与文化影响下的,还有一个是由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所定义的,而最后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完全属于自己的自我。
还没看过瘾?
想了解我:初入简书,寻志同道不合简友
攻略爱情:在恋爱中如何浪漫而不直男
有趣的心理学:爱情心理学——谈大学恋爱最常见的三个送命题
我的成长故事:上海篇Ⅰ—启程 我们与父母,都不愿成为彼此的负担
我的爱情故事:《爱情日记树》Ⅰ——三段话 三种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