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 时评小侯
从不转载的我,这应该是我第一次转载别人的文章。因为我挺想学习这个叫做林黑的网友的笔法,但却总找不到愿意探讨的人,究其原因,原来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林黑的文章写得太绕了,难以理解。所以我就索性转载到简书来,希望能有大神探讨一下如何学习林黑这种笔法吧(林黑在2014年卷入了抄袭风波后,就没见他再更新过帖子了,在网上消失了)。
以下分别是转载的林黑和方舟子对喷的3篇文章。
2008年5月,方舟子写了一篇题为《“神医”华佗的手术神话》的文章;
2008年6月,方舟子那篇文章遭到天涯网友林黑写的一篇题为《方舟子大战华佗 “斗士” 只知科学却不明事理》的文章对其打击,林黑这篇文章随后被《深圳商报》转载;
2009年1月,一本叫做《2008中国时评年选》的书收录了林黑那篇文章;
2009年4月,方舟子本人看到了林黑的这篇文章,写了一篇题为《如此明事理的时评家》的文章在网上亲自回应林黑。
以下转载文章,已按原文发文顺序排了序号,但将无关紧要的排到后面去了,各位看客按顺序阅读即可。另外,以下转载的这篇林黑的文章还算比较中规中矩的,林黑发到天涯社区那些文章才让很多人感觉读起来很绕(不过,本人是很喜欢林黑那种风格的)。

序号:2 【此篇 便是那位天涯网友 “林黑” 的文章】
《方舟子大战华佗 “斗士” 只知科学却不明事理》
2008年06月27日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 作者:林黑
世界上有许多跨元批评,自以为拥有真理的人只要看谁不顺眼,就能以雄辩逻辑拉过来棒打。您还很难说他不正确不占理,因为他的十八般兵器光鲜锐利,他的分析拳拳到肉。人们只能看到许多大名词大字眼像跳蚤一样此起彼落。
最近,反伪科学家方舟子把炮口对准了华佗。起因是有人在《百家讲坛》介绍了他。真是舞会上响起了枪声;陆地警察,管到了水道。
腹部结构、脏器解剖,试静脉注射洋金花总碱,氯丙嗪、哌替啶,消毒、止血,肌松作用,成功的麻醉只是完成开腹手术的一个重要条件,却不是唯一的条件——喝不上盖中盖的华佗遇到这等高深句子敢不望风溃逃?用大军舰去撞击小舢板,用榴弹炮去对付红樱枪,何威风之有?
“其实即使没有国学大师的考证,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华佗的事迹也完全不可信。正史所载的华佗神奇医术,大抵荒诞不经,稍有科学头脑者即不会信以为真,在今天已很少还有人把它们当史实介绍。……甚至被写入中国科学史、医学史。”
方先生一向很讲逻辑也有律师的严密,他居然竟然果然,不敢“噌”到文化史和风俗史!而我们知道,“刮骨疗毒”和“隔帐把脉”之类,恰恰是属于文学艺术史的美谈,相对而言的“口头文学”为什么要对科学史负责呢?这表明方先生很缺少文化细胞。他脑海里想像力很稀薄,他不知道艰难而漫长的人生里,会有迷信、膜拜、幻想和暧昧甚至灰暗成份,所以对文化居高临下地“审判”,硬充令外行发懵的内行,让内行不屑的外行。这和他费力把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偷换成“历史学家”一样,就是努力使自己的文章无趣。
把相对零缺点的传说人物当通缉犯追、当落水狗打,你心铁石啊?在戳穿现代虚假神话方面,方先生也算不可多得的干将,但在文化领域功课略嫌不足,他真能懂得陈寅恪与否很成问题。读不懂却不妨他任意利用,使完再扔。现代医学为什么干预和排斥古代文学?这是很吊诡的事,也是很阴险的事,更是种“捞过界”,破除历史神话,是为了给他们的“现在”开路,不惜粉碎名画和古瓶。而且,以一己的逻辑和道理左右人民大众的审美趣味,责难千年积淀下来的娱乐故事和爱恨情仇,并生造出害人的“副作用”来,你是哪座山的神呢?每个传说里有当时的主旋律。夜晚叫方舟子教导孩童,他会指着明亮的月球说,那里面只有陨石,只有死火山只有沉睡的黑谷,再不然就是“最大的板砖”,苏东坡的诗意和揣摩到他这里齐根斩断了。
当下,总有各种各样的面孔颠覆“基本事实”:大禹是条虫,墨翟乃印度人,杨娘娘偷渡了北海道,李白是街头霸王,武松要为生态平衡负责,海瑞断了贤君的路……草地上开满鲜花,方科学家只看见了细菌。见黑影就开枪,圈起来都是贼(无罪也该杀)。当他专注于“科学”的时候,他忘了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里面的移情效能和安慰意义,他蔑视初民时代的朴素和童稚状态,把善良的华佗打成胡万林的祖师爷。这样的斗士只知道道理,不明白事理。这样的人生,真是没劲。
“如果华佗真的是因为想开曹操的头颅而被杀,倒是咎由自取。且不说开颅术治不了头风,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接受开颅术无异于自杀。”——阐述了半天,原来讲的是章子怡乃女人。
这些年方先生专门做了“破”的工作;他的爱体现在毁灭中;将现代纠纷“代入”远古,是种双重的机会主义和不尊重客观。对文化遗产冷血,对曾经抚慰和滋润我们民族的神话采取践踏方式,自然也对我们的同胞冷漠。互相传染,我们对他也冷了心。
陈寅恪大师认为,今人“言论愈有条理统系,则古人学说之真相愈远。”何况华佗之事仅仅是准“童话”呢。由于很多温馨的故事“很少还有人介绍”,给狗熊喂硫酸的残忍就接续上演。今天是华佗,明天是扁鹊,再下一步就该宰关二爷了!把所有汉民族神话和图腾打成歪理邪说,方舟子的世界就平坦光明了,可也干干净净,像火烧过的赤壁。

序号:3 【方舟子回应林黑的文章】
《如此明事理的时评家》
■ 作者 / 方舟子
2009-04-04 19:27
搜索得知,花城出版社最近出了本《2008中国时评年选》,收了我一篇文章《风水难道要靠谣言申遗》,事先并未来征得我的同意,本来也没打算与其计较。但看目录,竟然还收了一篇在标题上就在攻击我的文章、署名“林黑”的《方舟子大战华佗 “斗士” 只知科学却不明事理》。此前没有读过,就搜出来读了一下,不由哭笑不得。文章写得歪七扭八、颠三倒四,大意倒是清楚的,不过是说华佗的事迹是“口头文学”、“古代文学”、“历史传说”、“神话故事”、 “准童话”,我非要用科学分析指出其不可信,就成了“无趣”、“不明白事理”、“没劲”了。
本人的想象力再“稀薄”,也知道“艰难而漫长的人生里,会有迷信、膜拜、幻想和暧昧甚至灰暗成份”,问题恰恰在于中医信徒们不承认这些成分,不承认华佗的事迹仅仅是“神话故事”,非要说那是历史事实,还要将其写入中国科学史、医学史。我的文章一开始就说得很清楚,我写文章的起因,是因为王立群在百家讲坛上宣称华佗的事迹“都应当符合史实,并非是虚构和神化”,所以我才有必要来论证那是“虚构和神化”。如果王立群老老实实地承认那是“虚构和神化”,是“神话故事”,我吃饱了撑的去对其做科学分析?谁见过我抨击《西游记》不科学?
时评家既然和我一样认为华佗事迹是神话故事,不去批评王立群将神话故事当史实,却来攻击我告诉大家神话故事只是神话故事,这样的阅读能力和智力居然还自以为想象力很浓厚,自以为文化领域功课做得比我还足,自以为比我更懂得陈寅恪,自以为是“内行”,对我居高临下地“审判”,狂言妄语“像跳蚤一样此起彼落”,固然显得既明事理又有趣得很,但入选年度弱智文选更恰如其分。花城出版社让我的文章和这种弱智文章并列,是在变相侮辱我吗?

序号:4 【林黑在天涯社区的几句短短回应】
■ 文 / 林黑
林某新评:
借用电影《非诚勿扰》里舒淇的话说,你受的侮辱还少吗?
一本书里不能存在正反方议论,这小子脑海中“人情伦理”还蛮强的,只是丫忘了,他自己就是毁灭公序良俗的急先锋。

序号:01 【这是方舟子最初的科普原文。转载文章是为了和大家探讨学习,希望方舟子别找我麻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神医”华佗的手术神话》
■ 作者 / 方舟子
近日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在央视百家论坛节目讲“神医华佗”,称其“料病如神,预知生死;治疗神奇,手到病除;外科神奇,开刀剖腹;医学流派,器重神奇”,所以世界华人总爱拿华佗作为神医代称。他主要依据的是《三国志》和《后汉书》所谓“正史”的记载,认为“这些传说都应当符合史实,并非是虚构和神化”。
但是,王教授的前辈、真正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早在1930年写过一篇论文《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考证出华佗故事就是个神话故事,故事原型来自印度佛教传说。陈寅恪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华佗这个奇怪的名字其实源自印度药神阿伽佗(“华”、“伽”的古音相同)。二、华佗的神奇医术与后汉安世高翻译的《来女耆域因缘经》所载神医耆域的神奇医术雷同,明显是抄袭来的,“为外来神话,附益于本国之史实也”。
其实,即使没有国学大学的考证,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华佗的事迹也完全不可信。正史所载的华佗神奇医术,大抵荒诞不经,稍有科学头脑者即不会信以为真,在今天已很少还有人把它们当史实介绍。只有华佗用“麻沸散”为病人做开腹手术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被写入中国科学史、医学史。
这项据称早于西方一千多年的创举,《三国志》和《后汉书》所载大同小异,《后汉书》的说法是(据王教授的翻译):华佗对需要开刀的病人,先让他用酒服用“麻沸散”,喝过“麻沸散”的病人像喝醉了酒一样失去了知觉,再为病人剖开腹部,取出结积物。如果病在肠胃,华佗能开刀取出肠子,剪掉有病的肠子,选涤干净后,再缝合好,敷上药膏,四、五天就会愈合,一个月就能长好,因为不疼,病人也没有什么感觉,一个月之内,病人就恢复了健康。
陈寅恪已指出,这个破腹断肠的记载也为抄袭印度神话之作。即使是中国原创,其真实性也令人起疑。那个神奇的麻醉药“麻沸散”只有一个名称,没有具体成分。后人推测说其主要成分可能是曼陀罗花。“曼陀罗”是梵语,印度古籍有用曼陀罗花当麻醉剂的记载,华佗故事在这里再次与印度发生了关系。中国古籍则迟至宋代才有用曼陀罗花做麻醉剂的记载。后来中医也用它当止痛剂做一些小手术,如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割疮灸火,先宜服此,则不觉苦也。”
曼陀罗花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但是麻醉深度不够,镇痛不强,肌松作用不完全,并不适合于做开腹手术。文革期间(上世纪70年代初),根据“麻沸散”的成分主要是曼陀罗花(又称洋金花)的推测,为发扬“中药麻醉”,我国许多医院尝试静脉注射洋金花总碱或东莨菪碱进行全身麻醉,同时还要结合氯丙嗪、哌替啶等现代麻醉药才能做手术,最终也由于效果不佳放弃了。如果是单独口服曼陀罗花,当然效果更差。很显然,口服曼陀罗花只能够用于“割疮灸火”之类的小手术,是不可能用于开腹手术的。事实上,全身麻醉手术都必须用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不能口服。
“麻沸散”当然也可能不是曼陀罗花。也许华佗发现了今天众多科研人员用科学方法也没能发现的一种神奇的口服麻醉药。这就能保证其开腹手术能够成功吗?不能。成功的麻醉只是成功完成开腹手术的一个重要条件,却不是唯一的条件。做手术的医生需要有系统的解剖学知识,对腹部结构、脏器解剖有精细的了解,对疾病有准确的诊断,还要知道如何消毒防止伤口感染,如何在手术中止血。这都是华佗的时代所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即使华佗真能成功地实施麻醉,也不等于他就能成功地动手术。在缺乏系统的解剖学知识的指导,连消毒、止血都不具备的条件下,实施破腹切肠手术,病人必死,何况我们不知道有什么病是可以通过切开肠子进行清洗来治的。
华佗庙有一副对联云:“未劈曹颅千古恨,曾医关臂一军惊”,说的是华佗两项尽人皆知“外科事迹”:为关羽刮骨疗毒,向曹操建议用利斧砍开脑袋治疗头风病而惹下杀身之祸。这本是《三国演义》的小说家言,连“正史”都不载,却也被当成了华佗的主要事迹。如果华佗真的是因为想开曹操的头颅而被杀,倒是咎由自取。且不说开颅术治不了头风,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接受开颅术无异于自杀。
传统医学往往以标榜名医、神医的神奇医术来抬高身价,说得越神奇越能把人镇住,一般人也宁信其有。现代医学则相反,对传闻、轶事都宁信其无,越是神奇的说法越不能相信。这种怀疑精神乃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不仅科学家、医生要有科学精神,历史学家也应该有科学精神,切不可盲目相信“正史”的记载,对那些违背常识和科学知识的记载更不能相信。有没有科学精神,也是国学大师与庸俗历史学家的区别所在。
2008.5.11
(《中国青年报》2008.5.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