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原创谈古论今圣贤书友会想法
《庄子》杂谈:庄子反智反文明吗

《庄子》杂谈:庄子反智反文明吗

作者: 北池鱼 | 来源:发表于2021-10-05 21:14 被阅读0次

有一种说法,庄子反智、反文明。其中的理由之一,就是庄子反对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因循守旧,抱残守缺,阻碍技术的进步。

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说者常引用《庄子·天地》记载的一则寓言故事。

一  子贡在种菜老人面前吃憋

子贡到楚国游历,返回晋国途中经过汉水南岸,看见一个老人在浇灌菜园。老人家凿通了一条地道到达井边,抱着瓮到井边取水,然后回到菜园浇菜,来来回回非常的辛苦但是功效不佳。

子贡对老人说:“有一种叫做桔槔的机械,提水就像抽引一样,快的就像沸腾的水向外溢出,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园,用力很少但是效果很大,老先生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老人家勃然变色,讥笑着说:“我的老师告诉我,有机械之具必会有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必会有机巧之心。有了机巧之心,天生的质朴就不完整了;天生的质朴不完整,那么精神就不能专一;精神不能专一,大道也就失去了。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说的方法,只不过羞于使用罢了。”子贡满面羞愧,低下头去不能作答。

老人见子贡不说话,于是问道:“你是干什么的呀?”

子贡说:“我是孔丘的学生。”

老人说:“那不是自恃博学比拟圣人,心意浮夸自高众人,唱着哀歌、周游列国以换取名声的人吗?你为什么像他一样呢,你应当抛弃傲骄之气,忘记四肢形骸,这样才能接近大道!你连自己都不能修养好,哪里有闲功夫去管天下的事呢!你走吧,不要耽误我浇菜!”

子贡羞愧满面,怅然若失,走出三十里地方才恢复常态。

二  种菜老人是得道高人吗

名列孔门言语科第二名,在外交界叱咤风云,而且是商界奇才的子贡,在种菜老人面前竟然吃了瘪。种菜老人显然是庄子假托的人物,是借他来表明自己的立场。种菜老人宁愿把自己累个半死,也不采用先进的技术,使用先进的机械,而且振振有词,说出一番“有机械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有机心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大道丢失”的大道理,这不是反智反文明是什么?如果按照庄子所说的去做,人类还用进步吗?难道让人类处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才符合道吗?

且慢下结论,继续看下去。

子贡的弟子问:“您为什么和种菜老人说了一番话,就面容失色,一整天都不能恢复常态呢?”

子贡说:“我以为天下的圣人只有我老师孔丘一人,不知道世间还有像种菜老人这样的世外高人。我听老师说过,做事必求可行,功业必求可成。用的力气少,功效却多,这才是圣人之道。如今却知不然。种菜老人守道不移,德行无亏,精神专一,这才是圣人之道。像他这样的人,无机巧功利之心,不符合他的志趣就不会去追求,不符合他的心愿就不会去行动。即使天下人都称赞他,他不为所动;即使天下人都非议他,他也不会理睬。天下人的毁誉,对于他而言,既无增益又无损害,这才是德行圆满的人!而我呢,就像风吹过的水面,随风就起浪,没有定力啊。”

子贡的这段话要引起注意,面对天下人的毁誉却不动心,在《逍遥游》中也提到过,他就是宋荣子。

《逍遥游》把人生境界分为四层。第一层境界就是像蝉、小麻雀一样的人,他们醉心于功名利禄,满足于眼前的成功;第二层境界就是宋荣子的境界,他对人间的功利无所追求,对天下人的毁誉毫不在意;第三层境界是列子的境界,他不问人间是非,随风来去,飘飘若仙;第四层境界是最高的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种菜老人的境界处在第二层,只达到和宋荣子一样的高度,离最高的境界差得远啦。

再往下看。

三  外化内不化的处世智慧

子贡回到鲁国,把路上遇到的情况告诉孔子。孔子说:“种菜老人修习道术,但并没有真正的了解道。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治其内,不知治其外。如果他真是得道之人,就会内心虚静,外在混同世俗,怎么会做出令人惊异的事,说出令人惊异的话呢?真正的道术,你我都不足以了解呀。”                                                                                           

孔子为什么说种菜老人没有真正了解道呢?因为了解道的人,因时迁移,随顺变化,不会以古非今。古人没有发明抽水机具,不得不人工取水灌溉。随着技术的进步,有了更好的取水方法,却不采用,不是食古不化吗?悟道者有变与不变,时势变,具体的做法要因之而变;但再怎么变,道不变。

因此,孔子批评种菜老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治其内,不知治其外。”也就是说,种菜老人只知守道不移,却不知变通;只注重内在的修养,却不知道外在的随顺迁就,和光同尘。

如果内在不移,外在和光同尘,就不会做出令人惊异的言行。而种菜老人抱瓮浇菜园,故意显出自己的特立独行;说出一番话让子贡羞惭失色,走出三十里地才恢复正常。这样的言行离道也太远了,所以招致孔子的批评。

孔子是清醒的,他告诉子贡,道是高远莫测的,你我还达不到充分认识它的水平。

看完整篇寓言,您还觉得庄子反智、反文明吗?

相关文章

  • 《庄子》杂谈:庄子反智反文明吗

    有一种说法,庄子反智、反文明。其中的理由之一,就是庄子反对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因循守旧,抱残守缺,阻碍技术的进步。...

  • 老子反智反文明吗

    《道德经》通行本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道德经》中提到...

  • 24.2 《庄子》教做人:放空自己,扔掉三观

    今日观点:《庄子》的反道德人生哲学: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这是《庄子》最受争议的观点。 一、庄子的底线:为善无...

  • 五绝.朋友,不哭

    珠泪莫轻拨,人生借苦磨。 曹植诗煮豆,庄子鼓盘歌。注 注: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丧,看到庄子不但不哭,不伤心,反...

  • 海德格尔生存论视域下庄子的生命哲学 ——以《养生主》为例

    【摘要】《庄子·养生主》中庄子生命哲学的养神心法体现在“绝圣弃智”与“目无全牛”两路,海德格尔曾对庄子反认知、弃技...

  • 24.1 《庄子》教做人:外圆内方不如里外都圆

    今日观点: 由于《庄子》中有很多反社会、反道德的内容,所以从先秦到晚清,《庄子》一直受到卫道士们的口诛笔伐。 一、...

  • 心灵沟通的公例——曲愈高,和愈寡

    读朱光潜先生的《诗人的孤寂》感受到大师笔触的深刻和耐人尋味。 正如著名的惠子问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

  • 2018-03-22

    英国留学生群体带给我的思考: 什么是反智?这群人反智吗?还是我以为的智才是愚?占坑有空补上

  • 读方以智诘庄随感

    陶扬鸿 读方以智《惠施与庄子书》,诘庄子,真知庄子者也。曰:“义精仁熟,而后可读《庄子》,蒸谙六经而后可读《庄子》...

  • 投隙抵时 应事无方

    《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在庄子的眼里,列子仿佛练就了一身卓绝的轻功,而现实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杂谈:庄子反智反文明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ag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