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经典小说品读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张爱玲《半生缘》: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张爱玲《半生缘》: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作者: 许青栀 | 来源:发表于2017-12-25 21:27 被阅读1248次

    张爱玲给人的感觉很冷。

    所以《半生缘》的文字所透露出的空气极其所营造的意境也是凉凉的,但是这种凉不是冷漠,而是一种历经沧桑、胸有万壑的冷静和清醒,就像是红尘之外的佛俯视众生而发出的悲悯的笑。

    《半生缘》随性、肆意、压抑、灰暗,在书中几段可数的爱情中,只有曼桢和世均短暂的相恋中可体味到些许阳光的暖意。

    张爱玲只是淡淡的讲述着旧上海的芸芸众生,刻画着他们迥异而普通的人生际遇,描摹着几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命运,不动声色的语言却使文章意涵丰满、韵味悠长。

    《半生缘》相对于张爱玲其他作品,难得的展现出了一种平静。这是一种太冷静、太客观的笔触,张爱玲是一个真正的置身事外的看客,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情仇爱恨,在她眼里,这只不过是一场戏。她不参与,只是旁观。张爱玲的旁观,使她的笔触毫不留情,精准刺骨。

    拥有丰富人生经历的张爱玲无疑是洞晓风情的,但在《半生缘》里,她却一反常态,平实而不卖弄,其睿智而慧敏的语言,演绎了一场惆怅而深刻的情殇。

    张爱玲《半生缘》: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半生缘》里没有人是真正幸福的,曼桢最后的发问更让人感慨万千,这些青年男女的种种不幸究竟是如何造成的?曼桢和世均分手了,颇值得玩味,仅仅是因为相遇的时机不对、猜疑与误会、他人的刻意阻挠以及对对方的不信任而导致了他们最后的分道扬镳吗?似乎是,但又似乎不全是。

    若要细究最根本的理由,又仿佛茫然无措,———社会的黑暗腐朽,人们思想的呆滞与愚钝?人们的爱情很少有能够穿越时空的,每一个个体都会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影响,所以一般人身上都或多或少会有时代的烙印。这其中包括人们的生存观、价值观,当然还有爱情观。

    以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来看,那样的爱情,那样的误解与结局也许就是一中宿命,有些人的生活,包括他的爱情注定就是平淡的,因为性格抑或是命运使然或许偶尔会有绚烂辉煌的片段,但终究只是片段而已。

    所以曼桢的不幸最重要的还是她本身的认命与妥协,当然,在曼桢、曼璐和祝鸿才的纠葛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曼桢的无奈与无助,以致其在世均面前总有挥之不去的自卑,如果说被姐姐囚禁期间,曼桢的挣扎徒劳无益可以理解,那么在她逃出祝家后最终选择了与祝鸿才结合,便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因为她的确还是有机会的,她还有许多选择去过相对幸福的生活。

    总之,这一选择并不明智,但细究之,其中所蕴含的母爱的牺牲精神与当时社会环境的无奈、心酸,着实使人觉其悲壮,并为其扼腕。正因如此,也更牵动了许多人的柔情,对曼桢,也在不解之余,多了一些心痛与心疼。

    应该说世均的错更大,———不敢直面窘境的怯懦缺乏坚持的勇气,对他人的轻信,性格的优柔寡断,对与翠芝婚姻的随意等,都使人语噎。人们常说,做你当时认为最正确的事,把握你触手可及的机会,珍惜你身边的有缘人,追寻你能够获得的幸福,因为后悔药是无处可寻的。不要害怕事情坦白后的结果,因为结果是难以预料的,不能由于一件还没有做的事情而去否定因之可能会产生的另一件事情。

    张爱玲《半生缘》: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人活着,快乐的活着,就是要向前看,不是回忆,不是假设。

    在很大程度上,爱情是盲目的,所以,很多人忽略了在爱情中是需要智慧的。曼桢与世钧的爱情,似乎告诉我们,在爱情——这一非正常(很多专家称爱情为一种“病态”状况)状态里,还是应该保持一些理智与基本的判断力的。

    曼璐只用其一点点的幼稚、拙劣的小手段,就可以拆散曾经深爱并且即将就要结合的恋人。遗憾之余,对于恋爱状态中的男女的智力状况真的有很大的担忧。更为重要的是,这并不是个别现象,无论何时、何地的恋人,当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似乎都显得愚蠢与迟钝。

    当然可以以非正常情况来当借口,但不论怎样,受伤的总是彼此,而不是第三者。扼腕叹息、痛不欲生的也只是两人而已。然而世界是残忍的,有些错误一旦犯了,便没有机会翻身,错误已经被定格在历史。当然,之所以可以这样轻松的说教,是因为自己完全也是旁观者, ———一种最具理智的角色,我仿佛都能听到张爱玲的冷笑。

    人活着,才是一种最高的存在形式,不要辜负,也不要轻视。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一味沉浸在对过去美好形象的追忆与幻想中,而忽视身边的人,才是最愚蠢的。曼桢与世钧的相恋不仅仅是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人的爱情而是一般爱情的缩影。现实是很重要的,勇敢地向前,本着不忤逆本心的善良与宽容,才可能会造就幸福的人生。

    在爱情中,有一种状态比较可怕————深陷“初恋”情结的双方,甘愿沉浸、甘愿痛苦,就像叔惠最后对翠芝的坦白,“还会找你这样的”,而翠芝的隐笑也包含了对这种态度的认可与暗喜,还夹杂有复杂难辨的情愫。这并非是一种阳光的生活,对生命最高的礼赞是对现实的尊重,而不是使周遭人遍体鳞伤。

    张爱玲《半生缘》: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应该无怨无悔,也只有做到了无遗憾,才可能算是成功的。我们当然不奢望任何人都有完美的人生,但总得有不断努力、不断向前的心境。

    无论曼桢还是世钧,都缺乏等待的勇气,而在情绪激荡的状态下,又过早地对事情下了终结性的定论,这就是不成熟的表现。因为,他们对世事还缺乏明确的认识与判断。其实在遭受挫折而情绪激动的一段时间内,是不适宜作任何决定的。因为此时的意识不是非常清醒,多少都带有情绪化的失控与非理智性,故极易在莫名的恐慌与无措中走入也许永远无法翻身的深渊。

    所以,人是应该勇敢一些、理智一些的,要有勇气与耐性在这一段沉寂的、冷漠的真空中,慢慢地冷却自己。以等待一切恢复如常。诚然, 这需要生活的磨练,需要岁月的考验,因为,这本身便是时间的沉淀所赋予凡人的经验。

    曼桢与世钧、叔惠与翠芝,坎坎坷坷、分分合合、阴差阳错,时间的冷酷与无情在嘲弄着这一对对的痴男怨女,很多事情不是人力所为就能够办到的,也不是所有顺理成章的事情想当然地都能如期实现。

    面对岁月的流逝,面对善变的现实,我们能够做的只是承担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与激情。没有前世, 也没有来生,我们只能在现存的这一方时空中尽情挥洒,所以,珍惜你现在所拥有以及可能会拥有的。这一剧剧的悲情上演,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张爱玲用她的冷静与惨烈的爱情观告知我们的是,如何好好生活以及怎样对待生命。她仿佛以身试法,企图给你我幸福。悲剧是不应该反复上演的,由张爱玲的描绘,我们应该了解,幸福是要自己努力去追寻的,幸福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得到的。

    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生活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生活质量,所以,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风格,才会拥有轻松幸福的人生。 当决定放弃时,便不应再在自己心中给已造成遗憾的对方留下任何心灵的空间,因为,这是徒劳,除了使已经受伤的人更痛苦外,毫无意义。不要为彼此再留下空间的意义还在于,在很多时候,人是应该学会遗忘的。凡事不可郁积心中,尤其是这种已无希望的感情。生活在追悔中是一种残忍的存在,不仅对自己如此,也会殃及他人,特别是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所以,不要讥笑口号似的“向前看”,这句话看似简单、幼稚,却真正是生活的真谛。无论曾经多么痛苦,无论现在多么艰难,只要想到未来,还有许多未定的岁月,心中就会有所希冀。即使只是微弱的火光,也会让人有所期盼。

    有未来的日子,就不会完全绝望。 曼桢有着一副柔弱的外表,骨子里却很坚强、独立、倔强,还有较强的自尊心与易受伤害的敏感的心。世钧温和内向、内敛谨慎,即使在恋爱中,似乎也缺少一种激情。这样的两个人遇到一起,性格上的矛盾与磕碰便不可避免。而且,关于爱情,似乎有一个怪圈———越是相爱的人,越无法理解对方,越容易冲动、敏感,甚至神经质,容易受伤。仿佛两只刺猬,只要稍不留神,彼此都会伤痕累累。

    关于在爱情中,双方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是人们一直的话题,因为,这的确是个有趣的话题,也很难具体的界定,通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底多远算是最佳、最适宜的距离,没有科学的数字,也不太可能有科学的数字,因为,感情本身是一个太主观、太善变、太感性的东西,所以因此而把握不好尺度。

    中国人是比较讲究中庸、讲究温文而雅、讲究凡事都是有尺度的,所以,即使对于像爱情这样会很激烈、会很澎湃的感情类型,也是强调要适度的。“过犹不及”,古话自有道理。而且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愈觉其精辟。太绚烂的爱情不见得会太长久,因为,生活本来就如白开水一般平常。对于爱情,不能有太超乎寻常的关注,而要以平常心,甚至要认为你的伴侣不过是要好的朋友而已这样的心态。只有这样,爱情才能甜蜜,婚姻才能长久。

    张爱玲《半生缘》: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张爱玲细腻的笔法,清淡的字句,率性的笔触,孕育着一种贯穿文章始终的苍凉与冷静。《半生缘》———只是生命中偶然的相识,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匆匆驿站,只是有缘相见、无缘相伴的一声叹息。

    半生缘,包含了太多无奈与惶惑,承载了太多的心酸与苦痛。《半生缘》,告诉人们的是分离,是无论怎样的激情过往,都是成为过眼云烟的擦肩而过。《半生缘》,名字本身便很感伤,注定了这是平淡而残酷的总结,其中所具有的无奈、委屈、不甘、辛酸、懊恼,在耗尽半生后冷静地领悟到了真理的冰凉———

    “我们回不去了”。

    在《半生缘》最后的高潮中,曼桢凄楚地问世钧: 我们还回得去吗? 其实无需回答,她言语中的心酸与无奈就已明朗地告诉我们,回不去了。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话题,这是一种难以面对的尴尬,,时间的无情、冷酷已经明确昭示,一些事情如果已经成为过去式,便无可挽回。14 年,漫长的岁月已经改变了太多内心曾经的敏感与脆弱。

    许多原本很简单的事情也已不再那么轻松,许多唾手而得的幸福更是早已另有归属。这是一种缺憾,再美好、再深刻的情感也只能藏在心里,可以怀念,却不能回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我们只能是慨叹,爱情的存在方式的确是多种多样的,朝夕相处、柴米油盐是其中最为众人所采纳与认可的一种。所以在曼桢的问话中,我们听到的是一种绝望,是一种难以言表的痛楚,仿佛是一个人在冷冷地流泪,甚至可以听到泪水穿透心底的冰凉声响。

    《半生缘》中的喜喜悲悲、凄凄惨惨、分分合合让人颇为感慨,人与人之间的相爱、相知与相伴、相守的确是需要缘分的,相识的早晚、容貌的美丑、家境的贵窘、年龄的大小并不是相爱的前提,爱情———这种情感的极致是需要缘分的,所以曼桢才会与后到的世钧,翠芝才会与相对窘迫的叔惠一见钟情。然而,缘如果只限于开始的瞬间,便是悲,不如无缘。曼桢与祝鸿才、世钧与翠芝、叔惠与富家女,这种种婚姻均是对缘的讽刺。

    张爱玲的故事,貌似平淡、冷静,却使人总有莫名的恐慌与压抑,直到全篇的终结,这种不安依然在忐忑。因为很多时候平静是让人不安的,尤其是对于本应是相对激烈的爱情而言。当爱被人生的起落所折磨,被岁月的洪荒所沉淀,被生活的重担所压迫,留下的就只是平淡得让人心碎的道白。

    张爱玲《半生缘》: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半生缘” 的绝望,使人困于曾经的美好,止步于对幸福的追寻。 悔恨是使人痛苦的,悔恨在于本应有机会,却由于主观原因而没有把握,在于本来可以过得很好,但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主动放弃,所以,最让人不甘、最让人心痛。时过境迁,谁也不能否定或者推翻已经发生的事实,所以没有办法回头。我想,《半生缘》带给我们的便是这种启示。

    事情总是这样的,当你心中有一份爱时,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和善的、暖洋洋的、美丽的,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有意义而快乐,你并不开阔的胸怀也可以容纳所有可能的不公。当你心中没有寄托、空虚无奈时,就会觉得世界一片黑暗,而在黑暗中踽踽独行的你,茫然、孤独、无望。《半生缘》便是带走了人们心中的阳光,在无爱的后半生煎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爱玲《半生缘》: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er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