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广州的夏夜闷热无风,空调喘着大气使劲地阻止热气渗入室内。
此刻的我,手指来回摩挲着薄薄的书页,双手不时交叉抚摸臂上的鸡皮疙瘩,仿佛能把它们压下去似的。
这本书我没有一口气读完,准确来说,是不愿意舒展这一口气。虽然开篇第一句作者已把既定的事实摆在眼前,但心底里却藏着万分之一的侥幸,妄想着能看到不一样的结局。
如果普拉西达·利内罗没有在最后一刻闩上大门,切断她儿子的退路;
如果圣地亚哥·纳萨尔没有在得知自己将要被杀后走出未婚妻的家,或者带上准岳父的来复枪;
如果克里斯托·贝多亚没有误以为圣地亚哥·纳萨尔会先到他家吃早餐,或者看到他进了未婚妻的家;
如果有任何一个事先得知这起凶杀计划的镇民相信维卡里奥兄弟真的会下手,或者有任何一个人出面阻止他们;
如果安赫拉·维卡里奥没有在被逼问时说出圣地亚哥·纳萨尔的名字;
如果巴亚尔多·圣罗曼没有迎娶安赫拉·维卡里奥,没有因为新娘子不是处女而退婚;
如果巴亚尔多·圣罗曼从未踏进过小镇一步;
……
以上众多“如果”,哪怕有一个能实现,圣地亚哥·纳萨尔或许还能活上好几十年。
02
而在1951年1月的星期一上午,马尔克斯的朋友卡耶塔诺在全镇人民面前被奇卡兄弟残忍杀害,这正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小说背后的真实事件。
时隔30年,马尔克斯重返当年发生事故的小镇,逐一走访事故的参与者和目击者:被刺杀的朋友的母亲、被退回娘家的曾经的新娘、直接执行刺杀罪行的两兄弟……以及在凶杀案发生前事先知晓的小镇居民。
没有人愿意承认或面对,自己是这桩凶杀案的帮凶。
“集体无意识”之下的群体中,个体责任的消失和分散是酿造这一悲剧的重要原因,大家总以为群体中的“别人”会阻止凶手,总以为“别人”会警告被害者,而自己却没有必要成为这个“别人”。
我能读懂马尔克斯想要揭示的这种封闭、孤独、落后的社会现实,但这部小说真正让我头皮发麻的不是“集体无意识”,而是“宿命。”
生活竟动用了这么多连文学都避讳使用的巧合,最终毫无阻碍地铸成这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如此鲜血淋漓的真相,让我不得不想要问一句:你害怕命中注定吗?
03
前不久去成都旅行,在酒店的床榻上做了一个本该让我惊心动魄的“噩梦”。
五个人,按照顺序,必须完成命定的那件事儿。只要第一个人的“命定”被触发,接下来的每一次trigger都会毫无意外地按照排好的次序逐一发生。
梦中的我是第五个人,命定的事儿是:射杀心爱之人。
这是一个重重复复的梦,五个人上演着一个不断轮回的过程。
第一轮的宿命,用的武器是飞镖。
第二轮的宿命,用的武器是弓箭。
不管前面四个人怎么逃避,有打中的,也有打不中的,但只要轮到我,总会百分之一百地命中目标。
而第三轮的宿命,用的武器是手枪。
不难想象睡梦中的我已大汗淋漓,历经前面两轮的无力挣扎,当进入第三轮梦境时,我竟异常地平静下来,举起手枪,毫无悬念地完成了我的“使命”。
而那一刻,我的潜意识突然有了意识,因为我选择了拥抱爱人,那一枪对准的是我俩的心脏。
在枪声爆发的同时,我缓缓地张开眼睛,没有呼呼的喘气,没有怦怦的心跳,只是平静地看着天花板,等待着黎明的到来。那是一种预知结局的安详。
04
咱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不管是马尔克斯的这部小说,还是我那个诡异的梦,读者/我都是这场宿命的旁观者,也就是拥有了“全知视角”。
而故事中注定要被杀死的圣地亚哥·纳萨尔,其实是最后一个得知自己将要被杀的。他还没来得及思考是咋回事,命就没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命中注定,他产生的不是恐惧,而是不知所措的茫然。
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看到的是宿命的不可对抗,但作为宿命的当事人,要是再多给一点时间,我相信圣地亚哥·纳萨尔一定会选择一条更为正确的路。
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在《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里曾说:“每一条道路最终都会带领你到注定的归宿。”
不管前面有多少命定的巧合,圣地亚哥·纳萨尔最终选择的是回家的路。所以,他注定的归宿是死亡。
而我,并不清楚宿命的归宿在哪里,因为我的每一次选择,都在改变着最终的目的地。
如果命中注定你要遇见这个人或这件事儿,如果“开始”是上天注定的,那么我认为,“结束”应该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
因此,在我看来,真正让人恐惧的并非不可预知的宿命,而是那种自以为不能做任何改变的宿命感吧。
阅读更多书评,
关注微信公众号:大翎爱写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