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有关吃和高考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小林尊的日本人。
他因为太穷,连电费都交不起,才想到要通过参加大胃王比赛来脱贫致富。一方面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一方面又缓解了经济危机。
小林尊看上去又瘦又小。当他到纽约科尼岛去参加 内森公司主办的“国际吃热狗大赛”时,绝对是一个冷门人物,没人看好他。大家都比较关注那些体型高大,腰圆肚肥的参赛选手。
这项比赛的世界记录是在12分钟之内吃下25.125个热狗。光想一想热狗的样子,就知道这个数字已经是相当惊人。
那场比赛,竞争相当激烈。当对手把整个的热狗塞进嘴里时,小林尊却淡定地把热狗掰成两半,轻松的咀嚼起来。
没有人关注这个不起眼的家伙。然而比赛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小林尊以50个热狗的成绩,彻底颠覆了这项大赛。不仅远超对手,还比原来的世界纪录整整高出了两倍。
很多人猜测这个小个子是不是做过胃部增大手术,甚至还有人断言,这家伙天生就比正常人多一条食管。
然而,小林尊却说出了其中的真相。
为了参加比赛,做为经济系的学生小林尊运用学到的加际收益 原理为比赛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他把吃热狗的过程全部细化。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测试,希望找到最优的办法。
比如,他通过测试发现把热狗掰成两半,咀嚼的更轻松,而且可以加快取热狗的速度。这就是一份边际收益。
接下来,他又开始测试用来蘸面包的水温,尝试各种不同的进食策略,诸如,不停猛吃,或者时快时慢地吃,还有如何通过扭动身体增大胃部空间防止出现呕吐等。
他把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拍摄下来,记录下各种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对每一个细节的严格控制和筛选。他最终走向成功。

这让我想起之前一个高考的故事
好友马莉的儿子去年参加上海高考,小伙子的成绩不错。
按照他在学校历次考试成绩排名,应该是介于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录取分数之间。考同济大学是稳进。进交大还是有点差距,但是他的儿子更喜欢交大。
为了能在高考时超水平发挥。
全家人在考前进行了相当充分的准备。
每天的饮食,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油脂的比例都是按照营养学的要求科学配比。
运动方式和作息时间用图表进行对比量化。
那段时间,我的朋友俨然就是一位营养师和健身教练。
她还和我谈到其中一个细节。考虑到上海6月份已经进入黄梅天气,纸张比较潮湿,容易晕染。考虑到卷面分值。她买了几十种中性笔,挨个儿做试验。看看哪一支笔的墨迹干的更快,写出来的字体更清晰整洁。经过筛选,最后挑出最优的那支笔去参加考试。
当时,我还笑她有点儿小题大做。搬出市面上常用的那些话来劝她,“人生不只高考一条路,没必要搞的这么神经兮兮吧!”
马丽却一本正经地说,”不是唯一的一条路,但并不意味着不全力以赴。”
高考成绩出来后,马丽的儿子顺利进入了交大学习。得到消息的时候,我依然不觉的这有什么必然联系。
读了今天这则故事,我才心服口服,“成功不是偶然,它存在于优化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好了!
我们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欢迎点赞留言,分享你的小故事!
特别要把今天的故事送给那些即将参加2018年高考的学子们。
加油吧!请全力以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