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知不觉时间走到了十一月份,半个学期已经过去,孩子在上周五进行了语文数学的期中考试。
接他放学的时候,孩子主动交代语文没考好,数学还不错。我问道:“语文扣分的都是哪?为什么被扣分有想过原因吗?”“我想过的,有一道题不理解,有粗心漏题的。写话就扣了五分。”孩子回答,听他这么一说,我语气变得严厉起来:“怎么还有漏题,不是一直跟你说按顺序做题目嘛,怎么就不改正,仔细点呢。写话扣两分还差不多,这次扣得太多,是不是不按要求写,而是管自己怎么想怎么写?不理解的题目回去好好看看想想,把它弄懂。”“我知道了。我没有不按顺序,只是时间不够了,我先写话,打算写完回头再做那题,后来就忘了。”孩子为自己辩解。
“让我说你什么好。那班上九十分以上几个?”我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压低声调再问,想了解一下孩子在班里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不多,只有九个人,老师说考到九十分以上非常不错。可惜我差了那么一点。”孩子惋惜道,“你看你稍微仔细点,完全有机会在九十分以上。唉,语文真的是不好,回去反思反思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提升上去。”我叹气摇头着。
“好了啦,这个问题就讲到这不要再讲了。我会改正,下次会考好的。”孩子应该被我说得不耐烦了,“不讲代表着你不敢面对考试成绩,在逃避,那是永远进步不了的。”我继续说着,“妈妈,我不高兴再讲这个话题,我不想跟你吵架,不想我们弄得都不开心。”他突然提高音量跟我这么说,我转过身看他板着脸,嘟着嘴,一副我很生气的样子,于是我就没再说下去。
——02——
我就是现实生活中比较会唠叨的妈妈,现在正努力去改正这个坏毛病。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遇到上述这情况,唠叨本质又显现了。不过,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孩子竟然没有大声吵闹或者是哭着回怼或者是一言不发地跑走,而是冷静地向我表达他的感受,适时地停止不愉快地对话,给彼此留下好的印象。试想如果继续下去,我就是一个只在乎分数对孩子诸多指责抱怨的妈妈,而他变成一个学习态度差只会哭闹的坏孩子。所以,我很欣慰他有这样的进步。
孩子除了学习,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在得到APP上听了武志红心理学、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对家庭、婚姻、亲子都有很大的感触和帮助。情绪一直憋在心里会憋出病来,严重点可能会有过激的行为,我和先生一直鼓励孩子及时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论是高兴、生气、难过等,通过这种方式让父母、老师、同学慢慢了解自己,进而有效沟通、友好相处。
——03——
刚开始他不会表达,或者不知道怎么表达,往往会有这样情景:
练鼓时练了好几遍,某个地方就是每每犯错,眼看着练习时间慢慢减少,我会着急说:“怎么还是犯错,有没用心去改,讲了这么多遍还不会,这样下去还学什么,别学了。”他呢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诉:“你是坏妈妈,怎么可以随便放弃呢,没有你这样的妈妈。”说完把鼓棒一扔在地上哇哇大哭。本来就只有四十分钟的练习时间,这么一闹,能足足减少二十分钟。
我教他在表达感受时试着说“你这样做(说)让我很难过(开心、伤心)”,这样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好的或者不好的行为。因为他练鼓是我陪着的,矛盾也总是最多的。当我还是照上述类似那么说的时候,他就会说:“妈妈,你这样说我,我很伤心。”别看这简简单单一句话,不仅让他的情绪舒缓,也让我的情绪缓和下来,甚至内心感到言语上给孩子带来伤害充满愧疚,我不再是生气地起身走出鼓房,而是平复好心情陪着继续练习。
——04——
自从孩子会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后,我和他之间的矛盾在慢慢减少。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这次他没有用我教的方法去表达,而是用了另一种自己的方式来终止话题,同样起到了效果,考虑到对方的感受,真的很棒。事后,就这我表扬了他,并问他怎么想到那样子讲,他说:“我看你有时候说‘这个问题讲到这,不要讲了’,所以我就学了。我害怕吵架,不想不开心。”原来我的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了,以后得注意给孩子做个积极乐观的榜样。
有句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常常对孩子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试问我们又做对哪些。我们在心里盼望着自己孩子能成长成自觉、自律、懂事、孝顺的孩子,殊不知最需要成长的是我们这些家长,只有家长先成长,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他们自然而然地进步上来了。同时,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及时反馈家长的教育是否成功以及自身言行是否得当。我们与孩子在成长路上是平等的,互相监督,一起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