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草园明月共光辉云居轩
魏征与李世民的哀怨情仇

魏征与李世民的哀怨情仇

作者: linwood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10:19 被阅读105次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魏征是太子李吉的下属,而李世民是以秦王的身份,杀太子而夺得皇位的。按理来说,政治对手的下属,也就是敌人之一,是要斩草除根的。李世民是不可能在用魏征等人为官的,更加不可能重用。但偏偏这两人还真的不走寻常路,不但用,还大胆用,用出了一段历史佳话。这让多少因政治斗争而死的文人士大夫们,哪里诉苦去,哪里说理去?

    这么不同寻常的事情,肯定有不一样的内情吧,难道他们有什么不可以告人的秘密?

    魏征是卧底?还是魏征用了美人计?或者他们两个人出柜?又或者是魏征的天才让李世民为之不忍杀?

    首先看一下魏征的简历,魏征出身平凡,但少有才气,而且还是一个造反派出身。先是跟着一个叫元宝藏的郡丞起兵造隋炀帝的反,接着跟着元宝藏投靠李密,成为瓦岗军的一员。后来瓦岗军战败,魏征跟着李密投靠李唐。期间被窦建德俘虏,成为窦建德的起居舍人。在直到李世民打败窦建德后,魏征才再次加入李唐王朝。成为李建成的“太子洗马”,这个洗马的官制,是辅助太子的岗位,不是真正去洗刷马匹的官。从此成为了太子的人,因为魏征向文笔很好,能写文章,因此比较有名,太子李建成也很看好他。

    李世民登基后,任命魏征为“尚书左丞”,在官职上应该是有一个提升的。魏征最后官至门下省长官——侍中,也是一名名义上的宰相。是属于文官的最高级别官职。唐朝是没有设立专职的宰相的,三省的长官都可以说是宰相,所以有唐朝是实行群相制的说法。也就是说,同朝有好几个宰相。

    李世民一朝,历史上称为宰相的多达45人,可见唐朝的宰相并不值钱。所以,魏征被称为宰相,并不能说明魏征的地位特别高,李世民特别重视他。

    魏征与李世民的哀怨情仇

    接着分析李世民为什么会重用魏征?

    首先,从李渊到李世民及之后,或者之前,从隋朝开始,皇帝都没有杀功臣、滥杀大臣的习惯。唐朝的开国功臣,很多都是造反派起家,后来投降李唐而成为开国元勋。单单瓦岗军、窦建德、王世充等人的下属投降李唐后,成为李唐宰相、将军的就不下几十个。所以,在李世民或者当时的社会习惯看来,敌人的人才,未必是要赶尽杀绝的,是可以用,而且能用的很好。

    第二,先在李建成处做事,“玄武门之变”后投靠李世民成为宰相的,并不止魏征一个人。还有一个叫王珪的,职位更高,而且比魏征先人门下省长官,先成为宰相。这个王珪同样也是经常向李世民谏言,给李世民提意见,提醒李世民怎么做好皇帝的工作。谏言这种事情,有唐一代,好像就是一种风气,每个官员都会这样干。

    而魏征之所以出名,主要得益于他能写,比如《隋书》也就是唐朝为前朝隋朝修的史书,就是魏征主笔的。包括《梁书》、《陈书》、《齐书》等史书,都有魏征的参与。一个高官,又能写史书,那么,他的弟子之中,肯定很多写史书的。后世史书之中,魏征的美名就免不了比其他人要多一些。出名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第三,说到谏言,魏征并不是最激愤的。最敢于直言的是一个叫萧瑀的人,这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前前朝的皇子,又是前朝隋炀帝杨广的小舅子、近臣,基本上和杨广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

    按理应该是清除的对象,因为分分钟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想想后来明清两朝如何对待造反分子的后代,或者是前朝皇家子弟的,那必须是赶尽杀绝的。但这个前前朝的皇子,不但被李世民封为宋国公,还历任高官。

    更是因为勇于谏言,没人能受得了他,导致他六次被罢官,六次出任宰相。这才是真正的千古第一能人。六上六下,还有谁能比得上他。由此看来,魏征的待遇在唐朝,特别是李世民的任期内,是很正常的,并没有比人高多少。

    第四,隋唐政治是所谓的门阀政治的高峰期,虽然处于衰落的开始,但还远没有被撼动的时候。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关陇军事集团的概念,就是门阀制度强势的最好的体现。从魏晋南北朝、隋朝、唐初,都会世家大族主导统治阶层。李世民为了打压这些世家大族的势力,提出要重新编排各大家族的族谱,并对家族进行排名。谁知道大臣们将山东崔氏的家族排第一,而李氏家族勉强排第三。令李世民勃然大怒,最后在强势干预之下,才将李氏排在第一。而这份榜单是没有得到天下人认可的。可见这些大家族的势力有多么的强势。

    在李世民的宰相中,以房玄龄为代表的是山东士族,以魏征、马周为代表的是寒族,以萧禹、王珪为代表的南朝贵族、以及以宇文士及、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代表的关陇贵族。这是一个由多方势力组成的政府。整个李世民时期,基本就是几大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宰相轮流坐。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要想稳住权力,避免被这些大家族权力绑架,启用平民子弟就是必然要走的一步棋子。而魏征恰恰是平民子弟中能力突出的一员。所以,李世民要用魏征也可以理解和必须的事情。

    第五,说一个与我们平常所认知的历史差别很大的事情,那就是魏征虽然是以进谏出名。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魏征是情商很高,很会说话的人。他大部分对李世民的谏言都是拐弯抹角,通过比喻、典故、暗示等比较柔和、委婉的语气说的。并没有像萧瑀、王珪等人直接粗暴。

    从魏征写给李世民的《十渐不克终疏》、《谏太宗十思疏》两份最重要的文章,都可以看出,魏征对李世民是先表扬,抬高,然后再温婉的说出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隐患,最后鼓励李世民做一个好皇帝。简直现代商业文案的典范。那里来的诤言、露骨直接的话语?那都是历史故事而已。有文章为证的魏征谏言都是很温婉的。

    所以说,李世民之所以对魏征有铜镜说,那是因为魏征说话比较好听,所以李世民才喜欢他。而不是魏征挑骨头、专找李世民的麻烦还很喜欢他。那个说话不好听,专挑骨头的人是萧瑀,是被免了六次官的宰相。

    所以说,李世民和魏征并没有什么哀怨情仇,而是一个好上司和一个好下属,工作配合默契。下属情商高,会说话,懂得上司的想法和需求,从而通过管理上司的职场技巧,工作和建议方案都得到了上司的支持。而上司,面对一个能力较高,又会说话,懂得尊敬上司的下属,给予了很大的工作支持而已。

    最后再说一句,魏征担任门下省长官,也就是所谓的宰相其实只有4年而已。这个时间并不算长,魏征整个政治生涯,在李世民的属下,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

    历史,总是存在很多的传说和故事,并不能总是传递真实的信息。

    真正让魏征有这个历史名声的,是因为魏征留下的文字较多,所以在后人写的《贞观政要》这本书出现的较多。而这本书是后来很多皇帝必学的书籍,更是大臣们想要效仿的对象,所以,才会有魏征如此高的历史名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征与李世民的哀怨情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tg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