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随笔读国学经典
为什么读经典,如何读经典

为什么读经典,如何读经典

作者: 快乐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24-04-11 05:44 被阅读0次

关于为什么读经典,可以有千万个理由,起码有三个理由:经典是圣圣相传的心法,千年不变的常理。通过读经典让你换一个思维,迎来新世界。经典是人生的说明书。

首先,经典是圣圣相传的心法,千年不变的常理。以《大学》为例,《大学》讲求修齐治平,涉及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从任何一个角度切入,其中都有圣圣相传的心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如何来理解明明德?先说明德,再说明明德。明德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以光明本性为大。如果大家到孔庙,一定要注意乾隆皇帝在孔庙诗礼堂题写的楹联:绍绪仰斯文识大识小,趋庭传玉教学礼学诗。中华文脉一脉相承,它博大精深,正是因为它那么博、那么大,它的视域宽广,找到视点就特别重要。所以乾隆皇帝说要识大识小,提醒我们要能分得清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大学》当中所讲的大:光明本性是大。在此之外的附加物,如果有,那就有;如果没有,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为什么要在明德之前再加一个明呢?要知道那个明不一定能够自己呈现出来,还需要我们主观上人为上做一个努力,通过学将这个大,将光明本性的大,呈现出来,而学和觉可以说是一回事。学者,觉也,学习就是为了觉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作为动词的明,提醒我们另外一个大:自觉向上为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告诉我们的是:首先要识大识小,以光明本性为大,以自觉向上为大,这可以说是《大学》教给我们的心法。有了这样一个视点,便可以在宽广的视域中发扬广大。它起于光明本性,并不止于光明本性。它反身向内,同时还向外辐射和延伸。在《大学》当中所讲的辐射和延伸是非常清楚的,概括为四个字,那就是修、齐、治、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当中的讲法。

      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子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君子的时候,孔子也给出了类似的说法,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本质还是在谈修齐治平的话题。我们概括为四个字:修己安人。如果说经典中有圣圣相传的心法,一言以蔽之,所教育我们的正是修己安人之道。

      从《大学》向上追溯到《论语》,《论语》言修己安人,《大学》中讲修齐治平,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大学》我们可以理解为曾子的思想,《论语》我们可以理解为孔子的思想,曾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请问孔子的思想又来源于哪里呢?根据《中庸》当中的讲法,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可以说《中庸》中的这句话,是对孔子思想来源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尧典》云: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先请帝尧出场,他又被人们称作放勋。说他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修己安人的脉络就表现在其中。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克明俊德讲修身,以亲九族讲齐家,平章百姓讲治国,协和万邦讲平天下。修己安人之道,修齐治平之道,尽在其中了。刚刚这段话是《尧典》开篇的内容,十分重要,我们看,尧一出场就气度不凡。我们学经典就要学这种感觉,就要学这其中的气势。

      经典中有圣圣相传的心法,千年不变的常理,可以帮助我们的生命升高一个维度。再转身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会看到不同的风景,说不定会像当年夫子一般,他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是在表达这样的意思。要想站得高,看得远,需要我们主动地给生命升维,咱们就将自己向上靠一靠,向圣贤之道靠一靠。

其次,通过读经典让你换一个思维,迎来新世界。经典中的行文脉络,体现着圣贤们的思维方式,而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就是他们处事的方式,这是我们“黎明即起 读圣贤书”在读经典过程中特别在意的地方。通过这些文字的描写,用我们的心去感觉,他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一个思维,是什么样的一个节奏,是什么样的一个安排?随着我们的体会越来越深刻,说不定我们便也可以跟上节奏。

      《论语》当中,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季康子希望老百姓能够尊敬他,能够忠心于他,并且听从他的劝教。孔子告诉季康子,如果你想要老百姓尊敬你,你就要做到以庄敬的姿态,以庄敬的气度和威仪,呈现在老百姓的面前。如果你想要老百姓对你忠心,你就要做到对上孝、对下慈。如果你想要老百姓听从你的劝教,那么你就要举善而教不能,要不停地树立榜样,还不要使弱者掉队,还要带一带、拉一拉他们。

      我们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做,与其要求别人如何做,不如自己追求如何做。换一个思维,迎来新世界。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自己的追求。能否做到呢?要看我们修行的功夫,需要持续的、一贯的努力。当然不容易,但是结果却值得期待。

再次,经典是人生的说明书。我们人生大体的境况会发生什么事,应该怎么做?经文中都有一个参考答案。虽然生活的现象千变万化,但是究其大端,也就是抽象到大的方面来说,也不过是面对得到和失去,面对前进和后退,面对富贵与贫贱,面对上位与下位,面对得不到或者已失去,实际上经典中都是有参考答案的。要想人生之路走得稳健,最好把说明书拿出来看一看,会更加稳妥几分。   

相关文章

  • 提升写作能力的十大法宝

    1、读经典,读经典,再读经典。 2、读杂书,读杂书,多读杂书。 3、从经典中找到心仪的大师,学习他,学习他,再学习...

  • 谈人文经典一

    我们为什么要读人文经典? 在带着大家一起阅读之前,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人文经典?回答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

  • 2019-11-25 《养生主—梁冬说庄子》读后感

    如何学习国学?既要读经典,又要读子部;经,史,子,集。 《大学》等属于经典,儒家经典; 法家,道家,墨家等归入子部...

  • 读书要读经典

    读书要有选择,要读好书,读经典名著,既要读中国经典,也要读外国文学经典,《论语》、《孟子》、《庄子》、《道德经》等...

  • 家长必看:孩子读《论语》的好处

    为什么一定要孩子读《论语》,孩子读《论语》的好处。 《论语》是万世之书,天下之学,经典中的经典。 是由孔子弟子及再...

  • 王财贵教授之读经教育百问千答一百十八

    第一百十八问:您建议英文经典读哪几本,顺序如何? 答:我建议不管哪一种语文,决定要学,就从经典的读...

  • 正音跟读练习上之关注自己

    自从请了经典以后,读经典的时候都是盯着孩子读,孩子读的好就夸奖,读的不好就批评,有时甚至还会打孩子,让孩子读经典还...

  • 老徐说:读儒家经典《大学》之前你一定要掌握的本书结构!

    读传统典籍时,大家都感觉无从下手,而儒家经典的《大学》《中庸》以及《易经》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如何能够快速地读懂...

  • 2019-06-05第二天学习心得

    家是孩子成长的土壤,经典就是土壤的养料。经典就是家文化。 经典如何读?谦奉校长告诉我们:没有系统的规划,没有读经计...

  • 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体系学习心得

    家是孩子成长的土壤,经典就是土壤的养料。经典就是家文化。 经典如何读?谦奉校长告诉我们:没有系统的规划,没有读经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读经典,如何读经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yc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