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星空推荐团推荐,本文系首发原创,文责自负。
老子所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于今,我感触颇深。每天,我做到了读书,可以说是日所有益。每天也做到了反省,至于“道损”多少,还远远不够。这是我天天疑虑的根源,常常喜悲参半,日夜督促修正自己的动心起念。
“为学日益”反而觉得“为道日损”,常常弄得自己越发不已,不能心甘情愿,便找遍自己时间和精力的可能性来弥补。此状态是否于身心合意,不可考量,好在自己不断调理修炼之法,勉强过得平稳的生活。
三年疫情大结局的这个十二月的冬日,格外宁静。外出,遇不到几个人,在家,在单位,都是三五人而已。可谓是“为学日益”的大好时机,自然“为道日损”也颇有心得,日趋长进。
与两个故友聊天,在此特殊时期,关心彼此,给这寒冷无情的日子增添点温暖气息。一朋友感叹到:“以前太幼稚了,总是想帮助他人,但是现在想想,并没有做到真正是帮了多少,有时还会越帮越麻烦,原来是自己还是弱小的。五十多岁了,终于明白了‘立己达人’的真正含义,先强大自己才能更惠及别人。”我与另一朋友说:“最近一直有失落的感觉,好像是因为会想起自己工作生活过的地方,一种不舍得的惆怅在心头盘绕,不仅回忆那些地方的鸟语花香,一砖一瓦,更常常想起那时的人情温暖、人间大爱。其实,这种恋旧的心理没有毛病,但是有一种感觉不好,我察觉到了,还竟然不舍我曾经在这些地方的付出与硕果,这让我立即有了警醒,这是不是“为道日损”的状态有问题了?”朋友说:“有道理,你还没放下你的傲慢、自私,那些东西不是你的功劳,是那里的人、环境、风俗、道德赠与你的,你需要做的只有“感恩”。最重要的是,你需说声‘对不起’,因为你极可能还做了些伤害他人、环境的事,你地离开,是在进一步给那里的生态进化的空间。放下吧,会有另一扇门打开的,对那些地方是好事,你应该对那些地方所有的人、事、物说声‘谢谢’。”
做不到“为道日损”,“为学日益”还有啥用?真的需要向自己质问了。现在的心释然些了,与两位朋友的对话,让自己增长了很多灵性,两位朋友也都表示,有很多觉悟。这种交往才属于心灵的交往,属于精神的交往。
其实,现在能够找到如此方式交往的朋友已经越来越少了。有时会走出家门,想拔脚去找一位好友叙叙旧,喝杯茶,但是溜达了很长一段路,或是走了好几圈,就是想不起找谁好。大城市的人上千万,找到一个知己的朋友太难了。这不怪他人,最终还是不想麻烦每一个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需要在一个频道上的价值观相似的朋友的。回来,那就寻找几本书吧,或许书的作者,书里的主人公,会是我的知己好友呢?塔拉•韦斯特弗的《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马歇尔•古德史密斯和马克•莱特尔的《习惯力》、乔•维泰利的《新•零极限》、纳撒尼尔•约翰逊的《未察觉的世界——一座城市的自然志》、金惟纯的《人生只有一件事》、钱穆的《新亚遗铎》、萧红的《春意挂上了树梢》等纷纷飞到我手中,我每天很快乐地与之交流对话,与之思维碰撞,与之心领神会。他们的优点,他们的缺点;我的优点,我的缺点;那时的灵魂,那地的情境;此时的灵魂,此地的情境。变得历历在目,纠缠交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之觉神奇地升腾起来。
有如新冠病毒的“阴”与“阳”之间的关系。不要担心“阳”了, “阳”后就是“阴”;不要高兴自己还是“阴”的,早晚都会“阳”了。坚守“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之间的道理,老子所言这句话的后半句“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自然起效。
《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谦逊、臣服、欣然受之。珍惜现在还与你联系的朋友,相惜当下与你有缘相遇的朋友。
在写这篇文章过程中,就有青岛和鞍山的两位故友发来在家撰写的学习心得,与我微信语音,共同感怀人生常道,互致问候,彼此鼓舞。 这些都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境遇、缘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