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民俗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时差党
S16E51——虚构的非虚构作品《在荷华人的私人史》

S16E51——虚构的非虚构作品《在荷华人的私人史》

作者: 小茶纪 | 来源:发表于2017-05-27 07:43 被阅读0次

    主题

    在荷华人的口述私人历史

    宗旨

    本书记录在荷兰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出生地、不同教育背景的华人口述自己的成长历程,关注他们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如何应对“身份认同”的问题,同时尝试以个人故事从不同侧面反应出中国和荷兰的社会变迁。

    目录结构

    (拟采访对象为自己的初步构想,目前并无把握能一一落实。)

    序言

    餐饮行业

    - 中餐馆老板(传统的第一代)

    - 餐馆老板(二代,更多创新)

    (或者一篇关于在荷华人餐饮行业的深度报道)

    文教科技

     - 荷文华人作家王露露

     - 华人工程师协会会长

     - 荷兰大学里任教的中国学者(经济/法律/管理/医学等)

     - 荷兰中文教育(拟采访一位或几位在荷兰不同中文学校任教的职员)

    艺术

    - 在荷华人书画协会

    - 荷兰亚洲电影节负责人郑碧雪

    企业

    - 中资企业协会成员(中国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进入荷兰本土之后的挑战与应对);企业包括保险、银行、华为、以及其他科技通信公司

    - 留学生毕业后在荷兰创业的年轻公司(如专为在荷中国留学生毕业找工作的平台;专为中资企业在欧洲做招聘的HR公司等)

    龙泉寺

    - 在荷兰筹建龙泉寺的缘起(采访牵头的侨领)

    - 对常住法师的采访

    - 对居士、义工的采访

    家庭生活

     - 对华人+本地人组成的家庭进行采访

     - 对华人二代进行采访(关注在“身份认同”这个问题上)

    荷兰人眼中的在荷华人

    - 莱顿大学、Utrecht大学等和华人研究话题相关的学者/学生

    - 或许可以在小学、中学、大学生中发放问卷做调查

    信息来源

    个人故事:一对一采访在荷华人

    社会发展:请教Leiden大学、Utrecht大学等社会学、历史学的学者,了解欧洲华人发展史的相关文献,对本地区的华人社会发展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

    写作伦理

    成稿后会给被访者阅读,不披露令被访者困扰的隐私;

    立场正面,避免敏感问题。

    完成计划

    5年(也许更多)

    前期:组建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成员可采可写,有共同理念),寻求相关资金、人员方面的支持(比如出版社、编辑、愿意资助该项目的华人社团等)。

    第一阶段:对华人社会、荷兰社会变迁等相关话题进行文献、报道等资料准备,并选择和联系采访对象;同时团队成员培训采写技能。

    第二阶段:采访,积累录音、文字、视频、照片等素材。部分采访对象可能不仅限于一次采访,而是采用跟踪采访的形式(可能持续几天)

    第三阶段:将采访素材整理成文

    第四阶段:将文稿发给相关专业人士(专业作家、学者等)寻求意见反馈和改进建议。

    终期:将文稿变成实体书(或者电子书)。

    序言

    (这是一篇虚构的序言。这个想象中的非虚构作品愿景宏大,以我目前的时间、精力、资源无法胜任。但如果有一日我离开荷兰,我希望自己能写出类似的作品,以纪念我在荷兰度过的美好岁月。)

    2009年8月,一个晴朗而干爽的清晨,我走出飞机,第一次踏上了荷兰的国土,然后坐上火车去往我要上学的城市。多年以后,我还是能清晰地记得一出火车站就看见迎面一个大大的银行的情形:当时那个二十多岁的女生如释重负地说,还好还好,不是大农村,看着还挺有人气的。

    当时那个女生所不知道的是,她将在这个小而发达的国家度过的岁月,比以往待过的任何一个城市都要长。

    最初的三四年,我抱着“体验体验,毕业了就去其他地方”的想法,把自己的活动局限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留学生圈里,平时几乎都和中国同学交流,关心的都是中国的新闻热点,看的都是中国流行的影视剧作品,很少和本地社会有任何接触。

    转变发生得猝不及防:有了小孩,不得不和本地社会的方方面面打交道——社区医院、市政厅、税务局、幼儿园……遑论本地社会的各种约定俗成,一开始语言就是需要克服的头号难关;另一方面,我从“学生”身份转变成“社会人”身份,在工作中要适应各种各样本地的企业文化,比如在讨论中无论上级下级都是平等,比如你可以当面质疑别人的做法,你也要做好准备接受别人的质疑……各种各样的挑战迫使我走出舒适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入本地社会。

    三言两语,就可以勾勒出我漂在荷兰的种种历程。

    这种历程,在许许多多扎根在荷兰的华人的眼里,可算是普通。当我结束了学生生涯、搬到了荷兰大城市之后,我逐渐接触到了活跃在荷兰各行各业的华人,赞叹他们取得的成就之余,我也很好奇他们奋斗的历程,以及在经历了两种文化碰撞之后,他们是否有身份认同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方面的问题。对自己身处的族群的好奇感,构成了我最初想写这本书的冲动。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借助在荷华人的故事,探讨我们在和西方社会交往时,应当采取一种怎样的心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于华人在西方社会的形象十分敏感,认为他们的报道或者故事表现出对我们的社会和文化非常肤浅、标签化的认识。这样的敏感可能会使我们矫枉过正,在下笔的时候又朝另外一个极端发展。在采访和整理素材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随着社会发展,在荷华人有了一种新的信心——我们能够理解本地社会为什么会特别聚焦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某些方面,我们也会以此为契机努力展示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复杂多面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彼此倾听——中国的声音很重要,其他地方的声音也很重要;中国的视角有用,其他地方的视角也有用。没有人能对我们自己下断言,包括我们自己。所以,多视角的观看,多方面的倾听总是有益的。平等对待,不卑不亢,包容理性,这也许就是我们应当发展的“大国心态”吧!

    在荷华人到底具体有多少人?很遗憾,我手上并没有一个官方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毋庸置疑,书中涉及到的华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他们的故事,足以反映出在荷华人这一族群在近二三十年中是如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让我们翻开书,去聆听他们的故事,去感受有温度的私人历史带给我们的心灵震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S16E51——虚构的非虚构作品《在荷华人的私人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px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