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打卡不是去某个地方的到此一游,也不是去一家网红店排很长的队只为了一杯奶茶,或一道菜,而是每日必须做的考勤记录。
每天,刚刚迈进那座桥,第一件事就是打卡,可以不上班,但是不能忘记打卡。作为一个社畜,一次不打卡算一天半没上班,一天不打卡就算旷工三天。这个代价有点大。
对于伤不起的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来说,打卡考勤无疑是有效的,而且有杀伤力的。为此也想了很多办法。定闹钟,连续定几个闹钟。上班之前,开会之前,离开公司之前,只要是上班的日子,踏入公司地界,第一时间打卡;下班之后,离开办公室之前,踏出公司地界之前,心理暗示自己先打卡。以至于有时临时去公司有事,或者带朋友路过公司参观,也会不自觉的按下打卡。
严防死守,闹钟多次提醒,甚至有时因为临时开会,特殊事情确实忘记,还会专门掉头,跑公司去打个卡。甚至临时有事,早上不去办公室,路过公司也会打个卡。由于十几年如一日的养成习惯,还有各种提醒办法。十几年来忘打卡的次数确实也不多。满打满算一年应该也不超过一把手手指的数量。
相对于自己有点严苛变态的方式方法,倒是异常羡慕那些不用打卡的单位和一些不担心打卡的岗位。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打卡,最好别让我知道你是谁?不然,我见你一次,就怕你一次!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一个公司一晃已经十几年了。打卡的方式也变了多次。从那种一个打卡的硬纸条往印时机里咔嗒一下,到后面的指纹,虹膜,再到后面的云之家,再到现在的钉钉。变的是方式,可是不变的是计时,甚至越变越智能,越变越无法作假。时代在变,打卡的方式也在变,可是每天有事没事必须要在公司被圈养的本质一点没变。倘若什么时候可以移动,居家办公,或者一周只用两三天也是好的,不过,我也就是想想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