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诗解三百九十三

作者: 花外踏香泥 | 来源:发表于2021-11-02 11:42 被阅读0次

舟次武林寄天竺僧无昼

许浑

溪长山几重,千里万株松。

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

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

还在孤舟宿,卧闻初夜钟。

【注解】

1. 舟次:船停泊之所。即码头。宋苏轼《与程正辅提刑书》之六:“軾深欲出迎郊外,业已杜门……专令小儿去舟次也。”宋范正敏《遯斋闲览·谐噱》:“(东坡 云):其初离昌化时,有十数父老皆携酒饌直至舟次相送,执手泣涕而去。”

2. 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以武林山得名。宋苏轼诗:“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3. 天竺:山峰名。亦为寺名。在浙江杭州市灵隐山飞来峰之南。唐白居易诗“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塘写緑油。”山上有上、中、下三 天竺寺。上天竺寺,五代后晋天福间建,吴越钱俶改建号天竺观音看经院;中天竺寺,宋太平兴国元年吴越王建,号崇寿院;下天竺寺,隋开皇中就晋慧理翻经院改建。唐李白《送崔十二游天竺寺》诗,即指下天竺寺。

4. 树栖鹤:传说佛于娑罗双树间入灭时,树一时开花,林色变白,如鹤之群栖。

5. 旧降龙:《六祖大师缘起外记》:寺殿前有潭一所。龙常出没其间。触挠林木。一日。现形甚巨。波浪汹涌。云雾阴翳。徒众皆惧。师叱之曰。你只能现大身。不能现小身。若为神龙。当能变化。以小现大。以大现小也。其龙忽没。俄顷复现小身。跃出潭面。师展钵试之。曰。你且不敢入老僧钵盂里。龙乃游扬至前。师以钵舀之。龙不能动。师持钵归堂上。与龙说法。龙遂蜕骨而去。其骨长可七寸。首尾角足皆具。留传寺门。师后以土石烟其潭。今殿前右侧。有铁塔处是也。

6. 孤舟:孤独的船。晋陶潜 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陆游 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简译:

溪水长长,山影重重,上万棵松柏依天竺寺而生。(此联写天竺寺的周围景色)

秋天的傍晚,太阳从赤色的栏杆落下,云朵在碧绿的山峰上盘卧。(此联写秋日傍晚天竺寺高处的景色)

阳光洒在林中就像娑罗双树开花变时的白鹤群栖之象,山云倒影在潭水里宛如从前那条被降服的龙隐在其中。(此联写秋日傍晚天竺寺低处景色,以树栖鹤和旧降龙喻无昼佛法高深)

我还是住宿在孤舟上,身在旅途无法归入佛门,只能卧听天竺寺中传来的初夜钟声了。(此联表达了自己身在羁旅,无法摆脱红尘羁绊的那种无奈和寂寞之情)

相关文章

  • 许浑诗解三百九十三

    舟次武林寄天竺僧无昼 许浑 溪长山几重,千里万株松。 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 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 还在孤舟...

  • 许浑诗解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唐代诗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 许浑诗解二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唐代诗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 许浑诗解三

    早秋三首 许浑在屡遭挫折仕途无望的情况下,想要归 隐而又不甘心终老江边。为了表达自己对未来 前途的迷...

  • 许浑诗解十四

    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 许浑 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 地穷山尽处,江泛水寒时。 露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 无劳...

  • 许浑诗解十六

    广陵道中 许浑 城势已坡陀,城边东逝波。 绿桑非苑树,青草是宫莎。 山暝牛羊少,水寒凫雁多。 因高一回首,还咏黍离...

  • 许浑诗解十五

    赠契盈上人 许浑 月沉霜已凝,无梦竟寒灯。 寄世何殊客,修身未到僧。 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 借问曹溪路,山多树...

  • 许浑诗解五

    许浑在屡遭挫折仕途无望的情况下,想要归 隐而又不甘心终老江边。为了表达自己对未来 前途的迷惘与困惑,写下这三首诗。...

  • 许浑诗解六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唐代诗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 许浑诗解七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唐代诗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许浑诗解三百九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mx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