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哲思酷说老子
90后酷说《老子》(23)│世界上最大的谜题:好人是如何变坏的?

90后酷说《老子》(23)│世界上最大的谜题:好人是如何变坏的?

作者: 紫侠狼 | 来源:发表于2018-07-13 09:04 被阅读257次

题引:

在人性深处,埋伏着一种潜在的补偿机制:

当自己受到伤害时,会不自觉地把施加伤害的对象视为绝对的“恶的化身”,而把自己看成是绝对的“正义的化身”。

于是为了对自己进行补偿,我们往往会将自己反击的“恶行”合理化。

所以尼采说:

“与魔鬼战斗的人,要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少出政令不扰民,顺其自然把握规律。)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孰为此者?天地

(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1、

所谓“希言”,就是少说话。

所谓“自然”,就是“道“

好比曹孟德,就是曹操。

为什么?四个字:

“道法自然”。

所以这一句里的“自然”,可以引申为顺应“道”,追随“规律”的意思。

老子认为:

天地之间,存在着一条无形的规律。

比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当然,我们现在常听说的“月满则亏,日中则移”,其实就是盗版自老子的语意。

其实,不只天气如此,人性同样如此。

所谓的“飘风”“骤雨”,只不过是老天爷在“发脾气”。

所谓的“喜怒哀惧”,也只不过是人性在“刮风下雨”。

二者都逃不出“道”的手掌心,飞不出“规律”的五指山。

2、

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记载于宋代文人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里的一个小插曲:

北宋时期,有一位名相叫文彦博。

他曾经在成都出任市长,有一次大雪天,宴请宾客。

夜深了还没有散席,于是一些随从的士兵开始发牢骚,甚至骂娘。

情急之下,为了御寒取暖,将“井亭”拆掉烧火了。

于是守卫的军将向文彦博报告此事,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你文彦博,你会怎么处理?

3、

再讲第二个故事,出自于苏辙为他的兄长苏东坡写的《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东坡在管理密州的时候,有一名江洋大盗经常作案,然而屡逃法网。

当地的公安局长一怒之下,带领了数十名武功高强的士兵前来密州捉拿。

依然无功而返,但是这些士兵们立功心切,最后随便诬陷一户人家是盗贼。

并且强行闯入家中,经过一番打斗,打死了户主,然后畏罪潜逃了。

于是当地的老百姓跑来找苏东坡主持公道,那么请问:

如果你是苏东坡,你会怎么处理?

4、

现在,让我们回到《道德经》: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什么意思呢?

其实一切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它不会永远保持一个状态,而是跟心电图一样,永远有起有伏,有高潮有低潮。

所以,我们要顺应这一条天道的规律去做事,随浪上下,随波逐流。

才能不费吹灰之力地紧紧抓住事情本质,准确地诊断出它的“脉搏”,问题也才会迎刃而解。

如此,放能算得上是“同于道”。

5、

没错,其实“人性”就是“道”的一部分。

所以,一个领导者必须要顺“人性”而为,千万不要逆“道”行事。

比如第一个故事里的文彦博:

当他听到一些士兵们拆掉了政府修建的“井亭”之后,就知道事情已经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了。

如果他此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官威,强行惩罚这些士兵。

那么,最可能的后果就是:

“激起兵变。”

因为士兵们在天寒地冻的条件下,思维已经脱离了常轨。

所以处理的时候绝不能遵循“常规”。

其实这些士兵们“拆亭取暖”,是做了一件其他士兵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如果文彦博当时祭出一张严厉的惩罚令,无异于将一根火柴扔进嗮谷场。

只要有一个人带头抗命,必然会瞬间引燃所有士兵们心中的怒火,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文彦博听到消息时,一直装聋作哑,宴饮如常。

直到第二天,才将带头者进行了一番杖责,然后发配,其余的从犯则一律无罪赦免。

为什么非要等到第二天才处理?

因为此时天寒地冻的环境已经不在了,士兵们的思维已经重新回归正轨。

套用老子的话讲就是: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况于人性乎?”

没错,一切突发的反常之事都有其起伏和涨落的规律。

而文彦博一直都能精准地把握着“人性”的脉搏,在人性的海洋里“随波逐流”。

他知道如何巧妙的避开“人性”的险恶,如何顺应“人性”而处理政事,所以他才能成为历史上的一代名相。

6、

苏东坡同样如此,当百姓们找他主持公道的时候。

他并没有理会,而是一抬手就把诉讼状扔到了地上。

说了一句:

“事情必不至此!”

没几天,苏东坡“徇私枉法”的名声就传到了那些亡命士兵们的耳朵里。

于是他们渐渐放松了警惕,不再昼伏夜行,躲躲藏藏。

其实,苏东坡早就派人暗中盯梢查探,轻轻松松就将他们捉拿归案。

如果当时苏东坡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地去抓他们,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这无疑是在告诉逃犯:

“赶紧藏好了!我要来抓你们了。”

7、

我们要知道:

即使是非洲最强壮的狮子,抓羚羊的时候都会潜伏良久,出其不意。

如果狮子每次捕猎,都是先明目张胆的长啸一声。

狮子饿肚子倒是其次,恐怕它早已经从地球上被淘汰掉了。

因为没有一个猎物会赌上自己的性命,心甘情愿地等着狮子来享用。

其实,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8、

苏东坡高明就高明在摸清了这一条自然规律,顺应人性,出奇制胜。

当然,我并非说用“明修栈道”的方式就一定抓不住那几个逃犯。

而是说,这种方式所耗费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制度成本等等是远远超出“暗渡陈仓”的手段的。

这就是对“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一条规律的活学活用。

其实,老子这一句话的潜台词是:

”人性并非持久不变,而是起伏有常。

所以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发布命令,一鼓作气,雷厉风行,而是要多观察、多琢磨、多沉淀,三思而行。

然后像狮子一样,抓准时机,一击致命。

如此,才算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第五句】【第八句】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1、

在日本,有一位60多岁的大叔叫木村清。

前半生是典型的失败人士:

大学时专攻司法,结果一毕业就失了业;

又去当图书推销员,结果一进门就被人请出门;

接着开始出租录像带,结果一开张就遇上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创业失败。

最后穷途末路的他,只好借钱开了一家寿司店。

生意一路火爆,规模也越来越大。

但是,他遇到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

金枪鱼的供货严重不足。

金枪鱼可是他店里的招牌美味,独占店里销售额的38%。

他几经研究才终于发现:

原来提供金枪鱼的渔场,就在非洲的索马里海域。

没错,那里是全世界海盗最猖獗的地方。

据国际组织不完全统计:

仅仅在2009年至2011年,索马里至少发生了200起以上的海盗抢劫事件。

所以,金枪鱼的供货总是时断时续。

2、

怎么办呢?

木村清思前想后,最后一拍桌子:

“能不能让海盗别再绑架商船,而是替咱们去抓金枪鱼呢?”

几天后,木村清真的亲自去找了海盗。

经过一番谈判,最终把寿司店开到了非洲。

日本的网络上流传着一段木村清与海盗的对话:

木村清:“索马里这么好的渔场,为什么做海盗呢…?”

海盗:“我们之前也是渔民,内战后没法捕鱼,只有当海盗一条生路!”

木村清:“那你们给我抓金枪鱼怎么样?”

海盗:“没有渔船啊!”

木村清:“我有!”

海盗:“也没有捕金枪鱼技术啊!”

木村清:“我有!”

海盗:“也没有冷藏库保存啊!”

木村清:“我有!”

海盗:“不加入贸易组织也没法出口啊!”

木村清:“我来谈!”

海盗:“那就这么定了!我们替你捕捉金枪鱼!”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据美国海军統计:

自2012 年起,索马里海盗犯案次数明显下降。

日本外务省更是指出:

在 2015 年1月至7月期间,该海域的海盜袭击、被害件数已为 0 。

3、

当然,索马里海盗的衰落并非网络上吹嘘的只是木村清一个人的功劳。

最主要的原因是:

国际组织的联合打击、各国武装的军舰护航,以及更好的船舶管理制度等等综合原因所造成的。

但是无论如何,有一点无可否认:

木村清先生通过商业合作的互利模式,为海盗们提供了一种自力更生的正当的生存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一部分海盗从良后的就业问题。

所以,当地的吉布提政府才会为木村清颁发一枚勋章,表示感谢。

4、

那么,如果我们把木村清先生与海盗合作的故事提炼成一句话:

不是恰恰等同于老子所描述的“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吗?

其实海盗之所以当海盗,本质原因无非是因为一个字:

“穷。”

所以,他们才会选择以一种不符合“道”的方式生存。

但是自从木村清先生以符合“道”的方式,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合作共赢的机会时。

使得他们能够以一种符合“道”的方式去体面的生活时,他们便悄悄地被“道”同化了。

表面上看使他们选择了“道”,其实是“道”选择了他们。

5、

没错,“道”其实就像是一位很有魅力的绝世佳人。

缺少的只是:

能够揭开“道”的神秘面纱,将“道”的天资国色展现出来的智者。

如果西施站在你面前,你一定会动心。

同理,当你有一天睁开慧眼看到“道”的庐山真目时,你一定会更加动心。

那个时候你会发现:

其实“道”已经站在你面前,等你很久了。

所以老子说: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第六句】【第九句】

㊣德者同于德;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1、

如果你翻开《汉书·循吏列传》,就会翻出这么一个故事:

汉宣帝时期,渤海一带连年饥荒,盗贼四起,几任太守都束手无策。

后来满朝文武经过一番商议,只好把70岁的老臣龚遂请了出来。

但是龚遂老态龙钟,又矮又丑。

汉宣帝一番嫌弃地试探说:

“爱卿有何良策?”

龚遂不慌不忙,答了一句千古名言:

“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

接着又说:

“希望陛下不要拘泥于文法,待老臣见机行事。”

汉宣帝苦无良策,只好默许,于是龚遂欣然前去赴任。

结果郡中的官员听说新太守上任,不敢怠慢。

为了安全起见,特地派了军队前去迎接和护送。

但是龚遂并不领情,大手一挥,将他们全部打发回府了。

并且颁布了一条新命令:

“即刻起,罢免一切追捕盗贼的相关官吏。

凡是手中拿锄、镰等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拿问,只有手中拿着兵器的才是盗贼。”

结果剑拔弩张的盗贼们听到这一条命令时,当场便一哄而散。

纷纷丢掉了手中的武器,转身拿起镰刀和锄头种田去了。

2、

现在请问:

龚遂的前几任太守是真的因为无能,治理不了渤海郡吗?

当然不是!他们并不是不能治理,而是不想治理。

准确地说:

他们只是想局部治理,而不想彻底治理。

为什么?原因是四个字:

“养寇自重。

说的更形象一点,是:

“养贼邀功。”

所以,他们的“无能”是假的,“无德”才是真的。

况且,渤海郡的老百姓其实大多数都是本分的良民。

只是由于世道黑暗,生计所迫,才被逼上梁山当了盗匪。

而前几任那些渤海的太守们故意“治标不治本”,以一种“无德”的方式威逼利诱,然后邀功请赏。

最终才导致事态越来越严重,几近于失控。

像明朝的一代悍将李成梁就是如此,养贼邀功,结果失控,为明朝培养出了清太祖努尔哈赤这个掘墓人。

3、

龚遂平乱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其实无非就是老子的一句口诀:

“从事于德者同于德,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首先,龚遂给老百姓指出两条道路:

一条是拿起武器,当“无德”的盗贼。

一条是拿起锄头,当“有德”的农民。

正常情况下,老百姓肯定会选择后者。

但是,为什么老百姓会集体选择去做一个“无德”的盗贼

显而易见,根源在于地方官的无德和失职。

他们先是“官逼民反”,后是“养贼邀功”。

说到底:

他们并没有给老百姓选择做一个“有德”好人的机会。

而龚遂的一条“德令”,恰好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同于德”的机会。

也就是说:

老百姓做一个“有德”的农民,成为了一种可能,一种马上就能实现的自我期许。

据史书记载,在龚遂的感召和教化下:

渤海郡一向带剑佩刀的老百姓们纷纷“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做起了一个“有德”的农民。

这不就老子所说的“德者同于德,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吗?

4、

当然,或许你会说:

“龚遂只是在绝境中给了老百姓一根救命的稻草,其实老百姓选择“同于德”, 并非是那么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啊?“

问得好,那么我们不妨继续再来看一个老百姓主动积极“同于德”的典故。

这个典故叫“文公伐原”:

话说春秋时期,晋文公周襄王安定了天下,周襄王赏封给晋文公四座城池,其中有一座就叫

但是,原城中的老百姓不愿意归顺。

于是晋文公决定前去讨伐,并且与文臣武将们约定:

“只携带十天的粮食,如果攻不下,就班师回国。”

结果攻打了十天,原城依然坚守不降。

晋文公无奈,只好下令撤兵。

这时候原城突然一个老百姓跑出来跟晋军报告说:

“原城缺水少粮,最多能坚持三天而已。”

将军们也纷纷劝阻晋文公暂缓三日,一举攻下原城。

但是晋文公说:“如果我得到了原城,却因此失去了信用,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力排众议,坚持退军。

没想到,原城的老百姓听闻后说:

“天下竟然有如此有德有信的君主,怎么能不归顺他呢?”

于是,几天后就主动投降了晋文公。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

周边有一个叫卫国的小国家,听说了晋文公“伐原守信”的事迹后,也主动要求归服晋国。

后来,这个故事越传越远,最后传到了孔子的耳朵里。

据韩非子说:

“孔子在日记里也忍不住对晋文公赞赏了一番。”

至于孔子的日记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这个典故的真实性可以说几乎是无可置疑的。

因为除了韩非子的记述以外,最早在左丘明的《国语》一书中,以及后来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里,都能找到“文公伐原”的记载。

5、

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

晋文公正是因为“言而有信”的“有德”之举,无形中感化了不愿归顺的原城百姓。

所以在撤军离开后,原城百姓才会主动选择“同于德”。

老子所谓的“从事于德者同于德”,还有比这更形象的阐释吗?

最戏剧性的是:

“晋文公无意伐卫,卫国却乐于归服,而且主动前来投奔。”

其实据《吕氏春秋》的记载:

主动归降的不止卫国一个,还有其他的小国家。

老子所谓的“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还有比这更生动的注解吗?


【第七句】【第十句】

㊣失者同于失。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1、

先来听一个小典故:

北宋时期,有一名武官叫孔守正。

有一天,宋太宗在宫廷里宴请文武大臣。

席间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一派热闹喧嚣的景象。

孔守正自然也喝的酩酊大醉,所谓“一杯在手,天下我有”。

于是就开始吹嘘自己当年的英勇事迹,结果,另一个醉鬼王荣听不下去了。

两人在大殿中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还差点掀了桌子,完全无视宋太宗的存在。

这时候,有个侍臣建议说:“应该把他们俩抓起来问罪!”

宋太宗摆了摆手,没有理会。

第二天,孔守正和王荣两人一大早就连忙进宫请罪。

不料宋太宗十分诧异地说:

“昨天朕也喝醉了,什么都不知道。”

——《宋史·列传第三十四·孔守正》

自古以来,宋太宗这一番精彩的表演都被认为是“难得糊涂”的典范之作。

因为在古时候,帝王的权威是至高无上,不容挑战的。

但宋太宗为什么愿意放下身段,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或许你会说:

“他这是宽容大度、或者收买人心啊!”

这个答案不能说不对,但是未免太流于表面了。

就好像水面上漂了一层油,别人问你为什么呀,你说因为油比水轻

其实归根结底,是水的密度比油更大。

同理,赵太宗之所以宽容大度,是由于他对人性的理解比别人更深。

那么,深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留待思考,我们继续往下探讨。

2、

197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一项实验。

他招募了24名身心健康、没有暴力倾向、互不相识的男大学生,然后随机将他们分成两组:

一组扮演囚犯,另一组扮演狱警

实验开始了:

第一天,他们就忘记了这只是一个实验,很快便入戏了。

“囚犯”不顺从“狱警”时,“狱警”就觉得这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于是耍起了官威,对囚犯进行了严厉的责骂。

第二天,“囚犯”们依旧取笑和挑衅“狱警”,撕掉了囚服上的编号,甚至策划了暴乱。

结果遭到了残酷的惩罚:

“狱警”没收了他们的饭菜、床被,强迫他们做俯卧撑、脱光衣服、甚至是关禁闭、赤手洗马桶等等。

虽然有几个“囚犯”拒绝执行,并高声强调这只是一个实验。

但是在“狱警”的逼迫下,最终不得不乖乖就范。

于是,他们便渐渐地相信自己是真的“囚犯”了。

第三天、第四天,有的“囚犯”因为不堪忍受,提出假释的要求。

但是遭到拒绝后,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人要求退出实验。

原来,他们已经彻底被驯化了。

第五天,情况越来越糟糕,有的“狱警”甚至强迫“囚犯”们互相之间进行性羞辱和性虐待。

有三名“囚犯”因为歇斯底里,情绪崩溃而被迫退出实验。

第六天,“狱警”们都成了名副其实的虐待狂,“囚犯”们则都成了精神面临崩溃的病人。

然而,所有人对这一切都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就连实验的主导者津巴多教授本人也沉浸其中,有时候还会嫌某些“囚犯”不够听话,怪某些“狱警”不够强硬。

幸亏当天一位前来参观实验的克里斯蒂娜女博士,对此提出了谴责和控诉。

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才如梦方醒,不得不强行终止了这一项实验。

没错,这就是上个世纪轰动全球学术界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3、

三十多年后,在2007年的时候,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根据当时的笔记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路西法效应》。

所谓的“路西法”,本来是西方的宗教里的一位光明天使。

后来背叛了上帝,堕落成为魔鬼“撒旦”

因此,此书的副标题是:

《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

3、

津巴多教授洋洋洒洒地阐述了几十万字,但是他有一个基本思路。

那就是:

“标签效应”很可能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

因为人们一旦给自己或者给别人贴上某一个特定的标签,就会按照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和行动。

比如:

人们给“囚犯”帖的标签是“坏人”,给“狱警”帖的标签是“好人”

而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

坏人就应该“按罪受罚”,而好人则应该“替天行道”

所以,人们的潜在逻辑是:

好人应该惩罚坏人。

其实,这是一条很隐秘的逻辑。

镌刻在每个人的基因中,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

即使是世界上最善良、最温和的人,也一定曾经在人生的某个时刻,脑海里泛起过亲手惩罚坏人的念头。

只是,这颗仇恨的种子见不得阳光,于是一直被压抑在心底“冬眠”。

如果有一天“春天”降临,遇到了适合生长的环境。

它立刻就会生根发芽,破土而出。

上帝的天使路西法,就是这样一夜之间堕落成魔鬼的。

没错,西谚里还有一句话说:

“最喜欢吃人的恶魔,往往是由英雄变成的。”

4、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斯坦福监狱实验”结束后:

三分之一的“狱警”被专业医师评估为有“虐待狂”倾向。

那么,那些被唤醒了人性黑暗面的“狱警”们,是不是从此就变成了反社会人格呢?

现实证明,不是的。

当他们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环境后,就又变回了优秀的学生、友善的朋友,有礼貌的陌生人。

值得一提的是:

其中一名被评估为有“虐待狂”倾向的“狱警”,后来还成为了一名社会慈善人士。

没错,其实这项实验给全世界最大的惊醒是:

人性,不过是环境的产物。

就像植物的特性,取决于土壤和气候。

问题只在于:

你是生活在“同于德”的环境里,还是行走在“同于失”的土地上。

5、

现在,我们就明白宋太宗对人性的理解深在哪里了。

当他将文武百官置于一种宴饮作乐的氛围中时,其实环境已经从正式场合转变为非正式场合了。

所以相应的,人性也会跟着转变。

就像是变色龙的皮肤,永远会向背景的颜色趋于一致。

因此,明朝的大文学家冯梦龙后来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下了一个评语说:

“以狂药饮人,而责其勿乱,难矣。”

——《智囊·通简卷三》

没错:

你不能既让人喝“酒”这种令人颠狂的药,却又要求他酒后不失言

你不能既给下属一笔丰厚的奖金,却又要求他咬着牙拒绝

你不能既给人无监督的权力,却又要求他做一个圣人。

6、

所以:

无论是赵太宗宫廷宴饮,还是津巴多教授所主持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其情景脱离了正常的社会轨道,处于一种“失道失德”的环境中。

这,不就是老子所谓的“从事于失者”

本来是谨言慎行的孔守正和王荣,由于处在一个“失道失德”酒桌上,渐渐地失去了正常的社交情绪;

本来是24名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由于处在一个“失道失德”监狱中,渐渐地失去了健全的社会人格;

这,不就是老子所谓的同于失”吗?

7、

那么,为什么“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呢?

2017年,中国上映了一部泰国的电影叫《天才枪手》。

电影讲的是两位数学天才的故事:

一个是女主角小琳,一个是男主角班克

两人都是穷苦出身,生活在底层家庭。

小琳成绩优异,最终选择了一所普通高中,因为可以免学费。

但是学校表面上免了她学费,其实在暗地里向她父亲收受了“赞助费”

当她得知后,愤怒地去找校长理论。

校长告诉她:

“赞助费”是合法的,你父亲是自愿的,不服可以退学!

小琳决定向学校发起报复,向邪恶的制度发起挑战。

于是,她开始给其他的学生补习来挣钱。

后来发现,补习挣钱太慢。

于是,她又开始帮其他同学作弊来挣钱。

她突破正义规则的理由很简单:

学校无耻地收受了我父亲的“献金”,我只是通过作弊把这些钱再拿回来而已。

8、

男主角班克同样是学校里的数学尖子,既天真又聪明,最主要的是一身正气。

当有人出高价想雇他当枪手的时候,他断然拒绝。

当他发现有人偷偷抄袭女主角小琳的答案时,主动向学校举报。

于是阴差阳错,男主角和女主角就这样相识了。

后来,在一次考试前夕。

男主角班克突然被黑社会莫名地暴打一顿,扔到了垃圾场。

他错过了第二天的考试,于是也错失了一年的奖学金。

雇黑社会的不是别人,正是曾经找他当枪手,却被他严词拒绝过的富二代。

男主角班克回到家里,当他看到母亲正在洗衣服的那一双漂白浮肿的手时,他妥协了。

他决定向富二代发起报复,向不公平的社会发起挑战。

于是他开始当枪手,其实他突破正义规则的理由也很简单:

富二代从我手上夺走的奖学金,我一定要从他手上再拿回来,而且要加倍地拿回来,起码能给母亲买一台洗衣机。

9、

再后来,在一起国际STIC考试中。

班克小琳合伙作弊,给泰国的考生传送答案。

不料,男主角班克被发现,女主角小琳勉强脱险。

结果,班克不仅被国际STIC终身禁考,还被泰国的母校开除。

小琳看到班克的结局后,幡然醒悟。

于是找到父亲坦白了一切,决定“金盆洗手”,向警方自首。

但是,班克却觉得自己已然没有了退路,愤怒地决定:一条道走到黑。

当他后来再次找到小琳商量一起作弊的时候,小琳劝他悬崖勒马,从新开始。

他却说:

“我现在就可以靠作弊年收入几百万,为什么要等大学毕业后才一年挣几万呢?”

10、

我想每一个人看完这部电影时,心里都是沉重如山。

正印证了尼采的一句话:

“与魔鬼战斗的人,要小心自己不要成为魔鬼。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恐怕这是对老子“失者同于失,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的最佳阐释。

其实,女主角小琳的选择一般人难以做到。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走男主角班克的人生路线。

因为大部分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男主角班克的缩影

11、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人的恶意,一些不公平现象的一些伤害。

而在人性深处,又埋伏着一种潜在的补偿机制。

当自己受到伤害时,会不自觉地把施加伤害的对象视为绝对的“恶的化身”,而把自己看成是绝对的“正义的化身”。

于是为了对自己进行补偿,我们往往会将自己反击的“恶行”合理化。

比如希特勒为什么如此仇视犹太人呢?

德国的一位作家约阿希姆·里克在《11月9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如何导致纳粹大屠杀》一书中,提出了这么一条重要的理由:

在1907年,希特勒的母亲患上乳腺癌。

主治医生就是一名叫艾德瓦德·布洛克的犹太人,由于医生使用了三碘甲烷进行治疗。

结果引发血液中毒,希特勒的母亲因此痛苦地离开了人世。

所以,希特勒认为是犹太人间接地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在希特勒的眼里:

自己的母亲当然是好人,因此犹太医生肯定是坏人,既然如此,犹太人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于是,希特勒的心中埋下了屠杀犹太人的种子。

反观当下中国的不少医闹者,心里多多少少不都住着一个希特勒吗?

自己的亲人当然是好人,因此无能的医生肯定是坏人,既然如此,医院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于是,医闹者的手里便抓住了“正义”的筹码。

唯一的区别只是:

希特勒的性格更隐忍,更极端,权利更大而已。

12、

至此,我们应该明白:

随便贴标签,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很容易诱发出心中没有理智,失去边界的仇恨,从而腐化自己的灵魂。

哪怕是一个善良者,也很难承受得住这种仇恨日积月累的聚焦和炙烤。

最后,往往就变成了一个“黑心”的人。

所以老子才会特别警告说: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第十一句】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

根据上下文语境,显而易见:

这一句的出现完全前言不搭后语,就好像在拍戏时突然跳出来抢镜头的路人甲。

况且,它在第十七章就登场表演过一次: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所以,本案可以断明:

此章句属于后人在整理的过程中一时疏忽,编排错误,完全可以剪掉。


第二十三章【完】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墨兮白:班克的遭遇可以说明,收获温柔,才可能对世界温柔。我们真的应该更温柔一些,不知道自己何时的温柔可能就给别人带去一线希望。相反不知道自己的一次不经意的无心恶意就成为最后一颗致命稻草。理解身边的“坏人”,他可能更需要温暖。但愿温柔最后连成圆,温柔又能回到自己身边。
  • ai糊弄:你的解说,很难和道德经原文扯上关系。不过也没关系,玩呗
  • ebbc2f6622bc:厉害😄
  • 秀妮_5519:原来还可以这样读《道德经》,我真是醉了!没有扎实的文史知识,是绝对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太厉害了!
    紫侠狼:谢谢您如此欣赏和支持: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一步微光2017:我也是90后~
    轻轻的飘过,支持一下。
    feff9fc8ceb6:心理咨询师,厉害:+1:
    紫侠狼: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谢谢你的欣赏和支持。,我也看好你哦,心理咨询师。:yum:
  • 花间墨:受教了:relaxed:
    紫侠狼:@花间墨 哈哈,我总想全部回复一遍:smile:
    花间墨:@紫侠狼 这还不简单,回复一个就是啦,:smile:
    紫侠狼:@花间墨 姑娘,你的评论都是三个一样的字,慌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你了
  • 悠扬_b585: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何况人性乎?
    紫侠狼:@悠扬_b585 哈哈,高见:+1:
  • 7e8fa93e3e68:怎么才能看懂尼采的书?
    紫侠狼:微信公号留言的是你吗?尼采的书我看过不少,然而并没有全部看懂,不过,我如果读到自己喜欢的几段,或者一句话,就会去发散性的思考,这是我的读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 人间有真情_表现要忠诚:有学有思,厉害👍
    紫侠狼:谢谢您支持!:blush:

本文标题:90后酷说《老子》(23)│世界上最大的谜题:好人是如何变坏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sv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