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5月19日,一个人在他的旅游攻略里写下了第一篇游记。
公元2011年,国务院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温家宝总理更是写专文纪念他。
这个人叫徐霞客,这本旅游攻略叫《徐霞客游记》。
我们对徐霞客的印象大概是这样的。
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不畏艰辛,四处游历,为后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地理资料。
可是当我走近徐霞客,陪他走过祖国的19个行政省,陪他登悬崖峭壁,陪他入虎穴龙潭,陪他路遇劫匪死里逃生,陪他叹为观止恍若隔世……
我心中那个布衣长衫,一丝不苟的老学究渐渐消失,一个充满生机和个性的鲜活生命在我眼前赫然跃现。
出人头地?留名青史?他从来没想过!
他只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如此而已。
01 上天派来的两个天使
明万历15年,在江阴的徐家大院,一个孩子呱呱坠地。
他就是徐霞客。
不过,当时他还不叫霞客,叫弘祖。
孩子一出生,父亲徐有勉就发觉这孩子与众不同,眉宇间有烟霞之气。
多年后,写《小窗幽记》的陈继儒看到这个年轻人,说他如漫天烟霞,送他别号为霞客。
徐霞客很幸运,不仅是因为徐家大院很有钱,更主要的是他摊上一个好父母。
什么样的父母算是好父母?
先从徐妈妈说起。
徐家花大价钱为小弘祖请了一位私教老师。这位老师远近闻名,但是以严厉著称。
课讲得枯燥不说,还动不动就打人,而且,打得狠。
本来就活泼好动的小弘祖,这下子可倒了大霉了。
小手经常被打得跟小馒头似的。
在古时候,这样的操作可能实属平常。
但是,徐妈妈却有着古代女子不一样的见识和勇气。
她去找先生。
“先生,孩子这么小,你怎么可以打得如此之重?”
先生很是诧异,之前大概是没遇到过找老师的家长,尤其还是一个妇道人家。
“自古道,棍棒出孝子,娇养忤逆儿。孩子不打不成器。”
“娇生惯养,固然不行。但是小孩子贪玩是正常的。孔子都说,作为老师,应该循循善诱。您也应该反思一下,学生不爱听课,是不是您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真得给徐妈妈点赞。
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引经据典,提出问题,给出建议。
保护孩子的天性,保护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这才是父母为孩子应该做的事情。
小弘祖后来有幸真的遇到一位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季先生。
先生不仅把弘祖喜欢《水经注》《山海经》穿插到枯燥的《四书五经》中。还经常带他去探索大自然——春日爬山,夏日淌河。
先生把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索自然的种子深深地扎入了这个孩子的心中。
多年后,徐霞客临终之前,将一生心血60余万字的游记手稿托付给了一个叫季梦良的人,这个人就是季先生的儿子。
说完天使妈妈,再说说爸爸。
弘祖再大些,就去了私塾。
别人家孩子在课堂上狂背四书五经时,他在下面偷偷看《水经注》,看到高兴处还手舞足蹈。
别人家孩子头悬梁锥刺股备考时,他就喜欢往山里钻,掏鸟窝,游野泳,采野花,抓蚂蚱。
别人家孩子四处投简历找工作时,他天天想着带着什么诗去远方。
这孩子别说在古代,就是放到现在,也准被他老爹拉回家,一顿胖揍。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
可是,徐爸爸呢?
“你喜欢玩就玩吧!做你自己喜欢的事就行!”
什么是好父母?
用超越世俗的眼光和格局,给孩子有无条件的爱。
400年后,有一个外国爹也说过类似的话——孩子,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受。
这个孩子叫巴菲特。
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有人懂你悲欢,有人护你周全,有人爱你所爱,有人许你如其所是。
02 热爱,原来也可以视死如归
徐霞客17岁那年,徐爸爸旧疾复发,离开人世。徐霞客避不见人为父亲守孝三年。
三年后,徐霞客心里想着远方,但不忍心把母亲自己留在家中。
母亲自然知道儿子的心思,告诉他,男儿志在四方,出去走走吧!每年回来一次看看我就行。
世间多几个徐妈妈该多好!
于是,徐霞客带上两个仆人和足够的钱,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之旅。
有人陪,有钱花,想来这趟旅程该是无比美好和惬意的。
可是,完全不是。
交通基本靠腿,纯纯的徒步。住宿基本露营,两床破被褥。餐饮基本靠摘,采蘑菇、野果野菜。
他不走寻常路。他也不信寻常话。
正是这样的信念,让徐霞客的地质记录真实不虚。现代国际考察队凭借先进仪器的考察结果,居然和他当年徒步记录所差无几。
一年回家一次的旅程,是不是花销很大?
交通食宿荒山野岭的,基本没什么花销,景区门票更不需要,黄山的经典景点都是他发现的。
统计下来,这一路花销最贵的居然是——导游费。
没有地图,没有导航,全凭当地人带路,还得好说好商的重金聘请。
为啥重金?因为他去的地方,不是龙潭虎穴,就是人迹罕至,要不就是有妖魔鬼怪。
去茶陵云阳山那次,他听说附近有一个麻叶洞。
这个洞不得了,都说那洞里有“精怪”。一般人听了,一定吓得掉头就跑,徐霞客一听,两眼放光,那必须得去看看了。
还有那次去云嵝寺,那寺庙原本是高僧孤舟大师所建,宏伟肃穆。气象非凡。但是后来因猛虎出没,常出来伤人,人们谈之变色。他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到底是什么让徐霞客有这样的胆量和勇气?
在去云嵝寺的路上,店老板也不得其解,问他所行为何?
他说,
人各有志,我喜欢山水,置万里道途于度外,置七尺形骸于死外,做个山鬼游魂,也算死得其所。
原来视死如归,不仅可以在“捐躯赴国难”的战场上,也可以在实现梦想的路上。
人生排序不同,无论在哪里,这都是一种无畏的英雄气概。
徐霞客应该叫徐侠客。
我们继续说导游费。
麻叶洞附近的村民得知有人要进洞,十分好奇。一时间男女老少几百人过来看热闹,可是就是没有一个敢带他进去的。
后来在重金的诱惑下,终于有一个人壮着胆子同意去。
那人哆哆嗦嗦刚要进去,突然回头问:先生是个读书人?徐霞客不知入洞和读书啥关系,说,算是吧!
那个人马上惊愕道:我还以为你是个降魔大师,原来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算了算了,我可不去送死了。
想想那情形,简直是社死现场!
可是徐大侠连真死都不怕,还怕社死?
没人带路,就自己进!不,我和我的随从进。
随从真难!
也难怪他的随从没多久就走光光。这心理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啊。
洞内到底有什么?
《徐霞客游记》中这样描述:
两壁石质石色,光莹欲滴,垂柱倒莲,纹若镂雕,形欲飞舞;乳石如莲花下垂,连络成帏。余所见洞,俱莫能及,恍若脱胎易世。
这算是得到了正面反馈了,相信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徐大侠就更积极了。
03 有一种情义叫背骨朝圣
1636年,已到天命之年的徐霞客 ,决定开始他惦记已久的西南万里征。
他说,再不去,以后怕是就不能再去了。
和他同行的除了随从顾行,还有他的好友——静闻和尚。
静闻是一个潜心修行的僧人,他今生唯一的心愿,就是想把自己用血抄写的《法华经》,供奉在云南佛教圣地鸡足山。
同是西行,两人便结伴而行。
前面说过,最贵的花销是导游费,后来发现,还有比导游费更贵的费用——黑社会的过路费。
这帮人不但要钱,还要命。
徐霞客这一生中一共遇到过三次劫匪。
最危险的一次就是和静闻和尚这次西南之行遇到的湘江劫匪。
1637年他们三人到达衡州的湘江水域。在江上突遇江盗,那群歹人手拿火把,刀光剑影洗劫客船。乘客即使交出钱财,跪地求饶,强盗依然刀戟乱刺。
徐大侠毕竟算是有江湖经验的,先趁乱取出钱匣,无处可藏后只能投入江中。然后自己也纵身跳入水中。好在江水不深,才幸免遇难。
可是混乱中,顾行和静闻早已不知去向。
最后终于在另外一艘船上找到顾行,身中数刀,浑身是血。
他们又在昨夜被洗劫的船上找到静闻。
强盗们还算良心未泯,没有对僧人动手。静闻为了在大火中保护徐霞客的书稿,竟未离船。徐霞客感动不已。
受此一劫,静闻身体大不如前,他们行至岭南一带时,瘴气弥漫,静闻中了瘴毒,奄奄一息。
静闻自知时日不长,便把徐霞客叫到身边,取出那部他用鲜血书写的《法华经》,递给徐霞客。
“徐公,我命不久矣,这部血经以及我的骨殖,拜托您,务请帮我带到鸡足山,如此,我无憾矣。”
后来,静闻病逝。徐霞客整理静闻的骨殖,放入陶瓶中。他要完成好友的遗愿,背骨鸡足山。
04 毫无遗憾的人生有多奢侈
湘江遇匪后,徐霞客财物尽失,落魄到几近衣不遮体。即便这样,他还是坚持到了昆明。
幸好陈继儒托付昆明好友,务必在此接待徐霞客。
徐霞客稍作休整,便直奔大理鸡足山,去完成静闻的遗愿。
徐霞客在鸡足山悉檀寺见到了弘辨、安仁两位大师,献上了静闻的遗骨和血经,并讲述了静闻一路的经历。
两位禅师听完不禁潸然泪下,当即决定,为静闻择地筑塔安葬。
完成好友遗愿后,徐霞客在朋友的帮助下,对云南的山川进行考察。
从滇中的昆明到楚雄,从滇西的大理到滇北的丽江,又到滇南临沧的澜沧江古渡口,为茶马古道留下了详细资料。他还确认金沙江才是长江的上源,而非儒家经典的“岷山导江”说。
走完云南这一圈后,徐霞客的身体每况愈下,特别是双脚已无法站立。
他知道,离家四载,是时候该回家了。
在好友的帮助下,崇祯十三年(1640)仲夏,徐霞客顺利抵达江阴。
次年,在旸岐家中病故,享年五十六岁。
徐霞客临终前说:
“汉代的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们都曾游历天下,然而,他们都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受命前往四方。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
一个人临死之前可以对自己说,此生无憾,这该是一件多么欣慰的事。
普天之下,有几人可以做到此生无憾。
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可以没有遗憾?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的最后,用徐霞客的故事给全书做了结尾。
他说,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最后讲述的这个故事,它超越上述的一切。成功的活法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过好每一天是一个普通人的英雄主义。
可是,道理都懂,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似乎有太多的阻碍,太多的患得患失,太多的瞻前顾后横栏于我们面前。
我们以为它们在现实的社会中,在周遭的环境中,在别人的阻碍中,其实,都不是。
它在我们的头脑中,在我们的恐惧中,在社会和家庭为我们筑造的无坚不摧的思维的囚笼中。
试问,作为父母,当别人家的孩子都拼命卷学习的时候,你敢让你的孩子开心地做自己吗?
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循规蹈矩地上班结婚生子的时候,你敢让你的孩子听从内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吗?
有无数种理由和借口让我们不敢。
所以,上下五千年,只出了一个徐霞客。
有两种爱可抵世间万难,一种是真爱,一种是热爱。
真爱提供牢固的基础,热爱提供向上的动力。
徐霞客很幸运,两者皆有之。
说了这么多,也只是想说,别让自己的人生有遗憾,至少别有那么多遗憾。
把时间轴拉到人生的终点,往回想想,那时的锥心遗憾,那时的心有不甘,现在就去做吧!
别怕失败,别怕受伤,别怕与众不同,别怕独辟蹊径。
希望我们到人生的终点时,都可以欣慰地说,我为自己活过,我此生无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