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命运的剧本虽然跌宕起伏,但却没有按错蚂蚁的一颗汗毛。这是命运,了不起的地方。哀公问,孔子对,一问一答,好似很有道理,是那么回事儿,可是,这两位谁说的都不算,哀公说的不算,孔子说的,也不算。道理是一样的。
有些事情,理论上,是这样,也应该这样(会比较好)……但现实,往往与理论“擦肩而过”,甚至有时还会存在:(与理论)背道而驰地情况,这都常见。
既:合理,常见;违理,亦常见;似是而非,更常见......这世界就这样,有人说,“人為”。
鄙人,说:你真的认为,“人”,有这么大的本事吗,人能改变什么吗。所谓改变,难道不是命运剧本里,既定的事实吗。鄙人以为,是事实了。道理是一样的。
故,这两个人,你问我,我答你……实际上,谁说的都不算呐。哀公时期,鲁国的政权,被牢牢的掌握在:“三桓”手中。孔子说了不算,哀公,也一样。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之三子告,不可。”(出自《论语·宪问14.21》)有些话,该说,但是说了没用,或不知道有没有用,那,还说不说。孔子,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要说。而,孔子的这种:耿直,也和他:“周游列国”的这种行为方式,属一致的。道理,是这样的。
一样地。因为,孔子有这种耿爽的性格,耿直而爽快;故,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才是三千年文明的正道。道理是一样的。诚,有一说一,这是:阳法。也是:正法。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儒家,虽然也有点儿讲求:“上善若水”(出自《老子》),但儒家的内核,是:至硬,至刚的。行为方式上慈悲,充满人道主义,但实际上,内心对于正義的坚持,与死守,绝对不亚于“龙宫”中的:定海神针,甚至是比那还要坚定,和刚猛的直男了。(真正的)儒家是这样。可是呢,理论上是这样,事实上很多时候刚硬,威猛的直男们,都未能将其心中所守死的正義,贯彻,贯穿到社会,和百姓中间……但他往往,却是守到了自己的:死。道理是一样的。
“守死善道。”(出自《论语·泰伯8.13》)守死善道,可人阻挡不了“时代剧本”的哗啦(拟声词)翻页儿。哗啦,哗啦,一页,一页。人,在大剧本儿面前,太微渺了。道理是一样的。你当然可以向内求,如果你具有这种条件地话,如果你有条件,鄙人非常推荐您能:向内求,找到:性(既:理),知晓:人(既:仁)。
1.
这是鄙人,非常愿意见到的。如果可能的话,请不要有“改变”世界,和“改变”人的想法……不要有这样的:臆测,和思念去产生。那是不健康,也是最没意义的一件事情,之一。不要有改变人,和世界的想法;向内求,如果,你有能力的话。除此之外,谁不是被时代推着走,被命运牵拉着走呢。
道理是一样的。谁不是呢。曾经,鄙人对于各种的言论,不同的言论……总会有所触动,心想:这人,怎么这样……后来,当下,鄙人能看不同的言论,也不会在意不同的言论了。这让我想到了:“耳顺”(出自《论语·为政2.4》)的状态。我想,可能我也耳顺了罢。道理是一样的。时代的剧本儿,滚滚向前,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人,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因为有这种:分子结构,我们罢自己想的:天花乱坠。实际上,只是:人,而已。道理是一样的。
2.
但人意识到这点,既:是人,则已是走了很多路,轮转过很多次以后了。
3.
道理是一样的。总之,“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出自《论语·为政2.19》)这是对的。可是,‘对’,并不是世界剧本里的全部,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出自《易传·系辞传上》)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这世上,不能光有:对,人間不是天堂。世界,也不是:纯陽。人間不是天堂,世界,也不是:纯陽。故,要有:阴。
4.
要有:阴。人的话,阴,陽都有。因为,人也是道。故人身上,有阴(和阳)、有陽(和阴)。所以,人也会:站队。阴,或者:阳。至于“归属”,那是之后的事情了。
5.
不一样的。----作者:李禮 庚子年 二月廿一 于家中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