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从“物质乞丐”,到“精神富翁”背后的教育之思 (上)
—— 马克思:一个没有“资本”的人,缘何写了《资本论》?
今天,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的诞辰200周年纪念日。
昨天,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会上说:“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
19世纪上半叶,风云激荡的欧洲大陆是马克思驰骋的疆场,为了革命的事业,他4次曾经被反动政府驱逐,毅然选择成为没有任何国籍的“世界的公民”。
1848年革命失败后,31岁的马克思流亡到伦敦。
马克思一家长期居无定所,常处于贫困、疾病、家人丧亡的痛苦中:他曾被房东赶出家门,居无定所;他的一个女儿夭折后,竟然买不起棺木,靠朋友赠送两个英镑才得以解困;他长期负债累累,甚至在肉铺、面包铺都欠着债;最“狼狈”的时候,他闭户不出,因为他的衣服都已押在当铺里了,苦难的生活还无情地夺走了他的4个孩子。
面对长期的艰苦困顿的生活,马克思并未稍减对于伟大事业的忠诚,对于家人和朋友的爱。
我们看2个镜头——
镜头1:马克思夫人燕妮在写给魏德迈的信中说:有一天,“突然女房东来了,要我付给她五英镑的欠款,可是我们手头没有钱,于是来了两个法警,将我的菲薄的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孩子的摇篮以及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们威胁我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东西拿走。我只好同冻得发抖的孩子们睡光板了”.
镜头2:1865年7月,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中这样描述写作《资本论》时的生活与心情:“我已经有两个月完全靠典当维持生活,愈来愈多的而且一天比一天更难受的要求纠缠着我……整个这段时间我连一文钱也不能挣……我诚心告诉你,我与其写这封信给你,还不如砍掉自己的大拇指。半辈子依靠别人,一想起这一点,简直使人感到绝望。这时唯一使我挺起身来的,就是我意识到我们两人从事着一个合伙的事业,而我则把自己的时间用于这个事业的理论方面和党的方面……即使单纯从商人的观点来看,纯粹无产者的生活方式在目前也是不适宜的”。
是的,马克思,被“驱逐、盯梢、查禁、逼债”,这些无休止的骚扰。
然而,马克思无论遭受多大的不幸,其钢铁意志和坚定目标始终没有动摇。为了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获得谋求解放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不断攀登,他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耗费毕生精力写出巨著《资本论》,成为了“工人阶级的圣经”。
他写的《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的精神家园。
毛泽东,对于《资本论》也是多次读过并,向党内同志推荐《资本论》。
对于,马克思写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说“我看了不下一百遍”。 同时,马克思,还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
一、马克思: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
马克思,不仅是共产党的老祖宗,而且还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
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中共说道:“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引起了马克思高度关注。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马克思撰写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的通讯,向世界揭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真相,为中国人民伸张正义。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习近平: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 2018年5月4日 央视新闻)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马克思:《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的精神家园。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的哈里逊印刷所出版。这一本小册子1.5万字,只有23页的德文版小册子,却是全世界传播领域最广、发行量最大、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品之一。
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于19世界的欧洲,却传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走入了逐步中国化的过程,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 这本在半个多世纪内就先后被翻译成俄文、丹麦文、西班牙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在这本书正式被介绍到中国来之前,在全球范围内就已经用30多种语言出版了300多种版本。
迄今为止,《共产党宣言》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过1000次以上,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
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译出来的,并且与1920年8月上海问世。
于是,《共产党宣言》便成为在国内影响最大的共产主义学说经典著作。 下面,我们看,老一辈革命家如何读《共产党宣言》?
1.毛泽东: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
毛泽东1920年第一次读《共产党宣言》。这一年,毛泽东27岁。
同一年,他在湖南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第二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常读、精读、细读的一本书。读了多少遍?无法统计。
1939年,他对党内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 《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是共产党人的思想武器,如同行军打仗必备的干粮、作战的武器一样,不可或缺。
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两次向全党推荐五本书,第一本就是《共产党宣言》。
他说:“我们可以把这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一年看不通看两年,如果两年看一遍,十年就可以看五遍,每看一遍在后面记上日子,某年某月某日看的。”(老一辈革命家如何读《共产党宣言》2018-05-05中国纪检监察报)
2.周恩来: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
周恩来1920年赴欧洲之前就读过《共产党宣言》。
这一年,周恩来22岁。1921年3月,他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8月,周恩来在《共产主义与中国》一文中说:“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尤其是在中国,实负有变更经济制度的伟大使命。”
“我们必须预备着,从事着,也永远不许忘掉。” 1975年1月,罹患癌症的周恩来抱病参加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会议期间,周恩来见到陈望道,关切地问:“《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有没有找到?”陈望道摇了摇头。周恩来叹道:“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啊!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老一辈革命家如何读《共产党宣言》2018-05-05中国纪检监察报) 周恩来同志还对陈望道说过:“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
3.刘少奇:我把《共产党宣言》看了又看,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
刘少奇1920年第一次读《共产党宣言》。这一年,刘少奇22岁。1920年10月,刘少奇在湖南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进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俄文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准备赴俄。 当时,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不久,就成了刘少奇手不释卷的日常读物。尤为幸运的是,刘少奇还和其他同学一起聆听过陈望道讲解《共产党宣言》。
1921年8月,刘少奇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课程。这年冬天,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旅莫中国学生中发展组织。 要不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刘少奇回忆说:“那时,我把《共产党宣言》看了又看,看了好几遍,从这本书中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党,自己是否准备献身于这个党所从事的事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准备献身于党的事业。” 于是,刘少奇第一批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终其一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如初。他说:“一个革命者,生为革命,死也永远为共产主义事业,一心不变。”(老一辈革命家如何读《共产党宣言》2018-05-05中国纪检监察报)
4.朱德:《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著作,是非读不可的
朱德1922年在德国入党后才第一次读《共产党宣言》。这一年,朱德36岁。 朱德曾是滇军名将、护国中坚,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一度令他苦闷彷徨。
1922年9月,他远赴欧洲寻找出路,11月在德国经周恩来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德国,朱德勤奋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读《共产党宣言》的次数最多、时间最长。 从入党时起一直到逝世前夕,朱德读了一辈子《共产党宣言》。
他说:“常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著作,是非读不可的。” 1976年5月,依据德文版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新译本”送中央领导审阅。这时的朱德,年届90高龄,眼睛花了,精力大不如前,读书很吃力。但他坚持一口气读完,随后提出登门拜访主持翻译工作的成仿吾。
5月21日,朱德来到中央党校,对年近80岁的成仿吾说:“我看见你的书,很高兴。这本书很有意义,对世界都有意义,我们有些什么问题搞不清楚,都要请教马克思,要看这本书。”这年7月6日,朱德逝世。弥留之际的他,仍念念不忘:“革命到底。”(老一辈革命家如何读《共产党宣言》2018-05-05中国纪检监察报)
5.邓小平: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邓小平1920年10月抵达法国,在随后的勤工俭学岁月里,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书籍,其间第一次读《共产党宣言》。这时的邓小平,还不满20岁。1923年6月,邓小平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4年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他后来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我从来就未受过其他思想的浸入,一直就是相当共产主义的。” 到了晚年,邓小平仍念念不忘《共产党宣言》。
1987年8月29日,刚刚度过83岁生日的邓小平欣然接受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赠送的一本书——新出版的《共产党宣言》。
他常说:“永远丢不得祖宗,这个祖宗就是马克思主义。”“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
老祖宗不能丢啊!”(老一辈革命家如何读《共产党宣言》2018-05-05中国纪检监察报)
其实,《共产党宣言》,也是无产阶级的“启蒙老师”。
三、马克思:“千年第一思想家”
20世纪末,在进入新千年时,英国广播公司网上评选千年最伟大思想家风云人物,评选结果依次是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马克思位居榜首。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位居第一。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第四频道调查3万听众,征询“古今最伟大哲学家”,马克思位居第一。
同一年,德国第四次评选最伟大人物,马克思被评为“德国最伟大人物”。路透社报道评选结果时,特别提出“《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在全球产生的深刻影响”。
马克思说过,《资本论》是他终生的事业。他是以惊人的毅力写作这部“无产阶级的圣经”的。
马克思的工作方法常使他从事非常繁重的劳动。早在1843—1847年间,马克思就写出24本经济学笔记,摘录从17世纪到19世纪大约70个经济学家的著作,全部份量相当于《资本论》的两倍。从1850—1857年,马克思又写了数十本笔记,这些《摘录笔记》是后来他创作《资本论》的重要依据。他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做着大量的工作,多半直到清晨四点。”
但不管工作有多么繁琐,马克思都是亲力亲为。即便为了证实一个不重要的事实,他也要特意到大英博物馆去一趟。为写作《资本论》中关于英国劳工法的20来页文字,他甚至翻遍整个图书馆里载有英国与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那些铅笔记号表示他曾从头到尾地通读过这些书。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吃惊地发现,马克思的稿纸中竟有超过两立方米的材料是俄国的统计数字。马克思还用细小的字体写满了3000页纸的阅读笔记。为了完成马克思的遗愿,恩格斯分别于1885年、1894年将《资本论》的第二、三卷整理出版。列宁说:这是恩格斯替马克思建立的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但恩格斯却坚持认为,这一切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四、马克思:写《资本论》,得稿费是多少?
马克思写《资本论》的年代,是他生活最艰难的几年。由于极度贫困,五年内有三个孩子相继夭折。1855年,马克思8岁的大儿子埃德加尔病死在他怀中,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已经遭受过各种不幸,但是只有现在我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不幸。”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的第一卷正式出版了。
不过,当《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首次出版时,人们不会想到,这本四年时间才卖完第一版共1000本的著作,会在日后改变了整个世界。(“《资本论》仍有现实意义” 德国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 2017年11月08日 新华每日电讯)
从马克思二十几岁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到此时已经快50岁了。
那么,《资本论》是马克思历40年之辛劳而完成的,所赚稿费是多少?
看马克思是如何回答?
马克思,曾对他的学生和女婿拉法格说过这样一段话:“《资本论》的稿酬甚至还不够偿付写作它时所吸的雪茄烟钱。”马克思的一生在烟的陪伴下,完成了包括《资本论》在内的数部名著,也许没有烟的陪伴,我们不一定能看到这么多的惊世之作。
我们知道,马克思的烟瘾非常大,不论是工作、思考问题、还是休息,总是烟不离嘴,吸烟又快又猛,甚至时常将剩下的烟放在嘴里咀嚼。
马克思“《资本论》的稿酬甚至不够偿付写作时所吸的雪茄烟钱。”
其实,在当时,不如当时德国一个工资最低的勤杂工多。
在人类现代史上,每当遭遇重大危机、面临重大转折,马克思主义都会出场,而其中一个经典标志,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这部出版于一个半世纪以前的经典著作。
据报道,就在2008年,《资本论》在德国的销量飙升到了前一年的近三倍,甚至脱销了六个星期。有媒体报道说,如果马克思还活着,《资本论》的版税就足以让他成为富翁。
马克思:从“物质乞丐”,到“精神富翁”背后的教育之思 (上)
马克思:从“物质乞丐”,到“精神富翁”背后的教育之思 (下)
五、马克思:一个没有“资本”的人,缘何写了《资本论》?
六、马克思:物质上的乞丐,精神上的亿万富翁
七、马克思最崇敬的人——一辈子最崇拜的科学家是开普勒,
八、马克思与燕妮,让人动容的爱情
九、马克思:亲密战友“恩格斯与沃尔弗”
十、马克思:从“物质乞丐”,到“精神富翁”教育之思
网友评论
这是马克思的伟大!
必须向马克思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