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产品
读书笔记:《设计心理学4:未来设计》

读书笔记:《设计心理学4:未来设计》

作者: 灥皛淼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18:16 被阅读292次
读书笔记:《设计心理学4:未来设计》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逐渐能做更多的事情,这意味着机器与人类之间需要更多的交流。改善人与机器之间互动的方式,了解机器自身的限制,使机器真正为人类所用,使人机之间实现和谐“共生”,这就是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

为什么人类与机器之间不能顺畅交流?

合作意味着协调一致的行动以及提供说明和理由(知道彼此在做什么和用意),意味着互信(一种需要经验和了解来建立起来的信赖)。人机之间不能顺利沟通的主要原因在于彼此之间缺乏共同领域。机器在信息处理速度、动力和一致性等方面表现出色,而在社交技巧、创意和想象力方面尤其是形态辨识方面则比较弱。机器只能测量传感器能探测到都东西,而缺乏心理的知觉。机器欠缺高层的目标,它们欠缺同理心,无法理解必须与其互动的人的目标和动机,无法用类比拓展方式将概念发展至新的知识领域,它们都学习能力和预测新的互动结果的能力很有限,且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

一部机器不可能充分掌握影响人做决定都所有因素,目前的智能系统仅根据有限的行为事例来推测人类的意向,这样采取的行动难免有些武断。若想与人进行成功的对话,机器需要对四周环境、前后脉络、导致目前情况的历史背景以及当事人众多不同的目标和动机均有领悟,这正是当今科技的根本局限。世界是复杂多变的,一旦机器面临的状况超出设计时预设的简单条件,机器就不能完成任务。

提供丰富、有内涵和自然的信号

人与机器之间的沟通十分重要,反馈能提供正在发生状况的关键信息,以及我们如何处理的线索,帮助使用者形成合适的概念模式。若要使机器发出的信息为人类所顺利接受而且不被人类讨厌,最好的方式是使用自然信号。自然信号是自然环境和生物释放出来的信号,它能提供持续的信息而无侵犯性,它容易辨识,它是有效且全方位的,人们无需特别的注意,只有在真正必要时才要求人类关注。意大利认知科学家克里斯蒂亚诺·卡斯托佛朗奇(Cristiano Castlefranchi)将这些看来没有特殊目的的线索称为“内隐沟通”。这些信号不能增加我们的认知负担,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在中心注意力与边缘注意力(能传递信息但不造成过分负担)两者间切换。这使得人们解放出来,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在必要情况下,人们又随时可以回去控制机器。

若想如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这些信息,需要建立自然映射(natural mappings)。

聪明的机器要具有可预测性

设计智慧型物品的两种不同研究方向。其中之一是:迈向智能自主,设计出能了解使用者意向的系统。另一个方向是:迈向智能增强,提供有用的工具,让人们自己决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使用这些工具。增强型系统让人舒服,它只做建议但不强制执行,让人了解和选择,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人们可以选择最适合他们生活方式的科技组合。

聪明的机器不需要去猜测人类的心思,这会使机器的行为变得不可预测,从而造成混乱。最好的方式是使机器的行为可预测,然后操作者对机器做出适当的反馈。这就需要明确显示机器正在使用的策略,让操作者了解机器正在按照哪一种程序运作以及运作到什么程度。这能帮助使用者形成一种心智模式,了解辨识系统的运作机制,增强他们的信心。

危险的自动化中间状态

为什么我们需要自动化?机器可以替我们完成枯燥无味、危险和肮脏的工作。自动化可以简化复杂的工作,减少劳动力以及提供娱乐,也可以使我们将不方便的事情安排到方便的时候去做。可自动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自动化增加了维修的需求,有些自动化也只是用非技术性的看守代替了技术性的操作者。

自动化系统在决策时也会出现问题,出错的状况可分为两种:错失代表系统没有觉察到发生的状况,因此没有执行该做的事。假警报意指系统在不当的时候采取了行动。假意系统会降低人们对系统的信赖,想想那个狼来了都故事,经过几次假警报后,人们就会忽视警告系统。

目前的自动化处于一个危险的中间状态,既不是完全自动化也不是纯人工操作。人的警惕能力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弱,人类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单调乏味的工作上,一旦自动化设备出现问题,让人类再花时间融入系统,恐怕为时已晚。人类容易过度信任自动化设备,一旦自动化设备出现了故障,操作者已经很难应对问题。如果一个系统未能完全自动化,那么,我们要对已经自动化的部分格外小心,有时候不需要干涉,有时候比真正需要参与的还要求人们投入更多。


最聪明的物件是那些能与人的智力进行互补的,它们可以给我们提建议,而且也可能与我们争论作对,但不是尝试超越人类的。未来产品的关键在于移动的能力,物理上控制环境的能力以及能感知到它们旁边的人和机器并且与之沟通的能力。建立人机共生关系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要从训练和技巧中得来,系统的设计者需要注意合适的社交方式。只要将工作项目设定清楚,环境状况在合理的控制之中,而且人机之间的互动尽可能减少,如此一来,自主的智能系统自有其价值。未来,我们与产品一起共事。我们指导和监督机器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同时我们自己也被机器管理和监督。

我们需要尽可能做最好的设计,为人们设想的设计,遵从所有以人为本、以活动为中心的优秀设计原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设计心理学4:未来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jri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