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181164/4331b09ec9b46c77.jpg)
昨日傍晚,闹腾了近一天的女儿终于消停下来,自己窝在沙发上睡着了。我把她抱到卧室,借此空闲时间回书房看书。
刚坐下不到两秒钟,书还没来得及翻开,放在书房充电的母亲的手机就响了。我凑过去一看,是在老家的父亲打过来的。
“爸。”我像往常一样接起电话,准备听父亲注意保暖别感冒之类的絮叨叮嘱,可没想到他的第一句话是“你妈呢?”手机听筒中的声音低沉又透着些许的着急。
我听出了异样,心里稍稍一紧,没多想,就疾步走到客厅将手机递于母亲。母亲接过手机放在耳边,我在旁边站着没动。忽然,母亲握着手机的手开始抖得厉害,刚刚因为电视节目而笑容舒展的脸也开始慢慢变得凝固。我有点紧张地看着母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车祸死了?!”
母亲冷不丁提高嗓音的大喊让我心里一惊,继而卧室传来女儿被惊醒的哭声。
我忍着因担心而剧烈的心跳,边哄孩子边问母亲:“怎么回事?谁死了?”
母亲放下手机沉默了一会,随后用手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你祝家奶奶。”声音里难掩悲痛。
父亲刚刚告诉母亲,我们的邻居,那个我们唤她为祝家奶奶的人,中午因为车祸死了。
而她,是村里和母亲关系最好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9181164/b6ac9fa71b0bc2c7.jpg)
祝家奶奶并不姓祝,她只是有一个姓祝的丈夫。农村称呼妇女往往并不直接叫其名,而是随了夫家姓称呼,她也不例外。至于她的真名,母亲没问过,她也不曾提起。
祝家奶奶今年67岁,近一米七的个头,身体消瘦却硬朗。
她的老家就在我们邻村,步行约二十分钟的路程,家里共有四个孩子,她是老大,底下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那个年代生活贫苦,为了照顾弟弟妹妹,她没有上过一天学,早早就成为家里的劳动主力,也因此练就了一个结实身板,年轻时工分挣的比男人都多。
到了出嫁的年龄,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在媒婆上门说和的第一天她就答应了,甚至连对方的样子都没见。
因为能说能干又有主见,祝家奶奶刚过门不久就成了那个兄弟三个大家庭的主心骨,三个家庭外加公婆,里里外外大大小小几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她去张罗,却也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祝爷爷,也就是祝家奶奶的丈夫,是一个瘦弱矮小的男人,但脾气很好,我每次回老家,隔着院墙都能听到祝家奶奶用她的大嗓门埋怨祝爷爷,祝爷爷总是一声不吭地听着。
祝家奶奶和母亲关系甚好。我在家的那些年,她几乎每天都来和母亲聊天,去田里做农活也是叫着母亲一起。她是个非常热情的人,家里蒸了馒头包了水饺都会端一碗过来,那时,我们两姐妹没少吃她做的饭。前两年我结婚时的被子就是她与母亲外出买的新棉花给我亲手缝制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9181164/23a4895108bd5997.jpg)
祝家奶奶有两个孩子,大一点的是女儿。小一点的是儿子。
女儿前两年生孩子,她跑去照顾孩子到上幼儿园,回来后,儿子就结婚了。
儿子性格软弱,看上去比女人都柔弱,从小到大没少让祝奶奶操心。为了儿子结婚,她把老两口省吃俭用积攒多年的十万元钱拿出去交了首付,给儿子在县城买了楼。
两个孩子生活都走上正规,家里事情也渐渐少些,本来接下来可以和老伴过个拉拉呱拌拌嘴的悠闲日子了,可是闲不下来的祝奶奶不顾老伴和一双儿女的劝阻,跑去村委争取了一百亩田地的承包权!
忙活惯了的祝奶奶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被生活的鞭子抽打着,转的越来越快。
这个陀螺有一天忽然停了下来,因为一个意外。
那天,祝奶奶冒着濛濛细雨骑电动车去田里,路面湿滑视线又不好,一不留神连人带车翻进路边沟里。幸亏有村民路过,赶快将其送去了医院。
医生一检查,脚拇指断了!一番紧急手术后,指头算是勉强接上。可是生活的戏剧性有时真的让我们大跌眼镜。
一天晚上医院病房停电,一家属摸黑中坐错了床,一屁股下去把祝奶奶勉强接好的指头又压断了!医生看过后无奈下了结论,做好没有脚拇指走路的准备吧!
从此以后,那个总是风风火火走路的身影终于慢了下来,可那颗永远操不完的心一如既往地执着着。
儿子结婚后,小两口事业不顺,儿媳埋怨丈夫的无能,天天吵的不得安宁。祝奶奶思索再三,骑上电动车就去了银行。
看着桌上的一摞人民币,小两口有点吃惊地看着祝奶奶,
“卫生街有几个闲置的门头,去盘一个位置好点的,开个快餐店。”撂下这句话,祝奶奶抬脚出了门。
快餐店开起来了,顾客多人手不够,祝奶奶上午跑去端盘子打下手,下午再回来去地里做农活,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多年过去,村南头那条窄窄的道路由土路变为石子路再到现在的柏油路,路上那个骑车奔波的身影从彼时的年轻鲜艳到此时的暮年沧桑。在时间无情的荒野里,有些东西变得更好,有些事物却逐渐枯萎。唯一不变的是那颗用亲情铸就的心。
祝奶奶不会想到,这个见证了她大半辈子生活历程的道路,会以这样一种让人无法接受的方式带她走向生命的另一端。
![](https://img.haomeiwen.com/i9181164/a11ff96f88aad0a9.jpg)
母亲说,祝奶奶每天很早就出门,特别是冬天,棉衣棉帽长围巾更是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提醒过她好多次这样骑车很危险,可她总是听不进去。
父亲说,祝奶奶就是在下午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的,可能是她捂的太严实,拐弯时没听到车喇叭声。
父亲说,祝奶奶当时就已经不行了,电动车被撞变形了,一袋从儿子店里带的火烧散落一地……
父亲说,人已经拉回来了,明天就出殡……
“操劳了一辈子,就这么突然地走了。”母亲落泪叹息,更让她难过的,是不能回去为祝奶奶送行了。
我抱着尚在哭泣的女儿来回踱步,心里堵的难受。
忽然想到了那个常被人拿来比做教师的流泪的蜡烛,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拼了命地燃烧自己,为别人带去光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虽然一直流泪,但却不觉得苦,因为这就是它存在的全部意义。
为了孩子一切安好,不在乎因为操劳带来的加速衰老。祝奶奶如陀螺般忙碌的一生何尝不是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的缩影。
我的父亲母亲,在我们两姐妹分别成家后依然没有停下劳作,只为了能随时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出一份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是他们倾尽全力的。
而我们却常常在眼花缭乱的世界里差点遗失了这世间最真挚朴实的美好。
我看着怀里再次入睡的女儿,想起了那句形容爱情的话:
不求你相伴到老,只愿你一世安好。
这就是生命的真谛吧。
请珍惜那个用生命去爱你的人,失去了,就永远都失去了。
愿祝奶奶一路走好,天堂里不再有操劳和烦恼。
网友评论